分享

技法探索 | 工笔人物画解析(十六)

 青木森森 2017-05-16


  (二)《春耕》的解构

  《春耕》是我在大别山采风时创作而成的。在这幅作品中,我想要再现出自己11岁时第一次看到春耕的水牛时的感受。因此,我在刻画水牛的形象及质感时,尽可能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以期形成丰富、生动的视觉效果。

  局部之一:假如没有透明白墨的帮助,春花的掩映效果就会很难表现出来。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透明白墨可以形成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效果。

  局部之二:我运用油画塑形膏来形成水牛身上的泥泞质感,并且通过反复的渲染以及不放过任何细节的创作态度,使作品呈现出仿佛回归少年时期对新事物的好奇观察的状态。

  (三)《江畔》的解构

  创作不能离开生活。画家在描绘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时,往往能够表现出丰富、合理的细节以及更为浓郁的生活气息。我生长在长江边,所以对描绘长江有浓厚的兴趣。在作品《江畔》中,绘有渡轮的画面背景可以扩展画外的联想。这幅画中人物的尺寸与真实人物的大小相近,因此对细如毛发之处也要一丝不苟地描绘。

  局部之一:对于照相机的刻画不能偷工减料,要精细地刻画出每一处细节,从而展现出其质感与现代科技感。画时要按照结构,不厌其烦、实实在在地刻画。

  局部之二:描画腰带以及裤子上的线头的穿插纹路时不能马虎,要对其进行仔细、反复的观察后再下笔。这些细节决定了画面的写实感和丰富性。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