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网络成瘾偏爱中国孩子? 2017-05-14 会爱朋辈心理督导 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 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

 中外比上 2017-05-16

为何网络成瘾偏爱中国孩子?

2017-05-14 

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 

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 
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



在日前一公益讲座上,心理专家们报告了这三个事实。


高文斌博士说,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少见到中国这样“繁荣”的网吧业。国内有的城市盖起了几层楼的网吧,而且总是人满为患,生意兴隆。但同样是亚洲国家,在日本、新加坡、泰国的网吧里,不过十几张电脑桌,人也很少,非常清静。


当许多家长控诉“网络害了孩子”时,高文斌博士对国内外网络成瘾现象所做的比较却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孩子会迷恋网络?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中国孩子?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该从哪里下手?


三大缺失,使网络成为替代品


研究网瘾首先要回答“网络给了青少年什么”。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身心两方面都需要很多的“营养素”,从心理上来说,这些“营养素”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但是,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青少年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经过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三个缺失:


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很少在家,他们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还有的父亲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离开家庭,想尽责也尽不了。在传统的大家庭时代,父亲不在,还有爷爷和叔叔伯伯来代替父亲发挥功能,而现代核心家庭却找不到替代者,造成父亲功能的缺失。这从某种角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网络成瘾的大多是男孩。


对中国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来说,第二个重大的缺失是游戏缺失。很多人以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了。高文斌说,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游戏,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需要有象征意义的游戏帮助他们长大。现在中学体育活动不仅少,而且男生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其实男生是需要在游戏中有一定的肢体接触,甚至肢体冲突的。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他就去找替代品。网络游戏很多都是战斗游戏,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恋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以游戏为主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缺失是同伴的缺失。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同伴特别重要,没有伙伴就不能从家庭走向社会。但是中国城市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内同伴为零。同时,现在很多孩子上学远,又因为安全问题家长不得不接送,本来上学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现在不可能了。而短短的课间时间,很难发展出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新的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也不利于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当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时,网络却给青少年提供了机会。


在网络中,有游戏,有同伴交往,又能获得成就感,正好弥补了三个方面的缺失。



警惕从学习成瘾到网络成瘾


青少年中真正网络“成瘾”的比例并没有一般所说的那么高。这是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们使用网络的时间和社会功能的丧失并不一定正相关,也就是说,虽然有些青少年上网时间较长,但并没有明显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 把网络使用者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健康使用者,他们不会因为上网而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


第二类是高危人群。这样的人往往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学生”。这些好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并非出于内在的兴趣,而是依赖良好的学业成绩获得各种心理需求,如老师的关注、家长的奖励、同学的钦佩等。他们是“学习成瘾”的孩子,往往缺乏学业以外的明显特长和爱好,也缺少好朋友。这样的好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学习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单一标准时,就会出现成长的垮塌。由于他们的行为方式是单一的,过去就靠学习,现在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了,单一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放弃学习,一头扑到网络上,希望从网络上全部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但是网络并不能替代现实,他必须去发展自己的心理能力。


第三类是网络使用障碍者。这些人虽然上网时间很长,几乎每天都要上网,但还能控制使用的极限度,比如考试前他会停止上网去学习。


第四类就是网络成瘾者。他们因为上网,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心理、身体都出现了问题。这些人大约只占2%,他们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我国目前青少年有很多属于第三类而不是第四类。对他们进行矫治,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己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有利于状况的全面改善。尤其是青少年自身具有一定的行为调控能力,在专业人员的辅导下,这股自身的强大力量会帮助他们自己走出网络迷途的。


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的普及拉近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带给我们不少的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青少年中不会上网,不会玩网络游戏的,没有QQ的都被认为是与社会发展和时尚脱节的行为。不同的人对网络的认识也不一样,总的来讲,上网的原因只有两种:一种是关系拓展,包括了社会关系拓展,业务拓展,人际关系拓展;另一种就是娱乐消遣。娱乐消遣的占大多数,这其中青少年占大多数。


很多的家长想弄清楚: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网络成瘾?为什么会逃学去网吧玩网络游戏?为什么自己的教育方式总是和孩子保持对立状态……诸如此类的问题居多,这也是家长迫切需要知道和了解的。那我们先一起来说说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与传统的游戏不同,传统的游戏要求参与者的身体肌肉,器官进行各种形式的配合与运作,强调了游戏者的身体协调性,平衡性和反应能力;而网络游戏中的游戏者只要轻点鼠标或几根手指就能在小小的空间上进行操作,完成整个的游戏过程。几乎身体是不会参与到游戏中去的,长时间的保持一成不变的姿势,造成“身体缺席”的状态,它会激化游戏者的迷恋程度。在网络游戏中,游戏者所有的精神反应都集中在游戏情节对大脑的刺激,其他的相应刺激都相对减弱,这也就是为什么青少年会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能达到不吃不喝,浑然忘我的状态。



不同类型的网络游戏也适合不同类型的玩家,总的说不论那种网络游戏都只是让游戏者在游戏中最大程度的体验成就感,满足虚荣心,获得满足感。这点很重要,很多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都会讲出同一句话:会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青少年在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在受到挫折之后就会产生退缩行为,如果引导不当,青少年就会逃避。而网络带给青少年的是一个任意驰骋的空间,不会有太多的规则,责任。当退缩行为产生后,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情绪必然成了青少年的首选。在网络中,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都会在网络获得,在现实社会中的自卑感一扫而空,也可以让自己成为想象中的任何一个镜像,在现实社会中的缺陷都会在网络中补偿。 -


网络游戏中的级别,装备都是非常重要的。玩家花大量的时间冲级,打装备,做任务,也是在体现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就。只有不断的冲级,打到最新的装备才能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网络游戏中得到补偿。 -


在我接触过的个案中,我会问来访者一句话:自己有没有尝试过要在现实社会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很多回答都是一样:尝试过,但是都会失败,也没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做好那件事情,做不好的时候都会招来家长责骂和羞辱,做的好的时候家长会不以为然。这句话很简单,但也是问题所在。 -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自己青少年时代也是那样过来的,总是拿自己的认知方式去处理孩子遇到的事情,总认为是件小事情,没有真正的去关心孩子遇到的难题。很多家长认为,保障了孩子的物质生活就等于给了孩子全部的爱,往往疏忽了孩子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挫折,这种挫折要是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和退缩行为。你们的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那是一种占有行为。德国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生活中的两种生存方式:存在和占有”一文中,就说到爱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它包括关心某人、认识他、了解它、确信他、为他感到高兴的意思。爱意味着唤醒他去生活,增强他的生活能力。爱是一个让人变新和成长的过程。假如要是用占有的方式去爱,那么就会限制、俘虏或控制“爱”的对象,这样的爱充满了压抑、丧失活力、摧残心灵、是毫无意义的爱。 -


我们为人父母的是不是把我们的爱也强加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呢?


是不是也控制了我们孩子的行为? -


当父母想控制孩子的时候,青少年找不到自己想控制的东西,也没能力去控制现实社会中身边的事物,那么网络上可以找到自己能控制的镜像,既能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又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一点就是原因所在。 -


多给孩子一点个人空间,家长因势利导,适当的鼓励性语言都会在青少年受挫的时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希望我聊到的这些能在今后对您和您的孩子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