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在哪?

 天童老僧 2017-05-16
                   

1,根据身管和口径进行区别。榴弹炮(下图一)身管和口径比较小,一般比加农炮短, 通常其身管为口径的20—30倍。加农炮(下图二)身管长,通常为口径的40倍以上

,2,根据炮弹初速的大小区别。榴弹炮(下图一)初速小,加农炮(下图二)的初速大,适宜于直接瞄准射击坦克、步兵战车等;

美军研制出“原子安妮”原子加农炮后,又在它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开发了能发射核炮弹的203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榴弹炮。203毫米榴弹炮可配备W-33核弹头,威力为0.5万吨~1万吨TNT。1953年9月,美国海军也启动了舰炮核炮弹的研制项目,计划配备到“衣阿华”级战列舰406毫米主炮上,主要用于攻击敌军岸上目标。该炮弹编号为MK-23/W-23,由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制,是美军装备的尺寸最大的核炮弹,炮弹直径406毫米,长1.6米,重680~860千克,为内爆式核弹头,爆炸威力为1.5万吨~2万吨TNT当量,射程37千米。MK-23核炮弹的生产工作开始于1956年10月,总共生产了50枚。该炮弹研制成功后,“衣阿华”级战列舰开始逐步退役,“密苏里”号于1955年2月22日退役,“新泽西”号于1957年8月21日退役,“衣阿华”号于1958年2月24日退役,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也于同年3月8日退出现役。由于缺乏发射平台,MK-23一直处于存储状态,最终于1962年10月退役。

能发射核炮弹的美制M55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


       

加农炮和榴弹炮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弹道上加农炮平射为主,榴弹炮曲射为主,如下图示。

注意,所谓的平射,并不是完全的平直的直线,只是较为平直的抛物线。在二战时的海战中,因为交战距离比较远,弹道已出现明显的弯曲。但战舰的大炮依然属于加农炮。而榴弹炮在万急的时候,也是可以拉平直射近距离的目标的,此榴弹炮的弹道也相对平直。

所以靠弹道来区分有点片面,下面说得详细一点:

1、炮弹的杀伤原理 :

加农炮以动能杀伤为主,例如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个别炮弹会辅以化学能(击穿后爆炸),常作为近距离交战中可视距离的直接射击,或障碍不会挡其弹道时的超越式射击。

榴弹炮以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弹片杀伤为主,常作为远程支持性火力。可打击障碍物、掩体背后的目标。

2、弹丸的初速和膛压(口径相同或差别不大的情况下)

加农炮以动能杀伤为主,所以需要很高的膛压和初速,使用的发射药会更多

榴弹炮由于是曲射,发射药则相对较少(当然也要以射程而定),过高的膛压和初速反而可能引起炮弹炸膛。

3、身管强度(口径相同或差别不大的情况下):

加农炮,由于膛压更高,温度也更高,需要更高强度、耐高温和防变形的身管,明显的特点就是管壁比较厚,而且大都是多层结构。

榴弹炮的身管虽然也有以上需求,但相对宽松一些。

其实, 加农炮和榴弹炮之间并不是特别泾渭分明,以致于“加榴炮”的出现,意思是:既可以当加农炮来平射,又可以当榴弹炮来曲射。所以大可不必太在意两者的区别。毕竟有结情况下两者是可以相互客串的。


       

最近经常有朋友讨论关于加农炮和榴弹炮的概念,或者争论某一种火炮究竟是加农炮还是榴弹炮。套用的标准各执一词,有人按身管倍径分,有人按弹道分,由此产生了若干困惑:二战经典榴弹炮10.5 cm leFH 18最大射角只有40度30分,连45度都达不到;北约最新的155mm榴弹炮倍径长达52倍,而二战时期的同口径加农炮“远程汤姆”却只有45倍。实际上这几种标准都对,但是属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场合的概念,机械地套用经常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
  由于我军的军事概念主要师从苏联,而二战时期的苏联火炮分类相对比较“非主流”,导致了国内目前部分炮兵术语的概念相对混乱。本人试图从炮兵的历史沿革梳理一百多年来加农炮和榴弹炮之间的恩怨情仇,也兼顾其他几个术语,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两种火炮的概念,也希望得到学霸们斧正。
  现代炮兵源自欧洲,要理解炮兵术语的概念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欧美的相关术语。首先介绍几个外语单词的概念,以美军术语(英语)为主,部分兼顾德语和法语。
Cannon:身管火炮的统称,注意不是加农炮,至少在美军不是。法语拼法Canon,德国人对应的词语是Geschütz。
Gun:加农炮,德国人则用Kanone特指加农炮(这可能是日语“加農砲”的由来)。
英语Howitzer/德语Haubitze:榴弹炮。法语中虽然也有榴弹炮的单词“Obusier”,但法国人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区分榴弹炮和加农炮,而是统一称为Canon,例如Mle 1897野战加农炮“法75”(Canon de 75 mm modèle 1897)、GPF加农炮(Canon de 155mm GPF)、冷战时期的155mm F1榴弹炮(canon tracté de 155 mm Tr F1)。
Mortar:臼炮和迫击炮。实际上这是两种差异相当大的火炮,前者属于攻城重炮,后者是步兵伴随武器,中文分别称为臼炮和迫击炮是有道理的,翻译时不应该混淆。有趣的是德国人在这方面与中国人不谋而合——前者称为M?rser,后者称为Minenwerfer/Granatwerfer(字面意思是地雷发射器/榴弹发射器)。
英语Artillery/德语Artillerie/法语Artillerie: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火炮装备,二是作为兵种名称。后一个意思就是指炮兵,前一个意思在中文里最接近的应该是“地炮”。这个词的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微妙的变化,后面会一起分析。
英语Battery/德语Batterie/法语Batterie:这个词特指炮兵的“连”,与骑兵或者步兵连的称呼不同。它曾经是炮兵的唯一建制单位——下不设排,上直属步兵师。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炮兵开始使用“大炮兵连”(Grand Battery/Grande Batterie)的临时建制,用于集中指挥多个连的火炮轰击同一个目标。但是首次建立连以上固定炮兵建制的是德国——炮兵营、炮兵团直至炮兵旅。炮兵连是炮兵指挥作业中的原子单位,同一时间同一炮兵连只会领受一个射击任务。炮兵连的编制常见的有8门制、6门制、4门制,各有优缺点。炮兵连越大越难选择合适的展开地形,越小则对个别火炮丧失战斗力越敏感兵。
  之前的欧洲对于操作火炮的人员究竟算不算“兵”一直有争议。插句题外话,由于经历过较长时间低水平的军阀混战,国人往往认为步兵是训练要求最低的兵种,甚至一名士兵+一条步枪即可成为一名步兵,但在当时的欧洲则不然——“一名步兵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开炮的人只需要临时雇佣就可以了”曾经是普遍的看法。
  这种看法随着火炮的进化逐渐动摇,直到拿破仑把炮兵正式确定为一个独立兵种。炮兵第一次取得了和步兵、骑兵平起平坐的地位。
  这一时期法国军队里已经有了加农炮、榴弹炮和臼炮的类别,三者按照射角区分——加农炮的射角不超过45度(实际上这一时期通常都不超过15度),只能用于直接射击;榴弹炮的射角在45度上下,主要用于间接射击;臼炮只能用大于45度的角度射击,以攻城重炮为主,少见用于野战。这一时期身管火炮是炮兵的唯一装备,陆军里也只有炮兵装备火炮。
  类似这样的图片大家应该都看过,这就是这一时期区分三种火炮的标准。


       


美国M-2式加农炮

加农炮是指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的火炮,常用于前敌部队的攻坚战中。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也属加农炮类型。现今拦截加农炮最好的防御武器是以色列与美国联合研制的“铁穹”防御系统。加农炮起源于14世纪。16世纪时,欧洲人称之为加农炮。其名来自拉丁文Canna,意为“管子”。

加农炮是弹道低伸的火炮,属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主要用于射击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对装甲目标和垂直目标,多用直接瞄淮射击;对远距离目标,则用间接瞄准射击。主要由炮身、炮架、瞄准装置等部件组成。主要特点是身管长(一般为口径的40—80倍)、初速大(通常在700米/秒以上)、射程远(如152—155毫米加农炮的最大射程可达22—35公里)。它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

中国59-1式加农炮

加农炮射程较其它类型的火炮都远,例如美国175mm自行加农炮,最大射程32.7公里;而口径比它大的203mm榴弹炮,最大射程只有29公里。因此加农炮特别适合于远距离攻击敌纵深目标,也可作岸炮对海上目标轰击。加农炮是一种先进的火炮部队,能够炮轰邻近方格上的敌人部队,削弱它的实力。加农炮没有任何的近距离攻击或防御力,所以一定要派兵守护。此外,加农炮所使用的车轮也使其无法进入高山或丛林中,除非这些地形上具有道路。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铁以及硝才能生产加农炮。



中国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的野战炮。榴弹炮按机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其中,自行式榴弹炮主要有前苏联的74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109A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英国As9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法国F1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日本7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110A2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等。

美国M119A1式105毫米榴弹炮

榴弹炮可以配用燃烧弹、榴弹、杀伤子母弹、碎甲弹、制导弹、增程弹、照明弹、发烟弹、宣传弹等多种弹药,采用变装药变弹道可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力机动。西方国家的榴弹炮口径主要是: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俄罗斯及原华约国家的榴弹炮口径主要是122毫米、152毫米、203毫米。

随着现代榴弹炮的身管不断加长,西方许多国家已将榴弹炮、加农炮和加榴炮统称为身管火炮,因而野战炮也被称为身管火炮。身管火炮作为陆战场的主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是各国火炮发展的重点。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双方使用的身管火炮占陆军压制火炮的90%以上。海湾战争证明:大口径、远射程(30千米以上)的榴弹炮和加榴炮是保持地面火力优势的必要手段;自行火炮机动灵活,适于随时支援装甲与机械化部队作战;牵引火炮质量较轻,可用直升机空运作为空降师、空中突击师的主要装备;身管火炮配以多样化的弹药、引信,能够打击战场上不同类型的目标;身管火炮与精确制导弹药相结合,是打击远距离点目标的有效武器。所有这些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当前各国主战火炮的发展方向。

加农炮和榴弹炮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弹道上加农炮平射为主,榴弹炮曲射为主所谓的平射,并不是完全的平直的直线,只是较为平直的抛物线。在二战时的海战中,因为交战距离比较远,弹道已出现明显的弯曲。但战舰的大炮依然属于加农炮。而榴弹炮在万急的时候,也是可以拉平直射近距离的目标的,此榴弹炮的弹道也相对平直。其次可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区分。




1.根据身管和口径进行区别。榴弹炮身管和口径比较小,一般比加农炮短, 通常其身管为口径的20—30倍。加农炮身管长,通常为口径的40倍以上

2.根据炮弹初速的大小区别。榴弹炮初速小,加农炮的初速大,适宜于直接瞄准射击坦克、步兵战车等;

3.根据炮的射程区别。榴弹炮射程短,适合射击水平目标;加农炮程长,不仅能攻击对面上的活动目标, 也可以对海上目标射击。

4.根据弹道区别。榴弹炮弹道较弯曲,适宜射击隐蔽目标或大面积目标;加农炮弹道平直低伸,射击死角比较多。

5.根据所装弹药区别。榴弹炮射程远近可用装药量调整,有多种药包;加农炮多用定装炮弹。

6.根据攻击范围进行区别。榴弹炮能攻击面目标和目视不及的地区,杀伤爆破威力最为强大;加农炮主要攻击点目标,以攻击如坦克固定目标为主。


       

1,根据身管和口径进行区别。榴弹炮(下图一)身管和口径比较小,一般比加农炮短, 通常其身管为口径的20—30倍。加农炮(下图二)身管长,通常为口径的40倍以上

,2,根据炮弹初速的大小区别。榴弹炮(下图一)初速小,加农炮(下图二)的初速大,适宜于直接瞄准射击坦克、步兵战车等;

,3,根据炮的射程区别。榴弹炮(下图一)射程短,适合射击水平目标;加农炮(下图二)射程长,不仅能攻击对面上的活动目标, 也可以对海上目标射击。

,4,根据弹道区别。榴弹炮(下图一)弹道较弯曲,适宜射击隐蔽目标或大面积目标;加农炮(下图二)弹道平直低伸,射击死角比较多。

,5,根据所装弹药区别。榴弹炮(下图一)射程远近可用装药量调整,有多种药包;加农炮(下图二)多用定装炮弹。

,6,根据攻击范围进行区别。榴弹炮能攻击面目标和目视不及的地区,杀伤爆破威力最为强大;加农炮主要攻击点目标,以攻击如坦克固定目标为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主要分别是膛庒高低,如农炮是高膛庒火炮。而榴弹炮不一定是高膛庒。在现在火炮上來说,加农炮可以发射爆炸弹(榴弹),但較旧榴弹炮,一般没有配发穿甲弹,面对坦克时,只有发射高爆反坦克弹(HEAT),因膛庒低穿甲弹反坦克效果差。令人混乱的是西方155mm/52倍径和蘇聯152mn也叫榴弹炮。以早期美国M109A2(155mm/23倍径)可以叫榴弹炮。但到了M109A6(155mm/52倍径)膛庒和倍径,都比L7(105mm/51倍径)加农炮(西方坦克用炮)大(膛庒)和長(倍径)。无人用榴弹炮來形容L7坦克炮,所以令人混乱。其实155mm和152mm炮,用榴弹炮來形容是一个傳統。西方傳統大炮有Cannon(加农)和Howiter(榴弹)的叫法。古时候(如:拿破仑时代)大炮是滑膛炮用黑火药发射(膛庒低、長距离精度低)。现代火炮追求長射程,自然向高膛庒和長倍径炮管发展。由於膛庒的高低,炮管和炮弹也有分别。膛庒高的火炮,炮管和炮弹(裝葯量較小)較長厚重。膛庒低的火炮,炮弹和炮管(裝药量較大)較短輕薄。

不同时代的大炮,不同的内容:早期大炮,只是一部投石机。现代火炮以任务來划分:間接支援任务,以发射榴弹(爆炸弹)为主,可以稱为榴弹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