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江南 ?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江山携手 2017-05-16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江南,秋景,江,芦花

 

【名句】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出处】

五代·李煜《望江南·闲梦远》(其二)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译注】

闲梦幽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寒色:指自然景物在寒冷时节的颜色,即秋色。暮:萧本二主词等本中作“远”。

?芦花:芦苇花絮。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有“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句。泊:停泊,停放。

 

【说明】

  《望江南·闲梦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的词作。词人选取春秋两季景色为代表去着力描绘,采取梦幻的形式,将虚景与实景融合为一,借梦境抒情,表达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

 

【赏析】

  这首词依旧以“闲梦远”领起,描写的是江南秋景。首二句总写江南秋季的特点——“清”。“清”,兼有清澈明朗和清爽凉快之意,它概括出秋天的景色和气候两方面的特点。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两句,也是从两方面具体些江南秋景。前一句从大处着笔,勾画出一幅千里江山晚秋图。所谓“寒色”,即寒冷气候下景物普遍的颜色,也就是秋色,以红黄为主。“寒色远”之“远”,既说明是远景,又是对寒色的一个模糊的度量,意在突出千里江山皆是一色的壮丽景象。后句收缩镜头,从细节之处刻画。“芦花深处泊孤舟”,既是写自然景物,也写人事活动。“芦花”即芦苇的花絮,远望色白如雪,照应上句之“寒”字;“孤舟”即一叶舟,不仅给人以孤独之感,还使人想象泊舟人的漂泊之苦,这也正是令人心“寒”之处。这两句一远一近,一纵一收,将江南秋色之清寒的特点,表现的十分淋漓。结句“笛在月明楼”,从听觉视觉角度,烘托出诗人凄凉孤寂的心境。古代,大都以笛声写离情,以明月寄相思,明月之下一支横笛,带给人的是对家乡的一种深沉的思念。

  这两首词的写法基本相同,然色调和情调,却迥然不同,由此造成的意境也有所差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江南秋景,如一幅绝妙图画。”“张若虚诗云‘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亦兼写行客与居人两面。后主词,正与之同妙。”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