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抒情,自然,江南,愁,佳丽
【名句】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出处】 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译注】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称得上佳丽。
【说明】 《点绛唇·雨恨云愁》是宋代词人王禹偁传世的唯一词作。王禹偁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授成武(今属山东)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这首词就是王禹偁任长洲知县时的作品。此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并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全词寓情于景,因情绘景,风格清丽,感情质朴,在一定程度上开拓的词境,其影响及于两宋词家。
【赏析】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即《点绛唇·雨恨云愁》,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以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愁闷。格调清新旷远。 起句“雨恨云愁”,开篇便言“恨”、“愁”,而且不说自己愁恨,却说“雨恨云愁”。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很明显,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因为作者“以我观物”,便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然而,即使是被阴云阴雨笼罩下的江南依旧是美丽的,“江南依旧称佳丽”。“佳丽”本指貌美的女子,谢朓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之句,以“佳丽”来形容江南的美好,王禹偁仅承旧说,因此强调“依旧”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以下几句,侧重表现江南之美。“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描写的正是江南河道交织、村落遍布的特点:水边村落,湖畔渔市,一缕孤零零的炊烟袅袅升起,宛如一幅疏淡的水墨画。“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描写的是仰望所见: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 如此美丽的江南景物,给作者带来的不是愉悦而是忧愁:“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作者胸怀壮志,无奈却没有机会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他只得将“平生事”付诸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更多有关江南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此词把握住水乡景物的特征,用清淡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色彩暗淡的风景图,隐约流露出作者客居异乡,抑郁愁闷的心情。” 唐圭璋《唐宋词选注》:“王禹偁的作品以诗文为主,在仅存的这首小词中,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抒写出游子的客愁,写得委婉细致。词末透露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不同于一般的艳词。” (责任编辑:夏素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