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博士谈阿拉伯马(二)

 孤凤 2017-05-16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于转载文章开头明显位置,标明原文作者名(如:“中国阿拉伯马”)、原文出处(如:“阿拉伯马”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

【本文内容摘自王铁权先生编著的《纯血马 汗血马 阿拉伯马》(北京市,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一书;编辑:孙泰吉 博士】

十、持续千年的母系选育

据阿拉伯文记载,阿拉伯马是6匹优秀母马的后代。这6匹马是由索罗门王室牧场所放养,流入民间后被群众识别。6匹母马具有什么特点或叫什么名字,群众以口头世代相传。通过外形严格鉴定来核实系谱的真实性。正像在我国许多优良畜种的产地一样,以民间农谚,作为鉴定标准。阿拉伯马长期养在索罗门王的皇室牧场,由于朝代更替,也许会全部丢失。阿拉伯马流入民间,反而有利于该马种延续至今。从育种史来看,早期集中选种,当品种核心形成之后,分散在不同条件下保种,则更为有利。不同的条件可造就个体间的差异性,对防止近亲和提高种质都是有利的。

 

严格的选种选配,是育成阿拉伯马的关键。一流父母的后代为一流马。如一流母马为二流公马所配,即使均为纯种,所生后代则降为二流马。属于一流的阿拉伯马驹,生后也受到较好的培育。只要系谱稍有可疑,即使外形再好,也不可作种用。在封闭状态下,多世代连续选优提纯,是育成阿拉伯马的技术关键。

 

十一、阿拉伯马原始鉴定模式

培育一个马种,最关键的是理想型模式的确定。这一模式既要符合实际需求,又容易掌握。正如我国关中驴、秦川牛的民间选育中也有世代相传的农谚,以口碑形式建立理想型标准。阿拉伯人对阿拉伯马的鉴定,有用阿拉伯文的详细记载。笔者从30年代的资料中找到了这一标准的轮廓。


  • 三短(尾根、尾、系)

  • 三长(耳、下颚、颈)

  • 三大(前胸、腹、鼻孔)

  • 三宽(前额、胸腔、尾)

  • 三亮(被毛、舌、眼)

  • 三黑(瞳孔、唇、蹄)

  • 三粗(腹、胫、飞节)


上述7个三共21项选种标准是对阿拉伯马早期的外形要求,都建立在实用基础上,没有一项是多余的。从整体上要求马的各部位匀称、协调,充满一种美的感觉。画家作画可以几个月完成,阿拉伯马的育种,则要经过许多世代选育才能完成。育种者头脑中刻有上述模式逐代传递。一个人有生之年,只可完成一段传递,通过许多代人的逐代累积,最终才成为一件当今完美的艺术品。育马家,可以说是活体艺术师。而选种技术则是育马者手中之宝

 

上述所列外形要求,欲选育出一种实用体型的马,不是十分轻细而是一个体型偏重的马。这种外形的马,具有很好的呼吸,心脏的活动机能,又有发达的肌肉,实用体型又加上美丽的外形。中国古代有相马经,以简短语言,将马的部位同其他静物及动物相比,提出理想模式。这虽然不是法律条文,而是靠文化力量、习惯势力来维持的,却为人人遵守的一种严格的规定。

 

十二、良种登记的开始

从原始靠记忆系谱,到文字记载,出具良种登记书,是重要的进步,也是马匹育种档案化的开始。中国古人认识到马匹系谱重要,但没有文字记载而使系谱流失。迄今我们也未建立重视系谱的习惯,是一种缺欠。阿拉伯马一定要有名贵系谱作证,马同马照同样重要。阿拉伯马的系谱,用阿拉伯文字写在羊皮纸上,上面加一个树胶印记。系谱上面有的还画一匹阿拉伯马,显得高雅名贵。既重视系谱,又实行档案化管理,是阿拉伯人育马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创造。世世代代按严格的程序,保有优秀马匹,保存系谱档案的唯有阿拉伯人。这些已作为一种马文化来继承给后代。阿拉伯人建立马匹良种登记书的经验传到欧洲,应用于纯血马育种,效果更显著。科学在最初是从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育马要与育人并举,只有掌握马文化的人,才能育好马。系谱不单纯是育种家需要,也要普及到广大马迷之中,马主之中。得冠名马的选择,往往以系谱分析为依据。

 

今天的阿拉伯马,已由原始地方马种成为培育马种,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阿拉伯马成为世界分布的马种,已打破原产地的局限性。

 

十三、纯系阿拉伯马及阿拉伯马系

纯系阿拉伯马(编者注:指“纯种阿拉伯马”),指古老阿拉伯马纯系繁育的后代,不杂有任何他血。此种马价格最高,最佳公马值数百万美元。从最早六匹母马族传至今日,1300余年,不免有娇化、弱化、繁殖力低下的现象。真正阿拉伯纯系马体高150厘米左右,其体型和活力会给人一种“天上神马”之感。我国已从美国肯塔基阿拉伯马场接运16匹,并开始在中国繁衍后代。这批阿拉伯马为日本朋友所赠,是价值百万美元的良马。

 

阿拉伯马系(编者注:指拥有部分阿拉伯马血统的混血品种,如盎格鲁-阿拉伯马等),是含有阿拉伯马血液25%及以上的马种。此种马体高可达160厘米以上,外形良好,偏向一种中间型马。

 

十四、品系

阿拉伯人很重视马的血统。他们有一句名言:“名马出名驹”。最初的血统记载,始于1300年之前。为皇室中六匹十分名贵的母马传下来的。

 

阿拉伯马有两大类:纯系阿拉伯马和阿拉伯马系。

纯系阿拉伯马,即原有古代母马的后代中,直接传下来的优秀品系。数目不多,名贵,由于长期品种内自繁,某些品系有所退化,其中处于旺势的品系则更为名贵高价。

 

如前所述,阿拉伯马系,是指阿拉伯马与其他马种的杂交种。如英阿马(编者注:即盎格鲁-阿拉伯马),是阿拉伯马与纯血马的杂种,其体高大于阿拉伯马,是一种实用马,但价格低于阿拉伯马。

 

阿拉伯马有5个品系和2个适合比赛的品族:

1、库海兰系 Kuhaylanel Hdjus

2、西格拉维系 Siglavy

3、海得邦系 Hadban

4、海姆丹系 Hamdan

5、奥巴坚系 Obajan

6、慕尼族 Munighi

7、奥巴坚族 Obajan

 

十五、育成在合理粗放环境

阿拉伯马,培育在沙漠中的绿洲。粗放的饲养和精心的护理使之成为实用的名马。干旱炎热的气候,利于轻型快马的形成,沙漠中的绿洲仅能提供少量的草料。早期原产地饲养实况基于国外考察报告:一般的阿拉伯马,只能吃到少量的草,只有富人家的马可吃到少许大麦。马匹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春天草长出以后,热风吹来,很快便干枯。马驹生后1个月离乳,离乳前母子同牧。当母马参加使役时,将马驹系着。马驹在搬家时可以运动。断奶后马驹可得到骆驼乳及大枣。有条件时马驹在草地上放牧到秋季,为防盗在腿上加锁。多余的马驹当年出卖。马驹长到两周岁时,才能有所生长。在正式出卖前,马驹放在狭窄的房子内加强营养、增加膘度,以便在马市出售。

 

阿拉伯马,是以优秀种质为基础,在粗放条件下培育的。这种条件,使阿拉伯马体高不大,只有150厘米上下,使之在轻型马中体型粗重,结实,饲养报酬好,耐粗放饲养,体质健壮,持久力强。今天的阿拉伯马,仍然保持这些特性。它虽是名贵的马,但又是结实、粗重的马。适应良好的马。它是一个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马种。所以阿拉伯马及其改良出来的马,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分布。今日英国仍采用粗放原则饲养阿拉伯马。这里给我们重要启示,育成马种,不一定都是丰富饲养,而是品种所需要的饲养条件。


视频欣赏:世界冠军阿拉伯种公马EKS Alihandro(Marwan Al Shaqab之子)


(未完持续)


关于作者王铁权先生——

出生于1928年的王铁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养马学家。1953年,受国家公派,王铁权先生前往苏联莫斯科基米里亚杰夫农学院留学,攻读养马专业,其导师是世界著名养马学家维特教授,1957年获苏联农学副博士学位。

 

王铁权先生热爱自己的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王铁权先生一直从事马科学研究工作,曾对马的杂交改良、选育、马种分类、马种资源调查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对骑乘赛等现代马业的初步形成也进行了有益的推动工作。

 

他把自己定位于一位无私奉献的现代马人,并为此竭尽全力。

 

王铁权先生辞世于2008年4月1日,享年80岁。


视频、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建议及投稿事宜,请联系:chinaarabianhorse@163.com



阿拉伯马”微信公众平台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