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与武术

 竹篮打大钻石 2017-05-16



【前言】

昔张长史(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得低昂迴翔之势,武术与书法之间似乎有着正相关;又常见好书法者为求艺业精进,而尝试学习武术。故今先就书法、武术探索其间关联性。因两者皆属技艺,而技艺行为首重“动作控制”,又皆为“形式决定内容”的艺术,所以从这两个面向探索之。


公孙大娘像


张旭狂草


【动作控制】

1、 自由度

Newell & McDonald(1994)指出,“人体的自由度是没有一致性和普遍性,而是需要操弄冻结或释放。”


宋苏轼(1037-1101)、清朱履贞(嘉庆年间)、清包世臣(1775-1855)都提到“指运笔而腕不知”。溥心畲(1974)指出“运笔之法,以指竖拈笔管,以肩为枢轴,力发于臂,贯于肘,肘达于腕,如车轮然,轴动而外轮转矣;古人云:运腕而指不知。”溥心畲所谓运腕而指不知,此语未曾见诸于历代书论中,不知其文献引自何处,但此语刚好补全了运笔之法。“指运笔而腕不知”与“运腕而指不知”,显然是二种不同型态的动作控制(古人以腕为大、小手臂之通称)。“运笔”属行为动作控制。


苏轼书法


“指运笔而腕不知”应是笔活而臂死,宜写小字;是冻结大臂的自由度,以释放手指的自由度。“运腕而指不知”应是臂活而笔死,宜写大字,尤其是书写魏碑时,更需冻结手指的自由度,以释放大臂的自由度,以大臂的肢段为主导动作控制。寇培深书写魏碑时,做出指死而肩膀外“抗”用力动作,肩部常在书写魏碑榜书后产生酸疼现象。 


操纵陈氏太极拳时尽量减小腕关节的动度,以为提高身法作用的必经路径(倪清和,无日期)。这是冻结腕关节的自由度以释放出下肢的自由度。程派高式八卦掌转掌时,需扭腰横面、定胯转腰目的在于,冻结胯部的自由度,因之腰部的自由度被释放,背、腰的作用肌群被有力征召,于是躯干形成一个强大的弓形,有利承接上、下肢劲力。


程派八卦掌


书法、武术皆属高技能结构,人体的运动大部分都是以着多肢段相连而成的系统运动,从多体(Multibody)系统动力学着手研究较能了解动作整体过程。冻结与释放在一个运动技术过程中都是存在,冻结与释放之间的拿捏,其中操控能力的微妙处不是苦功所能至,已是天才的专利。

 

2、 放长肢段的运动

Steindler(1955)在研究中提到依照肌肉动作原理,认为肌肉必需要有旋转的功能,又要有能够扺消离心力的干扰,它不但要有旋转又要有稳定功能。这二种功能总合,肌肉力量的比例和骨头韧带在交接触形成的角度有关。清包世臣(1775-1855)在《艺舟双楫》中指出“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极筋所能至,始之内气通而外劲出。”


中华民国太极拳总会在《太极拳图解》(1999)一书〈本论〉中说明“身肢放长的松柔运动是,骨骼韧带自然松开,整个身肢放长,这种放松与神聚气敛时的收缩反复的锻炼,久之自然产生全身各部柔轫的弹簧劲,进而成为太极拳八种劲别最基本的掤劲。”


陈照丕拳照(陈氏太极)


根据以上可见,包世臣的叙述“扭筋对骨、筋必反纽”与太极拳身肢放长运动;都是为了达到“肢段稳定、内气通而外劲出”的目的。

 

【论形式】

1、形式皆源于自然(从象形到抽象)

书契之作,甲骨、篆、隶,取象“自然”鸟兽之迹,至于草、楷之兴,达于静态、动感形式美之成熟高峰。遂提升至对于(线条、空间、墨趣)变化、动静对置平衡、肌理等“抽象”美的追求。


书体之演变


螳螂拳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朗所创,流传至今已近四百年之历史。灵感源于自然界螳螂攻防动作,而终归对“劲意”的追求。近代八卦掌创于董海川(1797约生于清咸丰年间)至今约207年,其师承不可考,应是总结前人拳技,招法已脱象形,而进入“不似武之武”境界。 书法、武术皆是从“自然”而来,由象形而至抽象“不似之似”的艺术境界。



螳螂拳


2、皆为形式决定内容(工于形式而丰富于内容)

形式是从自然事物而来,再经过经验法则演译归纳,是创作时通用的方法。形式在艺术学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指艺术外形(指体裁如:诗有五言、七言…,篆、隶、真、形、草…。)。二、指事物的“存在结合关系”。依同处看,可发现归纳成几种重复形式(反复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平行并列、累层渐进)。本文采后者形式定义。


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才是表现的重点,在这里所谈的内容是指艺术品里面所含的意义,为作品“间接”表现的精神,属于美学所谓的“间接内容”。间接内容是间接不甚明确含藏在艺术里的东西。在这里,因为二者有着不同艺术题材,故无法比较直接内容,而是“间接内容”。


清刘熙载(1813-1881)指出“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书法藉此两大形式,以决定“内容”、发挥“趣味”。


云门舞集《狂草》


倪清和(1976)指出“武术门类甚多,就体用无非软硬二功。”武术藉此两大形式,用以学成“劲意”。书法、武术都是属于“形式决定内容”的艺术。但是,大多数人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注意到题材,在形式中懵懂运作,而受其拘束无法自由的发挥“形式”规律,更不知所嵌在形式中的内容。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又因为娇情滥用形式,以致守住形式而失其内容的流弊,于是遂起反动,掌握从解放形式下手,结果是面目全非、支离破碎。


意拳宗师王芗斋


书法的内容是趣味,武术的内容是劲意。


3、皆属高层次形式

把互为矛盾的美并列在一起,无论是对立、还是调和,都是在变化中见出多样统一,这是高层次的美。


孙过庭(唐垂拱年间)提及:“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清刘熙载(1813-1881)指出: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中华民国太极拳总会在《太极拳图解》(1999)一书中指出,太极拳是“阴阳相生”、“虚实相成”、“方圆相依”、“开合相寓”、“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上下相随”、“左右相应”、“前后相顾”、“内外相合”的一种奇正相生、矛盾又完满的境界。


高义盛(1936)提到“滚钻争裹,奇正相生”。滚是上肢旋转动作、钻是上肢向前动作、争是五指向外撑开、裹是肘向里扣抱;这四种动作形成二组动作,滚带钻裹带争,在运动时都必须使肌肉共同收缩。若仅是滚圆形的劲没有向前的钻劲,滚不带钻;或裹力只有向里收的劲而没有向外扩张的争劲,裹不带争;关节不能保持最大稳定,力量也不能保持最大。奇正两字即滚中带钻、裹里含争,这种矛盾结晶所谓和谐是杂多的统一,就是奇正相生。


书法採“对置”方法,产生动静相寓、静中含动动中含静的美,是视觉的“奇正相生”,满足了视觉需求。武术的“奇正相生”增长了内劲,也培养灵活心意。


4、皆有形式“不明”时期

东汉光和间,赵一专抨击草书。当时草书渐行,其欲返于苍颉、史籒,文虽传但终不能行。赵一认为,当时草书之与也“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从而看出,赵一处于草书“未成熟形式”时期,表达出对当时章草书风中静态和动感形式矛盾并存的不认同感。


近半世纪以来,因为,国人丧失信心、习武风气不盛、武术家的自秘,推展武术反害武术、外行领导内行、学术的傲慢不尊重专家、所以极大部分的拳派,已出现“家道不正宗法不明”,形式浮滥于虚玄理论中,而产生“形式不明”现象,武术史上很多体、用的名拳,今日竟被东、西技击家所不敢苟同。


形式“不明”导致不被接受的现象,书法发生于早期未臻成熟期,因为无法表达“完整形式美”所致。而武术发生于近半世纪,处于发展至高峰走下坡“形式”丧失之际。


【结论】

1、人体操弄是属于复杂的运动行为,自由度、放长肢段的运动,足以决定肢段旋转与稳定功能,也直接关系运动效果。书法、武术有着相同的运动现象。


2、博涉诸艺目的在于见解意识培养,自然产生美的见解意识,此意识正是艺术行为最重要的精神状态。透过这个博涉而来的精神状态,对艺术行为中难以掌握的形式,或底含意义,就比较能透彻了然于胸,如此自然能够创作出理想的作品,这就是通识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