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尽头,探寻荒野冰原上的驯鹿人

 平淡水的平凡 2017-05-17

荒野猎人

《我们的侣行》第一季第三期(上)



2017年,我和梁红开始了一场特别的旅行:我们开着一架中国造的飞机,用飞行的方式去航拍全世界。




俄罗斯勘察加半岛,是我们环球飞行的第2站。这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荒凉、最偏远的地方了。


在俄语中,堪察加就是“极遥远之地”的意思。在俄罗斯帝国时代,西伯利亚是很多罪犯被流放的地方。但堪察加比西伯利亚更让流放者闻之色变。



一直到现在,堪察加半岛也还是地球上平均人口最少的地区,这里和日本一样大,却只有30多万人,只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县城。岛上只有2个主要城市,其他地方则荒无人烟。但也正因为怎样,堪察加才有了世上最神秘壮阔的景色。

这里有100多座最美丽的火山,这里有地球上最集中的间歇喷泉,这里还能见到棕熊捕鱼、狗拉雪橇、驯鹿放牧、鲑鱼洄游…


一直以来,了解全世界最极端的地方,人们都是如何生活的,是我们侣行的一个目的。

来到堪察加半岛,我们最想找的就是驯鹿人。我们很好奇:他们为什么要在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生活?


不过要找驯鹿人真不容易。我们租了一辆车,从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到北边的埃索,开了一天,一路风雪,室外温度零下40度,车上漏风,大家都冻得不行。

不过,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顺着白色大动脉驶向勘察加的心脏,我们突然有了进入世界尽头的错觉。


向导说,整个堪察加半岛只有三座城市,分布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附近,其他地方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在我们中国人眼里,整个俄罗斯就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如果俄罗斯人说地广人稀,那得多荒凉。



堪察加半岛只有一条主要公路,就是从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到埃索的这条路。这条路也不好走,基本都在雪上。走了近500多公里,开到深晚,才抵达了埃索(Эссо)。


然而第二天醒来,走出旅馆,阳光一缕缕打在银树和木屋上,小伙伴们就惊呆了。




埃索是勘察加半岛的驯鹿贸易集散地,连接着内陆各个驯鹿点和东南沿海。这个大部分时间被雪覆盖的冰原小镇,也被叫做“堪察加的小瑞士”。



在这里最深的印象无疑是在泡温泉。怎么形容这种体验呢?想象一下,零下40度的低温,迎着飘雪泡温泉,每隔半分钟就要把头泡进池中,将结了冰的头发融化,极冷与极热,在短时间内交替。 



我们要找到驯鹿人,也挺不容易。没有公路,我们租了一架米-8直升机,才能抵达驯鹿人生活的地方。这个半岛上的交通,都靠这些从军队退役了多年的“老家伙”。



雪面上升起一个橙色巨物,载着我们寻找古老的驯鹿人。一段时间的飞行后,米-8降落在一片雪丘上,由于积雪实在太厚,轮胎就完全淹没在雪中。我们都捏了把汗,战斗民族的飞行员确实了得。



一开始,我们想象的,驯鹿人会坐着狗拉雪橇来接我们。但没想到,他们是开着雪地摩托赶来的。看来现代科技的触手,还是伸到了尽可能远的每一个世界角落。


我们坐上雪地摩托,跟随他们前往驯鹿营地。该怎么形容坐雪地摩托的感受呢?对于第一次乘坐的人来说,这种感受刺激异常。零下三十度的冰原,摩托激起的雪花汹涌扑来,直往胸口和脚脖里灌,我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来描述这大自然的馈赠,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驯鹿人都穿着高至膝盖的鹿皮靴子。



十分钟的路程像是一年那么久,我们终于抵达了驯鹿人的营地。从结冰的睫毛中睁开眼的那一刻,我们完全地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



上千头驯鹿在驯鹿人的驱赶下聚集在一起,不断在呈顺时针画着圆圈,像在冰雪大地上书写存在的痕迹。



这群驯养驯鹿的游牧民都是鄂温克人,常年游牧在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山谷和高原。他们是半岛的土著民之一,依靠捕鱼、狩猎和驯养驯鹿,已在这片荒原生活了上百年。


在中国其实也有鄂温克人,中文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分布在中国地内蒙古和黑龙江,也大都有狩猎和饲养驯鹿的传统。


驯鹿人分工明确,他们各自分散在鹿群的不同位置,用口哨来合作驱赶驯鹿。



驯鹿性情温驯,生命力却很强,适宜在寒冷的地带生活,喜欢吃苔藓和咸土,在冬天则需要寻找埋在雪地里的植物来生存。



驯鹿也喜欢吃盐,食盐是动物补充钠盐维持成长血压的必要物质。在手里倒上一把盐,驯鹿就会过来吃。完全不怕人。如果驯鹿人在野外撒尿,他们也会舔食人的尿液。我们的摄影师王恒还尝试了一下,不过驯鹿靠得太近,完全尿不出来,哈哈。


即使远离人烟, 现代文明也逐渐融入驯鹿人的生活。他们开始使用电台和手机,并用雪地摩托代替了过去的狗拉雪橇。



驯鹿人开始捕捉驯鹿。三四个驯鹿人提着绳子缓缓走进鹿群,尽量避免发出声响,整个鹿群移动速度也慢了下来。驯鹿人站在不同方向,挑准了一头成熟的驯鹿,将手中的绳子用力扔向鹿角。



驯鹿很灵活,一次一次地逃脱出去。多次尝试,才抓住了一头驯鹿。



驯鹿人至今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喝鹿血。零下40度的极寒下,食物匮乏,喝鹿血是补充热量的一种方式。外人很难说对与错,这就是他们长久而来的生活。



驯鹿人住在一个山坡的顶部,满山被积雪覆盖,他们在积雪中挖了一个大坑,在里面支起帐篷。帐篷四周除了入口处都用雪覆盖上,出口外挖出一条沟槽,进出帐篷都要爬着——这是极寒下为了保暖而形成的传统。



进了房屋,瞬间感觉暖多了。帐篷内会支一个火炉,用于取暖和烧水做饭。长老杰里亚克半躺在鹿皮垫子上,用夹杂着方言的俄语,给我们介绍这个延续了上百年的驯鹿家族的故事。



驯鹿人的家庭,男人负责放牧和宰杀驯鹿,女人则负责生活做饭。



他们用雪来取水,烧水煮红茶。红茶里会加很多的糖,用于补充在低温下的热量。



突然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强风暴就要来了,如果不赶快离开,10天之内都必须在雪地里待着了。我们只能向驯鹿人告别,联系直升机来接我们。


没想到短短的30米距离,几乎成了我们这次寻找驯鹿人最快乐也最困难的时刻。这是我第一次承认体重带来的麻烦,简直是一部一个坑,一脚下去,雪都到腰上了。


不过也是这短短30米,让我们更理解了这群驯鹿人。

我们只是在这里待了一天,大雪让我们寸步难行,他们却在这里生活了上百年。



即使现在有了面包、有了雪地摩托,这群驯鹿人还在过着他们传统的生活,他们仍因驯鹿而感到满足。


冰雪里的驯鹿人,大海上的巴瑶人,亚马逊雨林的雅诺马马人,马鲁姆火山旁的岛上民族……这些年,我们走遍了地球最极端的地方,也和你一起见到了世界最奇特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