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德培

 四天天语图书舘 2017-05-17

人物经历
听语音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2月20日,冯德培出生于浙江临海的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
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于临海私立回浦学校小学部(今回浦中学)毕业,考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今台州中学)。
冯德培
1922年(中华民国十一年),于浙江省立六中毕业,同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系。
1923年(中华民国十二年),冯德培被新兴的行为心理学所吸引,转入心理学系。
1925年(中华民国十四年),生理学家蔡翘等相继从美国回到复旦大学任教,心理学系扩大为生物学院,也拓宽了他对生物科学的学习范围。在生物学各学科中他对生理学最有兴趣,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此开始其毕生的生理学研究生涯。[3]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冯德培从复旦大学生物学院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生理学助教。
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复旦大学生物学院因学潮被解散,冯德培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林可胜指导下学习和工作。先随张锡钧进行甲状腺分泌研究,但主要是随林可胜进行胃分泌的研究。在此期间,他通过听课和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杂志,在生理学各方面获得了广阔的背景知识。
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在芝加哥大学生理系R.W.杰拉德(Gerard)教授指导下进行神经代谢研究,因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关于神经窒息机制的研究,于1930年获硕士学位。
1930年(中华民国十九年)秋,由林可胜推荐转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师从著名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A.V.希尔(Hill),进行神经和肌肉产热的研究,1933年获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曾先后去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生理实验室短期工作,并参加英国生理学会和皇家学会的各种学术会议。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按希尔建议,冯德培又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逊基金医学物理学研究所进修一年,学习自制电子仪器,为创建自己的实验室作准备。在留学的5年间,他在神经肌肉生理学领域内做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初步树立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并与当时该领域著名的科学家有了广泛的接触。
冯德培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夏,冯德培回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工作,专心致志要把神经肌肉生理学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起来。经过一年余的筹备和探索,他成功地开辟了神经肌肉接头的新研究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