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捉奸、荒废与母亲节

 昵称535749 2017-05-17

2017-05-16 11:31 | 豆瓣:大燕威王~扑腾

在我基本要与男友谈婚论嫁时,母亲“传授”给我她所谓的“婚姻经验”。

“当初你父亲出轨,完全就是因为我看他看得不够严。以后你得看死了你男人。”

母亲今年63岁。我完全不敢相信,这就是一个63岁女人因婚姻蹉跎一生后,得出的人生感悟。

而事实上是:打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在看着父亲。

好像是一个守财奴,看着她仅有的那块金子。

1.

母亲于婚姻,并没有一个好的教导者。我姥爷出过轨,所以姥姥时刻提醒母亲:父亲晚上出去抽烟,肯定是给哪个野女人打电话去了,你要跟上去,看紧他!

以前,我对父亲,以及他找的那些小三,充满怨恨。

现在,我对父亲,以及他找的那些小三,有着集合了怨恨、同情、无奈甚至理解于一身复杂情感。

假设,你是一个男人,事业开始起步,却只能听媳妇的话,即使有应酬,也必须晚上八点前到家;假设你每天工作中的烦恼,已经足够让你抽下一整包烟,而你媳妇并不关心这些,只关心你办公室里有没有女同事;假设你正好好地吃着饭,仅仅对媳妇那句“这个菜我特意炒的”反应慢了些,就被怀疑是不是在外头有人;假设你升职了、加薪了,媳妇不但不觉得高兴,反而开始收紧门禁,担心你飞得更高更远……

假设你在男女关系这方面,已经被预设成“有罪”。

如果是我,我没那么高尚,肯定觉得:反正犯不犯罪都一样,那就干脆犯一个。

父亲正是在母亲毫无界线的围追堵截和有罪推定中,飞也似地逃离了家庭。

2.

喜欢看捉奸的人,有福了。

我的少儿时代,基本就是在一场又一场的捉奸行动中,不停切换着频道。几个军队大院的人,都认识了我妈,以及我。

军队女人本来就少,还大都同我父亲扯不清的感觉,十分吊诡。

但我当时只是个小屁孩,此种场面,于我何加焉?只记得我妈拉着我——因为带着孩子的被出轨妇女更容易获得女性邻居的同情——若干次地去小三家里捉父亲。

父亲的内裤,赫然晾在小三家阳台上。

看热闹的邻居们涌出单元,给我在树荫下搬来板凳,切了西瓜,一个个一边说“大姐您可悠着点,大热天别让孩子中暑”,一边等着看热闹。

母亲丢下大学讲师的本职工作,专职捉奸,其结果往往不了了之。她朝九晚五地守在小三家楼下,大多数时候达到“宣传效果”和博取到众人的“同情”,她自以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带着我满足地离开。

然而有一次,我父亲用背包带做工具,从一栋六层高的居民楼攀爬而下,扬长而去……

他在众目睽睽下用行动向母亲“宣布”:我就是丢足脸,也不愿意和你这种女人在一起。

3.

母亲的捉奸行为,客观上严重影响到父亲的事业(当然你也可以说是我父亲自己的责任)。基本上,当妻子亲手扼杀丈夫的事业时,以男性的心理,这段婚姻也就到头了。

军队早就批准父亲的离婚请求,而母亲再一次拉着我跑到军队大领导那里,说孩子这么小,你忍心让我们离?你要是批准拆散我们的家庭,我就去上fang。

婚,也就没离成。

母亲一直以此为最大的“战绩”。

在那之后的二十年中,她不断希望我感恩戴德:至少家庭名义上完整,我不用被同学说成是离婚人家走出来的孩子。

但父亲,早就不回家了。

4.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疑问:母亲是个非常优秀的人,干嘛没事光管我爸的事,闲的?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她完全有很多别的事可以做。哪怕随便做成一样,都够我这个当女儿的自豪一辈子。

母亲是文革时受的教育,会五国外语:英语达到同传水平,俄语和法语会话流利,西班牙语和日语可以看懂学术著作。

她长得很美,参加过某部知名电视剧的试镜,并初步被选定饰演某个角色。

她业余唱美声,是名师的入室弟子,经常在北京音乐厅登台献艺。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频道主持人。现在除了的哥,没什么人听广播了,但八十年代初,这样的工作岂止令人羡慕,简直就是明星一般的存在。

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大学里的英语讲师。收入优渥,每周四堂课,月薪五百元(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五百元),其余时间可以自己安排,翻译书或者做学术研究。

她还获得过一个机会,可以去美国留学深造。因为她将某位哲学家的书翻译成中文,大获好评,国家希望她出国学更多东西回来,报效祖国。

5.

然而母亲一事无成。

而当我成年后问她,为何一事无成时,她的口径,对任何事都非常一致:

“因为你父亲不喜欢我抛头露面,所以我没去参演电视剧。”

“因为你父亲不乐意我唱歌,觉得那是戏子才干的事,所以歌唱事业,我也没坚持。”

“就是因为你父亲出轨,所以我才必须辞职,跟家看着他,否则那些野女人就该登堂入室了。”

“因为你父亲也要去美国,两个人都去美国,谁照顾你啊?所以我才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

父母对这些事各执一词。别的事难说,但母亲去美国留学的事,我是全程听过父母间的争吵的。

当时父亲也被外派到美国出差。母亲怕他出国找女人,于是以自己不去美国相要挟,也要他不许去。母亲的逻辑是:我为了你放弃出国,你也得为我放弃出国。父亲觉得这个逻辑不但可笑,而且荒谬,当然没有听从,并且从此认为母亲精神有问题。

说实话,要是我,恐怕也会如此认为。

反正于母亲而言:选择,全是她自己做的;而选择错误的责任,别人,必须担着。

6.

无论婚姻态度,还是事业走向,错误的选择,贯穿了母亲的一生。

然而,我作为她的女儿,觉得她人生最悲剧之处,绝不是一个忠实的丈夫、丰厚的工资待遇和远大的事业前途能衡量和总结的。

而是:她直到63岁,直到要向下一代面授机宜时,都没有找到“自己”。

我曾问过她:“妈妈,你“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呢?”

她总是会愣那么一下,然后开始恨恨地诉说起父亲的种种不堪,最后说一句:“我自己,全被你父亲毁了!”

真正找到“自己”的人,是不会让别人,为自己负责的。

7.

我上幼儿园时,母亲把我丢在家里,乘火车去东北捉我父亲同她臆想中的另一个女人。等她回来时,我已经饿得奄奄一息。那种饥饿感,我至今记忆犹新。只是类似于这些经历,写在母亲节的时候,着实很煞风景。

之所以还是想动笔,是因为早上醒来,发现朋友圈被“母亲节”刷屏,然而想想自己的母亲,她的形象总是很模糊……尽管,她同我住在一起。

我觉得自己同母亲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成为朋友,也没有建立起母女间的情感联系。她非但不是我所欣赏和崇拜的人,甚至成为我哪怕以生命发誓,都不要成为的那种人。

讲真,作为她的小孩,我是真心不想活在一次又一次捉奸中,更不想被丢弃在角落里,直到她想找一个理由为自己荒废的一生辩护时才被拽出来,说出那句“我都是为了你”。

我同母亲没有进行过多少深谈,或者我试图同她交流,却总被她以父亲为借口,阻隔在她的思想世界外。所以,母亲可能到现在都不了解,我其实非常希望她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离开父亲。随便干什么都好,只要自己愉快,只要自己自由。

然而在走进婚姻之前,她早就应该多留出些时间来,先发现“自己”。

8.

为人妻为人母之前,我们女人,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而发现自我真实需求的路,漫长曲折,充满障眼法,会有很多不相干的人在我们耳边劝导:某条路,才是你想要的。

今天之社会,真心不缺少任何一篇祝贺母亲节以及歌颂母爱的文章。

缺少的,往往是那些找寻到“自己”的母亲。

言尽于此。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