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黄昏夕阳 斜阳冉冉春无极。

 江山携手 2017-05-17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昼夜,夕阳,春天

 

【名句】

斜阳冉冉春无极。

 

【出处】

宋·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译注】

春色一天天浓了,斜阳挂在半空。

①丝丝弄碧:细长轻柔的柳条随风飞舞,舞弄其嫩绿的姿色。弄:飘拂。

②隋堤:汴京附近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建,故称。是北宋是来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③拂水飘绵:柳枝轻拂水面,柳絮在空中飞扬。行色:行人出发前的景象、情状。

④酒趁哀弦:饮酒时奏着离别的乐曲。趁:逐,追随。哀弦:哀怨的乐声。

离席:饯别的宴会。

⑤一箭风快:指正当顺风,船驶如箭。

⑥半篙波暖:指撑船的竹篙没入水中,时令已近暮春,故曰波暖。

⑦迢递:遥远。驿:驿站。

⑧津堠:渡口附近供瞭望歇宿的守望所。津:渡口。堠:哨所。岑寂:冷清寂寞。

⑨冉冉:慢慢移动的样子。春无极:春色一望无边。

⑩露桥:布满露珠的桥梁。

 

【说明】

  《兰陵王·柳》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是一首自伤别离的词,写作者离去之愁。此词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情主体的心理意绪,形成词作较为鲜明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特色。全词构思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更多描写黄昏夕阳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

 

【赏析】 

  这首词自来被认为是《清真集》中代表作之一,而“斜阳冉冉春无极”一句,历来受到赞赏,谭献甚至在他的《谭评词辨》中说“斜阳七字,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

  词写的是柳,实则借柳来写离别。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中片抒写自己的别情,下片写渐远以后的心绪。“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这几句直抒胸臆,写别离之恨之悲,而下一句便接“斜阳冉冉春无极”,把情感宕开,转写景物,却又不单纯写景。它把所有的心绪都融化在斜阳里,融化在春日里,使得情与景完全浑融在一起,看似只着眼于春色暮色,似乎因眼前的美景而忘记了离愁别恨。叶嘉莹教授解释说这一句为什么好,“因为它从那些越积越多的离愁别恨中一下子跳转出去了,但这一跳转不但没有能甩脱那些离愁别恨,反而使周围整个春天的环境都染上了离愁别恨!看似解脱,实际却是一种更深的沉溺”。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释“斜阳”句云:“一句中含两意,一日光景已近黄昏,春光却无限,也是无穷的。”“斜阳冉冉”,代表的是时间的消逝,而“春无极”,则是形容空间漫无边际。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斜阳冉冉”与“春无极”囊括了人类生活舞台上出现的千变万化的离与合、悲与欢,生命的消逝与永恒、有限与无际。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