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电线路舞动

 samnthreeng 2017-05-17


01输电线路覆冰舞动简介

 图 舞动现场 



图  舞动 

舞动:低频(0.1~3Hz)、 大振幅(导线直径20~300倍)自激振动。

形态:一个或几个半波。

轨迹:椭圆。


1.1、舞动破坏类型 

 图 破坏 

破坏:相间闪络、跳闸。


 图 破坏 

破坏:螺栓松动脱落。


 图 破坏 

破坏:断线、断股 。


 图 破坏 

破坏:金具损坏。


 图 破坏 

破坏:绝缘子、引流线。


 图 破坏 

破坏:塔材损害、倒塔。


 1.2、导线舞动影响因素  


输电线路舞动原因及特点分析


覆冰

 图  雨淞 

温降到-5~0℃,风速为3~15m/s时,如果有大雾或细雨,导线上首先会形成雨淞。


图  雾凇 

如果温度降至-15℃~-8℃时,在原有冰层的基础上会形成雾凇。 


 图  导线覆冰 




2009-2010年冬季输电线路覆冰舞动原因:线路条件

舞动发生地形特点:多为平坦开阔地带。

线路走向和风向夹角:基本大于45°。

电压等级:涉及较广,大多为500kV及220kV线路。


紧凑型线路防脱冰跳跃和舞动的特殊性


 1.3、举例  

10年1月19-20日,河北东骅线相间故障跳闸。


现场主要特征

 图 覆冰痕迹 


 图  损伤情况 


事故初步分析依据


事故原因分析

线路故障是由于导线覆冰覆冰舞动造成的。



02舞动发生原理介绍


 2.1 现有舞动机理 

垂直激发机理(Den Hartog机理)

扭转激发机理(O.Nigol机理)

偏心惯性耦合舞动机

稳定性舞动机理


(1)垂直激发机理(Den Hartog机理)

舞动是由空气动力产生的负阻尼引起 


此物理模型比较简单,为单自由度模型,只考虑了导线的横向振动 。


(2)扭转激发机理(O.Nigol机理)

横向振动总是与扭转振动相伴而生。

导线自身的扭振,引发导线在横向的失稳。产生舞动 

此物理模型基于导线扭转分析得到,应用于分裂导线舞动分析中较为成功,对单导线的应用现在还存在争论。


(3)惯性耦合激发机理

此机理在实践中的验证比较少。


(4)稳定性舞动机理



 2.2 舞动试验 





03现有防治措施介绍



 3.1 防舞技术路线 

合理选择线路的走向和路径,避开舞动多发地区及微气象、微地形区域。


适当提高线路的机械及电气强度,以提高线路抗舞动的能力。

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舞动的线路,需及时设计防舞方案,加装防舞器。


“避”、“抗”理论研究不够,实践经验欠缺,可操作性较差。

“防”舞技术相对成熟,且易于操作,经济性也较“避”和“抗”好,对于易舞区新建、在运线路基本都采用“防”的措施。

加装防舞装置是防舞工作的主要内容。


结  论

“加装防舞装置的防舞设计”方法较易于实现,

造价也相对较低,

因此应是主要的防舞设计方法。 


 3.2 防舞技术研究成果 

常用防舞装置包括: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相间间隔棒、双摆防舞器、失谐摆、防舞鞭、偏心重锤、阻尼防舞器、扰流器等。

每种防舞器都有其使用特点及要求,就防舞效果而言到目前为止,防舞器也只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舞动,尚不能完全防止舞动的发生。


常用防舞装置及其特点


典型线路的防舞设计方法

单导线线路防舞设计

对于较低电压等级、相导线为单导线的线路防舞,可采用相间间隔棒、失谐摆、集中防振锤、防舞鞭等,防舞鞭尚未实现国产化,造价较高。


分裂导线线路防舞设计

适用于分裂导线防舞的防舞装置较多,根据我国舞动防治经验,可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双摆防舞器、相间间隔棒、偏心重锤、集中防振锤等。


紧凑型线路防舞设计

对于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紧凑型线路,考虑到其线路特点,防舞设计建议优先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其次是相间间隔棒,可以将它们组合应用,防舞效果更好。


特高压线路防舞设计

特高压线路由于其电压等级高、架线高、档距大、分裂数多、导线截面大等特点,特高压线路的防舞建议优先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或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双摆防舞器,其次是失谐间隔棒等。


存在的问题

舞动研究重视不够、研究基础薄弱

理论研究难度大

防舞技术手段有限、防舞效果不够理想

防舞工作缺乏指导性的规范、标准

防治工作重“治”轻“防”,主动性差

防舞技术的采用有一定的盲目性

试验研究手段待完善



04国内舞动情况及常用治理方案

舞动新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