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乃斌:美不胜收的唐传奇

 水墨清欢555 2017-05-17

一、唐传奇标志着小说文体的独立


  (一)叙事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学术界过去有一个说法,认为中国文学史贯穿着抒情传统。中国文学是以抒情为主的,因为中国是以诗歌作为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体裁的。有一位后来去了美国的华人学者陈世骧先生,他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文学史和西方文学史比较的话,西方文学史是一个叙事传统,而中国文学史是一个抒情传统。这个观点传到台湾以后,台湾的很多学者都非常重视,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系列著作,来发表“中国文学史是抒情传统”这样一个观点。


  那么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的看法是既对也不对。“对”是因为它确实指出了中国文学史在诗歌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尤其是在唐代。我们一说起唐代就是唐诗,说起宋代就是宋词,而元代则是元曲,诗、词、曲只是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诗歌。所以说中国是一个“诗国”,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说法,这个说法也是不错的。但是为什么我觉得它也有不对的地方呢?这是因为如果仅仅阐述这个观点,就会把中国文学史上的叙事传统给掩盖了,至少是不提了。陈先生这个观点已经提出来好几十年了,现在台湾的学者也在反思,可能觉得他的这个观点不是很全面。


  中国文学史上确实有抒情传统,而且是一个很深厚很悠久的抒情传统,但是我们应该补充它,把这个观点讲全,那就是“中国文学除了有抒情传统,还有一个叙事传统”,而且这两个传统从源头上就是一起发生的,是互相影响、互相支持、互相共存的关系。整个中国文学史贯穿了这样两条传统,这两个传统在每一个时期的表现形式又不太一样,它们所占的分量也不完全一样,有时候这个传统明显一点、取得的成就更高一点、地位更重要一点、重要的代表作家更多一点。像以前,提起唐代文学就是唐诗,唐代确实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诗人,他们的成就很高,唐代的抒情传统确实是很高扬的,是发展得很好的;但是,我觉得仅仅这样讲是不够的,有时候我们的叙事传统也是非常高扬的,而且也取得了很高很高的成就,可以说它们二者在文学史上是平分秋色、分庭抗礼、彼此彼此的。


  (二)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叙事传统上的地位唐代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时代,不但抒情传统非常发达,和唐代诗歌同时存在的还有一个叙事传统———唐代的小说也是非常发达的,唐传奇是美不胜收的。唐传奇作家、作品的数量是相当多的,思想和艺术质量上乘,堪与唐诗比肩,共同造就了唐代文学的辉煌。唐传奇众多作品犹如一根丝线上贯穿的许多珍珠,它们在中国文化的光辉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不胜收!


  我以前写过一本书《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古典小说的发源是很早的,在还没有文化的时候,我们古代的先人就有一些传说、神话和故事在口语中流传,后来被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字的东西。所以说中国古典小说的起源是很早的,跟中国古代的诗歌是同时起源的,人开始讲话,开始思考问题,开始表达,要向别人叙述一种情况、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叙事文学的萌芽。当然,抒情文学也是发源很早的,这两个源头,可以说是同时产生。以后,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上产生了文字,这以后就有文人用文字来写作一些作品,这些作品有一些是属于历史性质的,这些历史性质的作品就是叙事的作品。我们创作虚构小说最早的萌芽和胚胎,就是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作品当中的。


  所以说,中国古典小说文体是慢慢成长的,就像婴儿在母体里慢慢地成长起来一样,最后到唐代的时候这个孩子诞生了。唐代的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独立了。小说这种文体在唐代独立以后,就很迅速地发展起来。唐人除了会写诗以外,还用了很多才能和精力放在小说创造上。小说是从历史记载发展起来的,唐代以前很多历史记载,还有很多跟历史记载有关系的文字,这些都是小说的源头。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志怪小说《搜神记》、《拾遗记》、《搜神后记》以及《柳毅传》等一些作品。这样的作品写一些神怪的故事,但是古人在写这些神怪故事的时候,他们并不认为这些故事是假的,而是认为这些传闻的故事是真的,他们用记录历史的态度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在唐代之前都是这样的。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就是文人开始有意识地编造故事了,也就是虚构故事,这是小说这种文体走向独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征。为什么说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了呢?就是因为它已经脱离了历史的母体———历史的母体规定它无论写什么东西都要真实地记载,哪怕是写一个鬼,你心里面也认为这个鬼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小说文体还没有独立的时候,但是它已经是小说的胚胎和萌芽———可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在纪实的基础上开始虚构,开始编造故事。


二、唐传奇的特色


  对于唐传奇的特色,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有非常经典的概括:“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鲁迅先生说,拿唐传奇跟六朝的小说一比较就看出来了,“演进之迹甚明”,唐朝人演进的痕迹非常明显,这个时候的小说家是有意识地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古人还不懂什么叫做写小说,以为自己记载的都是历史事实、传闻的事实,就老老实实地记下来而已,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写小说。唐人就不一样了,唐人知道自己是在写小说,为了能吸引人,就要把人物的命运写得有起有伏,悲欢离合,故事要非常精彩,遭遇要非常离奇古怪,但是最后都要交代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故事出现。所以他们是有意识地在写小说,脑子里叙事的思维和才能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唐人的小说突破了史诗与诸子寓言的体制,也突破了魏晋小说主要是记录实事而不是虚构故事的局限,开始有意识地编织故事。而且他们还编织得好,好到让你感觉像真的一样。我们在分析小说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说法,叫“第二自然”,唐代的小说就达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度,也就是这样,小说文体才算是真正地独立了。


  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叙事传统上的地位,最重要的地位就在于标志着一种叙事文体的独立,脱离了母胎而独立了。下面就具体讲一下唐传奇到底是怎么美不胜收的。


  (一)题材丰富,思想大胆唐传奇是唐人思考历史与现实有感而发的作品,所取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


  1.取材于历史的小说有的取材于历史。比如《长恨歌传》,写的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白居易把这个历史故事写到了诗歌里,那么必须还有一篇散文体的、小说体的、故事体的文章来辅佐这首诗歌。所以陈寅恪先生讲,读《长恨歌》和《长恨歌传》,这两者是不能单独来看的,必须放在一起互相补充地看。还有一个同时代的人陈鸿祖写了一篇《东城老父传》,一个小说家通过东城老父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见证了安史之乱前的繁荣和安史之乱以后的衰落、衰败。


  2.取材于现实的小说还有小说取材于现实故事。比如《李娃传》,这个故事反映了唐朝人生活中的两件大事———这都是陈寅恪先生他们研究唐代历史时讲过的,一件事情是“宦”———做官。作为唐朝的一个文人、读书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考取进士做官、进入仕途,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这部小说写如果一个人在念书的过程中走上了邪道,没有能够走上这条路的话,就会越来越悲惨,最后沦落到社会底层,被世人、社会所不齿,连他的父亲都不要他。他后来也是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重新回到了上层社会,说明了“宦”的重要性。第二件事是“婚”———结婚的重要,唐朝人是很重视婚姻的。


  另外一篇小说也是取材于现实,也是最著名的一篇———《霍小玉传》。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阶层的男女,即使有真挚的爱情,即使郎才女貌,即使要求不高,只要求八年的共同生活,都办不到。妇女的生活在婚姻制度上是这样一种现实。


  题材非常丰富,有历史的,也有当代的,而且当代的生活面也很宽,有当代的政治生活,也有当代官员、读书人、市井的生活,有方方面面的反映。


  3.取材于想象的小说除了这些现实的东西,还有很多想象的东西,有很多天上地下的生活———天上是仙人,地下是鬼怪,而且唐朝的小说家都让他们和人发生关系,再把这些故事写到小说里去,把他们的一些理念、想法、感受、思考都写在里面。


  沈既济的《枕中记》———黄粱一梦,用一种虚构的方式把唐朝人的仕途之梦、婚姻之梦打破。《南柯太守传》跟《枕中记》的主题是一致的,它们是用一种虚构的方式来表达这些作家们对于现实的一些看法、感悟。现实中的人都是为了名、为了利在苦苦追求,但是这些作家已经看到了这些追求是没有多大意思的。但是它不是用一首诗也不是用一句话来表达,而是用一个故事来告诉你,说服力就更强,感染力就更强,潜移默化的力量就更强,表达了诗人生命的图景,反映了他们反潮流的精神———当时的潮流是要娶高流女子、做官,但是他们已经看破。


  4.对女子的理想化描写唐人传奇中刻画了很多女子的形象,要比男子的形象更光辉。唐代的小说家都是女性主义者,虽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以后的女性主义,但是他们把他们的尊敬、爱戴更多地放在女子身上。


  比如沈既济的《任氏传》,这是中国最早的一篇人狐恋爱的故事。沈既济在最后用死的结局来写的时候,说这个女子能够这样刚烈,从一而终,比很多男子都好很多。这是一篇歌颂女子形象的作品。白行简的《李娃传》,主人公是李娃,而不是郑生,把李娃写得非常完美,使得我们感觉到当初她之所以会骗郑生、把他甩掉都没有太大罪过。她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在后面跳出繁荣,用自身的力量来帮助郑生,夺回他应该有的东西,这才是了不起!《霍小玉传》里霍小玉的形象也是。她虽然是冤死的,但是一股冤魂也确实让我们感到这个女子的力量是很强劲的,男人随便玩弄人家、欺负人家是没有好下场的。《莺莺传》也是这样,莺莺的形象更有光辉。她内心有复杂的矛盾,有痛苦,作为女子在那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没有自由,社会环境也不允许她去追求幸福和爱情,但她还是舍弃、奉献了很多去追求。


  总地来说,凡是写到女主人公的作品,都把女主人公写得品格很高尚、形象很光辉。我觉得这是唐人小说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这些作家普遍有这样一个思想,是蛮不错的、蛮大胆的、蛮先进的。还有一篇最有趣的小说是张荐的《郭翰》,更大翻牛郎织女故事传统阐释之案,赞美女性主义,意识超前解放。所以鲁迅先生很肯定这些小说家。


  唐代的小说家还特别喜欢写女侠的形象———《红线》、《聂隐娘》,写她们斡旋在藩镇之间,本领之高强是一般人不能想象的。还有一篇《虬髯客传》,又叫《风尘三侠》,女主人公红拂也是一个英雄,而且慧眼识英雄,在处理问题上非常果断、有能力。这是唐人小说非常重要的一点,题材是丰富的,想象是大胆的,大胆表现在对时事的认识、对妇女的认识上。


  5.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唐人小说里还有很多哲理的思考,思考人生的困境,有一些题目是无解的难题。李复言的《薛伟》深刻地讲到当一个人失去他的身份、外表时所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想往上爬当高官,其实就是想谋取外壳,实际上你不还是你吗?所以我们对那些取得名声地位的人要大吼一声:“你不要被你的外衣所蒙骗,你还是你。你有多大的本事,你有多大的能耐,你有多高的品格,你自己心里应该有数。”这本小说很能引起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非常深刻。


(二)想象奇特,超越古今唐传奇的第二点是想象奇特,超越古今。薛伟变鱼,李征变虎,这些收集在唐人小说集子里,也收集到《宣室志》这部小说里。人可以变成鱼,变成老虎,变成猴子;而骆驼、牛、马、狗、鸡乃至木杵、灯台、水桶、破铛等又可变成人,人和物之间可以变来变去。通过变化写出了他们对人生的感触。


  唐代小说还喜欢用穿越思维,就是假设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现代人回到了古代,将会有怎样的遭遇。这种想象其实在唐朝人的小说当中早已有之。


  有时间上的古今穿越,就是从唐朝回到唐朝之前,如《秦梦记》。《异梦录》写一个古装女子为今人歌舞,还有一个梦梦到自己参加吴国埋葬西施的典礼。还有一篇小说《周秦行纪》,写一个人晚上到薄太后庙,遇到了很多古代的后妃。


  在地域上也有很多穿越。从城里面穿越到森林里面,从人变成了野兽,《宣室志·李征化虎》就是写从人变成了野兽。


  还有综合性的时地穿越,时间和地点互相穿越。


  (三)叙事手法丰富,充满探索精神通常以史传式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为主,在叙事手法上有很多探索,如《游仙窟》、《周秦行纪》,还有《玄怪录·张左》。一会儿是第一人称,一会儿是第三人称,叙述者互相转换,手法非常丰富多样,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古人叙事那么简单,到了唐传奇已经很不简单了。


  在处理故事时间上,非常典型的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需要细腻描写的时候写得非常细腻,而有时候几十年的事情就两句话带过去了,因为这里面没有什么故事,精彩的在后面,小说的跳跃性非常大。这样一种手法是唐人在小说里面经常用的,《柳氏传》就是这样。


  唐传奇的对话非常精彩。唐传奇属于文言小说,所以它的叙述都是用文言体。可是对话有很多是非常通俗的,比如“朝闻乌鹊语,真成好客来”,“昨夜眼皮 ,今朝见好人”。


  (四)与抒情传统密切结合,创造中国式的诗性叙事唐传奇离不开诗,有时候小说人物就是不断地互相用诗来唱和,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意,通过诗歌来叙述情节。所以唐传奇非常集中、非常典型地表现了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是密切结合的。唐代小说的特征是中国式的诗性叙事———带有诗性的叙事。比如《东阳夜怪录》讲一头骆驼、一头驴、一只鸡、两只刺猬夜里都变成会写诗的诗人。《元无有》、《来君绰》也是这样的,故事都是虚无缥缈、很荒唐的,但是非常精彩,而且和抒情结合得非常紧密。至于《长恨歌》和《长恨歌传》,《莺莺歌》和《莺莺传》,小说和诗歌结合得更加密切。


  有的作品本身就是一首诗,像沈亚之诸作,从《湘中怨解》到《秦梦记》都是诗性小说。


  也有的是以小说来解释诗歌。最有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崔护的故事,解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收入《本事诗》。


  诗歌和故事是分不开的,而故事有了诗歌以后就增加了许多诗意,成了诗性的叙述。唐传奇讲究词章,文字优美。有一部书是裴 的《传奇》,这部书的文字是最优美的。


  唐传奇的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与抒情传统是互为表里、互动互益的,成为中国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中国文学不仅仅是一个抒情传统,而且还有一个叙事传统,这两个传统纠结在一起成为中国文学史最光辉的一面。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校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