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信备考2017】学科篇——语文:“盘活”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Jacky_1702 2017-05-17

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为更好地为全省高考考生备考迎考提供帮助和服务,近期,省教育厅组织专家,从考生饮食营养、心理调适学科知识复习等多层面,以及从学校、教师、家长等各角度,就保障考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备考迎考提出了指导与建议。今年首先为大家编发语文学科备考的注意事项。

作者简介

张春华——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兼职导师,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


梳理盘点,明确优势

高中三年,同学们所写的作文大约有几十篇,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宝贝”。可以根据自己作文的脉络,判定自己是适合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抒情散文。如果自己确实不清楚,可以把比较得意的文章拿出来请老师指点,然后确定优势文体。记叙文或者议论文本没有优劣之分,关键还是看自己的擅长,就像李逵善于使用的板斧,肯定不属于身轻如燕的侠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阶段没有太多的时间在文体选择上左顾右盼,所以,一旦确定好自己的优势文体,就集中精力,强化文体意识,做一个由面到点的梳理,“面”上做到文体特点清晰,思路、结构、语言、素材呈现方式符合文体要求;“点”上做到素材选用精巧,开篇点题、阐释分析、结尾鲜亮、语言表达富有特色等。当然,有的考生的确没有明显的优势文体,考场上结合题目和构思临时选择也未尝不可,不必一概而论。



盘活现有的鲜活素材

高三的日子相对单调,但是仍然拥有丰富的、属于自己的鲜活生活。在善于发现的同时,还要学会梳理、聚焦,有意识地增加生活素材的积累与体验。不少考场优秀作文就是从最贴近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汲取出来的。



自己认真写过的作文可以迁移运用的可能性很大。一是有过写作体验的作文,再度修改完善容易增强对写作内容和技法的感悟;二是自己用心积累的都是贴上标签的个性化素材,有真切的生活体验。例如随处可见的快递小哥、小区或者校园的保安、曾经近距离接触过的医生、每天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等,这些亲身经历的,才容易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有过深切感受的,才能写出真情,写出生活真味。


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可以将原先积累的碎片化素材在在“点”上进一步丰厚,使它更加精致;在“面”上进一步丰富,使它更系统;在“体”上进一步丰满,使它更有深度。原来的立意思考可能是单一的,现在可以做全面、多元的思考;原来的语言是单薄稚嫩的,现在可以进行深化、亮化和美化;原先的结构是粗放的,现在可以设计得精巧一些。作文素材本身未必一定能在考场作文中用得上,但是训练中形成的素材加工能力一定派得上用场。


提炼写作“模板”

优秀的作文除了以立意新颖、素材鲜活取胜以外,还应该有精巧的写作范式。拿到一篇优秀作文细细揣摩,就会发现每一篇开篇都有它的独特性。就像央视《朗读者》这档高质量的电视节目,除了《遇见》《陪伴》《选择》等具有丰富内涵的母题之外,每一场的开篇词都有它明显的特色。例如第三期《选择》的开篇词: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如果从写作表达样式考虑,大约可以梳理出这几种值得借鉴的表达样式:首先是从问题出发,从熟知的名言出发,引出“选择”的话题;其次用“不在于”(不是)“而在于”(而是)这种具有辩证的表达阐释“选择”的重要性;再连用海子、海明威和司马迁的名言揭示不同人不同的“选择”方式,构成了气势不凡的排比格式。这其实是大家熟知并常用的结构和语言表达范式。这段话有没有不足呢?认真揣摩不难发现,三个人物的排列缺少逻辑,不同人的“选择”的内涵也没有细化,只是泛泛而谈。这正是我们的作文中应该避免的。作文要采用自己喜欢的并且能够“拿得动”的表达方式,不要用蹩脚的比喻、毫无逻辑的排比让阅卷教师产生不好的印象。


另外,作文开篇十分重要,往往决定了阅卷教师的评价起点,可凭深度立意取胜,也可借结构和语言特色讨巧。下棋高手要谙熟几个棋谱,作文训练也不妨积累几个“套路”,然后做“创客”,像发明家那样,通过“加”“减”“乘”“除”,巧妙移植、嫁接、整合,从而写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文。


来源: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有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