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初奇才解縉草書千字文

 hongzhuanyidui 2017-05-17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號春雨,諡文毅,江西吉水州(今江西吉安吉水縣)人,解綸之弟。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解縉善書法,尤善狂草,墨跡有《自書詩卷》、《書唐人詩》,明吳寬《匏翁家藏集》稱:「永樂時,人多能書,當以學士解公為首,下筆圓滑純熟。」著有《文毅集》。祖父為解子元,是元帝國安福州判官。兵亂時守義而死。父解開,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見談論元朝故事。欲加官授職,解開辭去不任。



解縉草書自書詩卷(局部)


解縉天生聰穎,六歲能詩,有神童之譽。洪武二十年(1387年)中式丁卯科江西鄉試第一名舉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聯捷戊辰科三甲第十名進士,授中書庶吉士。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邊。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對解縉說:「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次日,解縉即呈上萬言書,主張應當簡明律法、並賞褒善政。朱元璋讀後,稱讚其才。不久,解縉再次呈上《太平十策》進言。當時解縉在兵部從事,其言語時常輕慢。兵部尚書沈溍奏報此事,明太祖反而說:「解縉只不過以冗散自恣罷了。」數月後,朱元璋下詔,改解縉為監察御史。當時韓國公李善長因胡惟庸案謀反得死罪,解縉代替郎中王國用草疏鳴冤。此外又為夏長文寫草書彈劾都御史袁泰,袁泰因此深恨解縉。當時近臣父均須入覲,解縉父親解開入覲時,朱元璋說:「大器晚成,若以而子歸,益令進學,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解縉遂同父回鄉。


當時解縉在翰林院時,朱棣曾經寫出廷臣名單,命解縉分別陳述各人的長短。解縉回答道:「蹇義天資較高,但內心無主見。夏原吉有德行雅量,卻不能遠離小人。劉俊有才幹,卻不知顧慮道義。鄭賜可說是個君子,只是才能頗為短淺。李至剛荒誕且善於趨炎附勢,雖有才能但是心地不端正。黃福秉持著平易正直之心,確能執節守正。陳瑛執法刻薄,尚能保持廉潔。宋禮戇直而苛刻,人們都怨恨其不懂得體恤。陳洽疏闊通達,警覺敏銳,也不失於正直。方賓則是只有簿本書記之才,懷有市儈之心。」朱棣把此文交付給太子朱高熾,朱高熾藉此加問尹昌隆、王汝玉兩人長短。解縉對答道:「尹昌隆是君子,但無弘大的雅量。王汝玉的文筆難得,可惜只有市井之心。」之後,明仁宗即位,其出示解縉的上疏給楊士奇,並說:「人稱解縉狂妄,但看其所陳列的,都有定論了,他並不狂妄。」於是下詔請歸解縉妻子宗族。


正統元年,明英宗下詔歸還解縉家產。成化元年,明憲宗下詔恢復解縉官職,並贈朝議大夫。解縉死後,朱高煦謀反被誅滅;安南屢次謀反,明朝設置郡縣不久最終也被迫撤銷,這些均如解縉生前所言發生。


本篇浙江圖書館珍藏之明人草書千字文經折本,二十世紀80年代據「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謝稚柳、啟功等七位專家鑒定,為明代解縉手書真跡,今考其落款,為「永樂庚子歲」,則書於永樂十八年(1420),而解縉殆於永樂十三年(1415),且該作品不見於諸家著錄,亦無印記題跋,流傳無痕,因此,是否為解縉真跡,有待商榷。然其書縱橫超逸,奔放灑脫,點畫出規入矩,章法尤見匠心,全篇一氣貫通,神完氣足,可資各位書友參考。




<千字文>書法作品還有:


草书學習典範:孫過庭千字文


孫過庭草書千字文(拓本一種)


傳孫過庭草書千字文


文徵明草書千字文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傅青主草书千字文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


集王羲之書千字文


仿右軍筆意|王羲之臨鍾繇千字文


董其昌行書千字文


宋高宗趙構行書千字文


集米芾行書千字文


有宋第一!帮蘇東坡集一本行書千字文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祝允明小楷千字文


祝允明楷書千字文選頁


米芾小楷千字文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


褚遂良楷書千字文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


董其昌楷書千字文


趙孟頫 《真草千字文》


趙孟頫楷書《續千字文》


班惟志真草千字文


也是美呆了:宋徽宗瘦金體千字文


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日本藏墨迹本并跋


傅山隸書千字文


周興嗣隸書千字文


西泠印社創始人王福庵隸書千字文|珍藏帖


李陽冰小篆千字文


釋夢英小篆千字文


鄧石如小篆千字文



預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