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墓前种这种树, 说明地下必有古墓, 但盗墓贼不会去盗

 意承和 2017-05-17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墓地前面种树了,不过那个时候种树可不是随随便便选一棵树种下就可以的,特别是在墓地前面种,一个是要考虑礼仪,一个是要考虑等级的,不同的等级树的种类就不一样。

不过这一点在西汉之前的下葬方面的礼仪上没有很大的体现,因为那个时候墓地前面几乎都是柏树,看不出身份的高低。不过这个种柏树的习惯还是来源于一个怪物吃死人的传说了,因为古代对身体是很重视的,就算是死了,身体发肤也不能被伤害。

这个可以在很多历史书上都进行过描述,其中最让人有感触的一件事恐怕是夏侯惇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完整,在打仗的时候眼珠子掉出来,他都直接吃掉,不想让家人留给自己的身体不完整,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人把身体发肤看的有多么重要。

所以对于怪物的这种行为他们是不能容忍的,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说这个怪物害怕老虎和柏树的,他们就真的开始在墓前面放石老虎,种柏树了。不过这种习俗到了西汉以后就改变了,因为当时的皇上很欣赏儒家的思想,所以他把这种思想也用到了下葬的一些习惯当中。

改变最大的或许就是不同的墓前面不同的树了,按照儒家的说法,身份尊贵的人的墓地应该在高处而且要多种树,身份低下的人则应该在低处而且树要少。这种说法被实行着,除此之外,还按照身份改变了树的种类,其中,天子的墓前面是松树,诸侯的是柏树,普通百姓就是柳树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改变,帮助一些盗墓人节省了时间,他们可以通过树的多少和树的种类轻松地判断出底下值钱东西的多少,也可以看出年代的远近。所以在一些种柳树的地方,他们从来不会去盗,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穷人的墓,里面什么也不会有。

从古代在墓前种树的风俗习惯也可以看出那个时候对等级的看重,再看一下现在农村的一些墓地,这些习惯基本上都没有了,种的树基本上都是松树,墓前也没有了石狮子,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现在社会的一种平等以及对迷信的排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