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妈不上网也不妨碍我在朋友圈爱她

 昵称20041990 2017-05-17

昨天朋友圈是属于妈妈的,

前天今天朋友圈是属于老板的。

到底什么时候,

朋友圈才是属于朋友的?

虽然说昨天我早有心理准备,要接受一场亲情教育的洗礼。但是我还是低估了朋友圈的力量。

从早上十点左右开始,一直到晚上九点结束。各种晒妈妈,晒家庭的朋友圈,后浪推前浪,前浪特别浪。

先锋部队给妈妈做了一顿饭,感谢母恩,其乐融融。

中坚部队陪妈妈买了两件衣服,站在商场的试衣镜前合影。

“卖衣服的小姑娘,非说我俩是姐妹,好烦……”

后勤部队比较辛苦,千里之外不能回家,给妈妈发了个大红包,晒个截图。

“当年您送给我的,现在我用百倍来补偿您”

中间穿插着初为人母的新妈妈,晒自己孩子的游击部队。

“养儿方知父母难,小王子半夜又把我吵醒了”

还有这种我特么怎么都理解不了的,去给岳母干活还要发个朋友圈的……

到了晚上七八点,差不多该结束战斗了,开始有人在朋友圈总结今天的战果:

掐指一算:今天,朋友圈将会出现一大批孝子。友情提醒:妈在家,不在朋友圈!

还有的朋友及时抓住了这个脱单的机会,开始寻找自己的猎物。

我一开始也觉得,在朋友圈里没完没了地跟风发这些,真的好无聊,看起来好Low。

在母亲节秀妈妈,在父亲节秀爸爸,在情人节秀恩爱。

这样的作秀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

这不就是装逼嘛!

各种设计好的摆拍,拍完还要各种加滤镜,各种修图。难道这是真实的生活吗?

可是后来我又想了很多,给爱发朋友圈的人,盲目的贴上一个“装逼”的标签的做法,并不可取。

借物言志

朋友圈,作为日常交际的一种延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朋友之间的往来,同事之间的交际,甚至商家的商品,都在这里有一席之地。

朋友圈,早已经是一个舞台。

你在舞台上看到的我,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我。

你看到我在这里每天发健身的照片,并不是说我认同自己的身材有多好,而是我想通过这些讯息告诉大家。我在为了自己的健康而努力。

你看到我在这里每天发自己的烹饪,并不是我在炫耀自己的贤惠持家,而是我想通过这些美食告诉所有朋友,我是一个愿意为了美好生活品质不懈追求的人。

通过这样的方式,像朋友圈里的观众袒露自己的心迹,总比空泛的文字鸡汤,要生动有趣的多。

在朋友圈晒这些内容的人也一样。他们并不是想要炫耀自己的母亲年轻漂亮,也不是想要炫耀自己的厨艺有多高超。

他们只是想说:在这一天里,他们可以放下所有的事情来陪伴家人,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条朋友圈,告诉所有人:家庭在他们的心里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

自我管理

朋友圈,是日常生活的一种记录。

健身的时候每一次的自拍都是对自己进程的记录,把自拍放到朋友圈,除了表明志向之外,也是请朋友们对自己进行监督。

毕竟我在几百个人面前天天装逼,最不好意思半途而废不是?以前,有事没事写个日记抒情一下,鞭策自己。

现在每天能保证自己拿笔能写个五六百字的,除了学生,就是老师,要么就是对文字有很深执念的人。

那么承担起记录我们生活重担的就只有朋友圈了。

每个月月底,看看自己这个月朋友圈发了什么,就能回想起来自己这个月和朋友聚会了几次,去哪吃的饭。

年终的时候翻看自己的朋友圈,就能知道自己这一年,有多少时间分配给了工作,有多少时间留给了自己,自己在工作上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条条可数。自己犯过的错误和懊悔也历历在目。

所以我觉得,朋友圈发千奇百怪内容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朋友圈里面千篇一律,只有自己的生意,没有自己的生活的人。

诉说窗口

现在交际圈广了,朋友多了,但是和朋友之间的话却越来越少了。偶有聚会,也是那两三个人在一起,相互倾倒苦水。

每个人的微信,动辄就是二三百人,但是为什么不能经常和他们联络呢?

因为小事情没必要麻烦他们,大事情他们帮不上忙。

但是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在我的生活里的时候,我总是要感慨的啊!

今天脚扭了,一瘸一拐地跑到公司,虽然脚很痛,但是我没迟到,完美战胜了柔弱的自己,我觉得自己好棒,想要个表扬,同时还想被关心两句。

我怎么办?发个微信给老铁?

老铁肯定说:谁叫你走路不长眼。但是这件事放进朋友圈就有意思了。

有调侃的朋友,有同情的同事,有关心的家人,说不定还能收获个暗恋我的对象。

逼不得已

很多时候,发朋友圈这东西,也并不是真的就自己想发。

很多时候和朋友一起去聚会吃饭。

凉菜热菜上齐,你还没动筷子,一群人先掏出了手机,给一桌子菜来了个“闪光灯消毒”。

然后我以为可以开始吃了,大家又要集体合影。

咔嚓,照片拍完了,发在群里,大家纷纷在朋友圈转发。

这个时候我总不能不合时宜地一个人抄起筷子大快朵颐吧?

于是我也得心不甘情不愿地,打开微信,把刚才那张合影发到朋友圈。

这个时候我发现,这张照片上你的颜值,只比我身份证上那张照片高一点点,但是没办法,我还是得转发。

果不其然,发出去以后,第一条评论就是:“这么丑还敢发合影?”

今天公司推出了新产品,新内容,领导带头在朋友圈转发了广告,你说,你不发吗?不合适啊。我也想保持朋友圈的高逼格,但是在饭碗和逼格之间,我仔细权衡再三,还是觉得饭碗更重要一些。

我们在使用朋友圈的时候,不管是自己发,还是看朋友的朋友圈,其实都没必要太过于纠结,全当个小新闻看看,上午有人分手,有人结婚,下午有人胡吃海塞,有人玩命健身,晚上有人深夜放毒,也有人感慨人生。

我没有权利居高临下地点评别人的生活,正如别人不能干涉我的生活,每一条朋友圈的背后,都有一个渴望和别人交流互动的人。他们说着各自的话,上演着各自的故事给我们看。

不同的是,有的人在这里看到了周边朋友们的生活,于是从自己的寂寞的雨巷里走了出来,走到了广场上的人山人海里,走进了热闹的生活里;

有的人却只看到了一个个装逼的人生,比他过得好的人都是在装逼,没他过的好的人都是大垃圾。最后他遗世独立,固步自封在自己的寂寞里。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