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民伞》:“民本”思想的形象阐释

 文山书院 2017-05-17

《万民伞》:“民本”思想的形象阐释

作者:范志忠 刘清圆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17日 12版)

  依据明代万历年间发生于浙江诸暨百姓为官申冤的史实,由诸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的历史广播剧《万民伞》,经中央及全国70多家地方台播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收获了受众和业内专家的高度好评。其创作实践及内涵意蕴,无疑是值得探究和总结的。

  作为听觉艺术,广播剧只能依赖声音这一元素来塑造艺术形象,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声音构成要素。《万民伞》的人物对白极具力度,它在巧妙介绍人物关系、揭示人物性格的同时,客观上解放了叙事人旁白的功能,为惊心动魄的故事留出更多的表现空间,制造出惊悚又凝重的收听气氛。

  很显然,人物对白和叙事人旁白在《万民伞》中,一密一疏,一张一弛,立体地、多层次地塑造了充满戏剧张力的艺术的空间。

  音乐与音效也是广播剧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万民伞》对此采取“以一当十”的精挑细选,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而一曲琴声幽然而起,哀怨又愤懑;时而堂鼓响起,堂威声低沉;时而官道上鼓号齐鸣……尤其是那曲颇具浓郁乡土气息的道情,凄怆激越,直击心魄。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艺术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能够营造强烈的戏剧冲突,更重要的是通过戏剧冲突塑造出个性化的人物。“首先,实际生活中的人物都是有特殊性和个性的,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表现人物性格的特殊性和个性。其次,只有真实的、个性化的人物性格才能是生动的,才能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万民伞》塑造了有血有肉、复杂真实的个性化历史人物,承载优秀传统,高扬“民本”旗帜,不忘观照现实,实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水乳交融。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神标识。重民本,崇正义,执中正,尚和合,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学的崇高信仰和社会理想。

  历史广播剧《万民伞》的主题,显然立足于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

  在结构上,该剧分为已擢升京官的刘光复“蒙冤”板块,与以周国琳为代表的黎民百姓“为官请命”的“申冤”板块。刘光复在诸暨为民治水八年,筚路蓝缕,政绩卓著,后又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抗洪救灾,修堤筑坝。耐人寻味的是,《万民伞》的叙事重点,却没有放在刘光复的“为民请命”上,而是着重突出了秀才周国琳为首的百姓知恩图报、“为官请命”。《万民伞》因此有别于众多歌颂“为民请命”历史清官的文艺作品,而具有一种独特的叙事视角和现代意义:

  一方面,《万民伞》中的“为官请命”,恰恰就是对“为民请命”的深化,正是刘光复为官时执着于为民请命,“深得其心”,才可能感动万民,感动原本对其有个人恩怨的周国琳家人,最终演绎出一曲感天动地的“为官请命”;

  另一方面,在《万民伞》的“为官请命”的叙事中,以周国琳为代表的“万民”,不再是传统的那种被动地等待“官家”拯救的对象,反而成为积极申冤,积极拯救“官家”的主动力量,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诠释,无疑闪耀着现代意识的光芒。

  历史题材的人民性、现代化书写,广播剧《万民伞》独辟蹊径,为我们提供了有益探索的范本。这又是该剧格外值得珍视的亮点所在。

    (作者:范志忠 系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清圆 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