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测2017高考语文命题主线(随时删)

 昵称38464500 2017-05-17

10:46:09

本信息仅限群里使用:

1.2015年语文主旋律是考“心灵”,那么2016年语文主旋律就是考“审美”

2.都觉得传统文化考字画书法、京剧、考古、城市建筑什么的,其实这些都不是正向的命题点,命题老师在2016年已经将传统文化生活化了。

2015年考查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那么2016年很可能考查传统文化与生活化的关系。

15:54:05

这周给他们讲“民谣”

15:56:41

@祝云天 “民谣”是语文的方向吗?传统文化与生活化

以上内容为2016年5月27日与家长们交流内容,2016年高考再一次验证,高考方向对于备考来讲,是多么重要!

如果

给高考语文卷,加上一条主线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


2015年高考命题主线为“心灵”;


无论是《说起梅花》还是《深入灵魂的热爱》都直接与心灵有关。


2016年高考命题主线为“审美”;


传统文化与生活化结合的美,你发现了吗?如果发现了,《老腔为什么让人震撼》就很容易写了。


心灵、审美与感悟是一个体系化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学语文来讲,为此:


给2017年北京卷语文加上一条主线“感悟”。


这里单独强调一下,

什么是感悟。

借用一段话来表述:“起初,海明威在巴黎,经历了种种困难,曾经一度加入到流亡者的行列中,也曾经沉浸于酗酒、赌马,尽管如此,他依然在痛苦中寻找如何生活的答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西班牙斗牛活动,从斗牛士身上体味到一种别样的人生之路……”


这个“体味”和“启发”就是感悟的一种。


那么现实中,选拔人才的指标,定得很细致,试想,生活中一个从未受到启发的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读书、学习、与人打交道、在生活中没有体味的人是怎样的?


正如2015年高考主线,如果一个人“心灵”丢失掉了,将会怎样,2016年高考,一个没有“审美”的人,或者审美不具备一定高度的人,是怎样的?

为此,作为一个

优秀的考生

1.要从文学中能感悟一些道理、美好,并有独特的见解,最后再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在2017年要考查“六部经典”。

2.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你感悟了多少?从中国汉字中你能否感悟到字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中,能否感悟到这些人在特定地方生活的智慧,等等。

3.古诗文,你的感悟怎样?

这些都是通过“感悟”来直接拉开考生之间的距离,为此那些单纯的考试技巧,越来越淡化了,一个有内涵的孩子,能够与考卷中传递的信息,产生共鸣,并且用自己独特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样的考生最容易脱颖而出。


那些局限在“我以为”世界里的考生也变得非常危险。

提醒

以上内容仅仅为预测内容,不代表2017年高考方向,仅供大家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