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应考技术》

 山湖微波 2017-05-17

 


 

一、现代文阅读... 5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5

【内容表述:原题1... 5

【答案讲解】... 6

【应考技术】... 6

【观点论证:原题2... 6

【答案讲解】... 7

【应考技术】... 7

【语句理解:原题3... 7

【答案讲解】... 8

【应考技术】... 8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8

【材料理解:原题4... 8

【答案讲解】... 9

【应考技术】... 9

【材料分析:原题5... 9

【答案讲解】... 10

【应考技术】... 10

【信息概括:原题6... 11

【答案讲解】... 11

【应考技术】... 1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2

【思想艺术鉴赏:原题7... 12

【答案讲解】... 12

【应考技术】... 13

【理解重要句子或概念:原题8... 13

【答案讲解】... 14

【应考技术】... 14

【文本探究:原题9... 14

【答案讲解】... 15

【应考技术】... 15

二、古代诗文阅读... 15

(一)文言文阅读... 15

【断句:原题10... 15

【答案讲解】... 16

【应考技术】... 16

【实词与文化常识:原题11... 17

【答案讲解】... 17

【应考技术】... 18

【内容分析:原题12... 18

【答案讲解】... 18

【应考技术】... 19

【翻译:原题13... 19

【答案讲解】... 19

【应考技术】... 20

(二)古代诗歌阅读... 20

【诗歌鉴赏:原题14... 20

【答案讲解】... 21

【应考技术】... 21

【思想情感:原题15... 22

【答案讲解】... 22

【应考技术】... 23

(三)名篇名句默写... 23

【默写:原题16... 23

【答案讲解】... 24

【应考技术】... 24

三、语言文字运用... 24

【成语:原题17... 24

【答案讲解】... 25

【应考技术】... 25

【语病:原题18... 25

【答案讲解】... 26

【应考技术】... 26

【词语填空:原题19... 26

【答案讲解】... 27

【应考技术】... 27

【语句补写:原题20... 27

【答案讲解】... 28

【应考技术】... 28

【图文转换:原题21... 28

【答案讲解】... 29

【应考技术】... 29

四、写作... 30

【作文:原题22... 30

【作文(一):审题讲解】... 30

【作文(二):审题讲解】... 32

【应考技术】... 33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最大难关就是“读懂”,因此,考生务必掌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方式。我们知道,论述类文本侧重于“论述”,知识性和专业性都较强,因此,要特别注意句子之间的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递进关系和绝对化的表述以及各种判断句,在把握句子段落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在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结构关系,用“整体观”来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退一步讲,考生一定要明白,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察分析、概括和推理的思维能力,不是考察对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能力。就专业的角度来说,“看不太懂”是正常的,没有必要慌乱,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答题技术去获得分数。

对于信息筛选和分析题型,考生要能快速锁定文本的答题区间,在找到答题的原文相关表述后,不要做简单的信息比对,而是仔细理解其内涵,通过正向意义、反向意义和相近意义的转换,把握选项与原文的含义比对。根据一般规律,往往你很容易判断为正确的选项,特别需要加以辨析,因为很可能落入命题者设置的理解陷阱。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答题限时10—15分钟。论述类文本阅读,只有3道选择题,共9分,理论上讲,只能用9分钟;考虑到其阅读的特殊性,恰当的作答时间应为10—15分钟。

②把握文章结构。把握结构是整体把握文意的重要路径。以“理解文意”为第一要务。

③全国卷的选项内容设置,已经超越了“区间+比对信息”的简单化答题思维,而是转换成一种“区间+文意转换”的复杂化答题思维。

④不能以“设题技巧”来简单推断答案。所谓“设题技巧”,即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这些技巧的使用,要结合文意的理解来推断。

 

【内容表述:原题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诗歌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B.天地自然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会导致以往文学艺术失去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

C.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批评都表现得异常麻木迟钝,不能担负起拯救的责任。

D.时代的格局发生变化后,原本战无不胜者有可能难以持续,而今日的待拯救者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

【参考答案】A

【答案讲解】

A.原文第一段的相关表述为“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动天地而泣鬼神’、‘和四时而育万物’的力量”。这里的时间限定词“在以往的时代”,容易被忽视,此外,接着原文还说:“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再次强调“现在”。可见,A项不正确。难度较低。

B.原文第二度的相关表述为“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选项说“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其内涵与“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是一致的,也是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因此是正确的。

C.原文第四段的相关表述为“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与选项内容比较,意思完全一致,“现在”标明是“这次”,因此也是正确的。

D.原文最后一段的相关表述为“21世纪初,时代的格局已经悄悄发生了某些变化,现代史中的战无不胜者有可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今日的待拯救者,比如自然生态与文学艺术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即是“有可能难以持续”,前后意思也是一致的,因此正确。

【应考技术】

找到答题的原文相关表述后,不要做简单的信息比对,而是仔细理解其内涵,在于选项在文意上作出比较。

根据一般规律,往往你很容易判断为正确的选项,特别需要加以辨析,因为很可能落入命题者设置的理解陷阱。

【观点论证:原题2】

2.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到处铺满的水泥地覆盖住了一切原本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植物。

B.各种高大密集的建筑物遮住了我们的视线,难以看到自然美景。

C.各种美术绘画作品的欣赏,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

D.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

“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在原文第三段,是引用曼德的话。引言中,通过曼德的表述,可知城市生活让我们失去了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

A.以“铺满的水泥地”代表城市生活,覆盖住植物,则表明与地球的直接经验无从谈起,可见是可以证明的。

B.以“高大密集的建筑物”代表城市生活,遮住视线,难以看到自然美景,则表明与地球的直接经验无从谈起,可见也是可以证明的。

C.没有明显的城市生活特征,而且艺术欣赏可以加深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但并不能证明“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不存在了,相反恰恰证明我们有自然山水的直接经验,才可能加深。可见是不能证明。

D.以“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代表城市生活,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则表明与地球的直接经验无从谈起,因此也是可以证明的。

【应考技术】

本题题干是“不能证明”,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读懂”和论证分析方面的能力,因此,答题过程中,要注意理解题干给出的“论点”或“观点”,要抓住要素细节,仔细辨析选项事例,是否能证明相关要素。

解题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题干,很多试题属于定向选择题,题干中就限制了答案的范围和性质,暗示了解题的思路,所以一定要选择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而不能盲目地扫描校对,以为跟原文一致的就是对的,殊不知这样的选项有时候跟题干所要求的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语句理解:原题3】

3.关于“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文学艺术丧失天地自然,必然会衰败枯萎。

B.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精神气息变得异常稀薄,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

C.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依赖语言建构起来的文学艺术所遭遇的,实际上是一场自然的生态灾难。

D.人类能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是因为得益于文学艺术。

 

【参考答案】B

【答案讲解】

A.原文第二段的相关表述为“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符合原文中“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内涵,是正确的。

B.原文第四段的相关表述为“在这个精神气息异常稀薄的时代,原本已经有待拯救的文学艺术,是否还可能成为拯救者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尤其在生态领域更是如此”,这里的意思是文学艺术可以成为自我拯救者,没有表达“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这个意思。

C.原文第四段的相关表述为“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根据文意,所谓“生态灾难”,实际上讲的就是“自然的生态灾难”,可见两者关系的表述是正确。

D.原文最后一段的相关表述为“人类曾经与诗歌、艺术一道成长发育,凭靠着诗歌与艺术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选项虽然谈的是“人类”,但依然揭示出“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可见是正确的。

【应考技术】

本题题干是“关于……的理解与分析”,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概念或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梳理文本中与概念或该句子有关的信息,综合分析,前后对比,把握本质,再结合选项内容来逐一辨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理解:原题4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困难重重,从筹划节目时的激情满满,到样片拍摄失败,主要因为严格复杂的节目审看机制。

B.康震教授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诗词在当代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有较大的关系。

C.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中,学习古诗词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传统生活里去,以得到知识的快乐与精神收获。

D.三则材料都关注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且都或多或少认为人们心中有诗意,需要用恰当的方式来激活。

【参考答案】 A

 

 【答案讲解】

A项理解不正确,原文中材料一第二段最后一句“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进的因素。”该句话即为原因分析,而选项中却错认为是“因为严格复杂的节目审看机制”,虽然该内容在材料后文中涉及到,但并不与“《中国诗词大会》困难重重”构成因果关系。

B项理解正确,该选项其实也是原因分析,对应原文中材料二中的第一、二段的内容,康震教授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的原因,其中既引用他自己的话语,也有对他话语的分析,综合两方面的内容,可知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C项理解正确,该选项对应的内容是材料三第一段最后一句“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该句话是冯骥才的观点,也是他认为的学习古诗词最好的方式。因此,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D项理解正确,该选项是对三则材料内容总体上的理解,三则材料的确都是关注着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每段都有所涉及,都谈到如何激活人们心中的诗意。所以,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应考技术】

1.回归文本相关区间。确定相应文本区间进行比对,但不是粗浅的个别字词的比对,而是理解性的比对,结合上下文语境,充分理解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做出肯定的判断。

2.学会对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当不能清晰做出判断时,对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就更显必要。请记住:不要轻易排除某个模糊的选项。

3.区别理解与分析层次。该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理解能力,与后一道选择题相比,考查的难度相对低,所涉及的内容跨度相对较小,所考查的判断点可能少。不过,也要细致做答。

 

 【材料分析:原题5】

 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分)

A. 材料一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背后故事的追溯与叙述,条理清晰,表达完整,非常符合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

B. 在一则新闻中,时效性和文学性强弱不一样,材料一时效性较强,而文学性较弱;材料二文学性较强,而时效性较弱。

C. 材料三中,转述和引用名人的原话,相对于叙述事件本身,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更有说服力,更加细腻和真实。

D. 三段材料来源于专业报纸,或门户网站,都关注了古诗词,但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修辞上各有考虑,读起来感觉不大相同。

【参考答案】A D

【答案讲解】

    A项分析正确,材料一开头已经提到“这档现象级节目的背后,经历了哪些千锤万凿?”后文就此进行叙述和分析,并且叙述的特点也符合新闻的两个基本特点。因此,该选项分析正确。

B项分析有误,时效性的确是新闻的一大特点,但是材料一的时效性并不强,叙述的事件并不是当下发生的,这一点可以从材料中追溯的时间得知。在分析时不能形成定向思维,而要根据具体文本来分析文体特点,新闻文体涵盖的范围有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材料一为新闻通讯。

C项分析有误,材料三既转述名人的原话,也引用名人的原话,转述和引用是实用类文本常用的写作方法,具有说服力强的特点,使得文本内容更为真实,但是难以细致地叙述事件本身。因此,转述和引用是无法使文本内容更为细腻的。

    D项分析正确,该选项是从整体上对三则材料的内容和手法进行分析,不同的报纸网站取悦的读者不同,在写作技巧上当然会有所不同。但是三则材料都是关注古诗词这一写作对象。该选项判断的难度不大。

 

【应考技术】

1.阅读时要有整体意识。由于该道双选题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考查的能力层次相对较高,学生要学会分解剖析材料,同时也要学会归纳整理信息。由于对文本考查的跨度较大,可能不再局限于某一段或某句话的理解,而是对整则材料乃至几则材料的分析。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要有整体意识,关注整则材料谈论的内容。

2.阅读时要比较材料间的异同。考查的文本是非连续性文本,并且与之前考查的“相关链接”有所不同,多则材料之间可能没有主次之分。而设置的选项会涉及到材料之间的异和同,或许是内容上,或许是形式上。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就要有意识地对材料进行对比分析。

3.善于挖掘选项的判断点。表面上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实是一个个隐性判断题,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每个选项都包含着一两个判断点,而选项中有些表述尤其是那种笼统的话语是无须作判断的,分析好判断点,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要引导学生挖掘选项的判断点,这样便于高效地做出选择。

4.梳理知识清单。要正确且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关键点在于掌握有关叙述的真实性方面知识。回忆有关叙述真实性的知识内容,不留知识死角,这对考生来说显得尤为迫切。

 

【信息概括:原题6】

 

6.古诗词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提炼出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方式。(5分)

【参考答案】

    ①多创造一些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

    ②利用好传统文化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的契机。

    ③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中,到传统生活里去读,来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

    ④创建感情和传统文化的共鸣,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传统文化。

 

【答案讲解】

该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方面的分析概括能力,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三则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自己梳理和提炼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方式。从文本的形式来说,多则材料的文本是对原来文本形式的突破,内容上的跳跃性稍大,但是还是围绕某个主题来讨论,只是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设置的考题来看,措施分析是主观阅读题的常考点,不过,从本质上来说,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要学会筛选文本信息。

该题干涉及的主题是传统文化,而不是古诗词,当然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从文本中找答案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古诗词,分析的视角应该宽广些。在答案表述时也不能仅仅论述古诗词,更应论述到传统文化。因此,答案中每点内容都有“传统文化”。

但是,每点的分析角度各有不同。第一点答案从如何做好节目这个角度来论述,关键词是节目,答案来源主要是材料一,材料一主要谈论制作高质量节目的艰辛,当然它本身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材料一中有原文“这些共同成就了这档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节目。”稍加整理就可以得出第一点答案。第二点答案从时代机遇这个角度来论述,关键词是文化时尚,答案来源主要是材料二,材料二主要谈论当代年轻人喜欢古诗词的文化时尚,答案可从对材料二的概括中得知。第三点和第四点答案均从材料三中来,冯骥才的观点中有关键性的信息:传统生活和体验,综合其他要素组合成一个句子即可得出答案。

【应考技术】

1.强化对题干的审题能力。要引导学生读懂题干背后的信息,读懂题干是回答好问题的关键,不仅要知道题干设计的问题是什么,将题干的表述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系统,而且要明白题干暗示的信息,如这里题干说“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说明答案应从三则材料中来,而不是从某一则材料。

2.阅读文本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求考生先了解问题,再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这样的阅读效率更高。主观题的问题只有一个,这样便于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分析概括文本,筛选信息,是常考点。因此,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梳理文本的思路,习惯性地概括文本的内容。

    3.答案具有层次感。回答问题要有较强的分点意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解析问题,使答案更为丰满,更具有层次感,避免答案的重复性,也为阅卷老师减轻阅卷难度,让阅卷老师满意,也就是让自己开心。

4.学会摘抄或转述相关词句。对能直接回答问题的词句,则可毫不手软地摘抄;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词句,则需要自己智慧性地挖掘出来,并整合语言,精炼地表达。评分时是根据给分点来给分的,给分点也就是文本中对接问题的关键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思想艺术鉴赏:原题7】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善用环境描写来推动叙述,开头刻画苏村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为下文详写康有为发动政治“风暴”的过程作铺垫。

B.西樵山静坐让迷途的康有为获得了内心直面现实的勇气,使他的视野开阔起来,为他日后的“百日维新”作了思想上的沉淀。

C.文章行文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情感相对集中,作者的“寻找”康有为之旅,主要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

D.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到近年来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不仅表达了康有为被人遗忘的遗憾,更是批判现代工业文明对历史的侵蚀。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

这道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分析与鉴赏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的重点之一。因此,本试题的设计,除了对散文内容进行理解概括外,主要从所选文本的思想艺术特色方面提出问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与D级。解读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的改革变化,2017年狼卷采用更加科学和成熟的命制方法,以“内容+艺术特色”的形式来命制每个选项。这是将文体必备知识和文本解读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教学导向和选拔旨意,符合“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A项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对于文章来说是多方面的,它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该项内容出现在文章的第二段。苏村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自然是为下文写康有为做铺垫,但必须明确的是后文并没有详细地写康有为发动“风暴”的过程,相反是一笔带过,“一八八八年,康有为离开故乡,向着京师北行,开始了他维新变法的旅程。然而,康有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此A项的理解不正确。

B项考查学生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判断能力。该项内容出现在文章的第五段。内忧外困的中国使康有为陷入了迷茫,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康有为遁入西樵山。康有为在西樵山静坐,这确实为康有为获得了内心直面现实的勇气,但根据上下文的逻辑来看,使他视野开阔起来的应该是西学和中国的儒学,“西学的科学民主与人道精神的渗透,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的滋养,使康有为视野开阔起来,他恍然觉得‘道’已在心中。”因此B项强加因果,理解错误。

C项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重要特点。作者的“寻找”康有为之旅,空间上经历了从康有为的故居广东苏村到康有为的墓地青岛的过程,时间上跨越了过去和现在,看似较“散”,实则表达的情感集中,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一是对康有为的惋惜和遗憾之情,但这两种情感是有侧重的,文章主要表达的是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崇敬之余也有对他四十一岁之后的人生姿态的惋惜之情和无人纪念的遗憾之情。所以C选项的理解是正确的。

D项考查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和从不同角度发掘文本内涵的能力。该选项的内容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康有为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八十年了”,主要是为了要表达作者对康有为的缅怀。提到近年来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虽然有城市文明对人文的侵蚀的批判,但绝非是主要的,作者主要还是想表达康有为无人问津,被人遗忘甚至遗弃的遗憾之情。所以D选项对文章的理解错误。

【应考技术】

1.选项的设置一般包括文本内容和推论,在锁定相关文本内容后,根据上下文推敲相关推论的正确性。

2.平时多训练一些典范的题目,积累总结一些此题的错误类型,如“详写与略写不当”、“表达情感的错位”、“主题的偏移”、“推论式错误”、“手法的误解”等。

3.要有文本意识,注重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

【理解重要句子或概念:原题8】

8.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不忍的句号”?(5分)

【参考答案】

①“不忍”指康有为创办的杂志,“句号”是指康有为的墓地形状;

    ②“不忍”借杂志名代指康有为一生,“句号”是康有为生命的终结,“不忍的句号”寓指康有为一生的终结;

    ③“不忍”是不能忍受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结局,“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不能忍受这样冷清的结局;

    ④“不忍”是不忍心、不甘心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生命结束,“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功业未成,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

【答案讲解】

全国卷2017年考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在能力层级的考查上,增加了“理解”层级,表述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散文重要的考点,因此在备考的时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文章的标题“不忍的句号”的相关信息出现在文章的第九段,“不忍”指康有为五十六岁时创办的杂志,“句号”是指浮山脚下康有为的墓地形状。但这只是表层含义,作者在标题将“不忍”和“句号”组合在一起有其内在深刻的意义。细读文本,根据原文“他的墓是圆形的,青白色。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句号”,我们可以把“句号”理解为康有为生命的终结,由此将“不忍”理解为借杂志名代指康有为一生,“不忍的句号”寓指康有为一生的终结;根据原文“我想他一生最不忍的,大概就是这个句号”,“不忍”可以理解为不能忍受的意思,“句号”理解为康有为的结局,“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不能忍受这样冷清的结局;最后综合全文来看,“不忍”可以理解为不忍心、不甘心的意思,“句号”理解为康有为的生命结束,“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功业未成,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

【应考技术】

1.理解重要句子或概念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入手。表层含义指文本当中显性信息,深层含义指文本中隐性内涵。

2.理解重要句子或概念页可以采用“拆分+综合”的技术进行理解。“拆分”指把句子拆分开来进行部分分析,“综合”指在部分分析之后的整体分析。

3.带着一个主观题去阅读文本,提高阅读的效率。

【文本探究:原题9】

9.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作者认为康有为在四十一岁时,生命已经终结,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我赞同。(1分)

 因为四十一岁前,康有为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促成了“百日维新”,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2分)

 四十一岁后,康有为身上的勇气和锐气不复存在,眼界变得狭窄,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张勋复辟,站在了历史倒退的洪流中。(3分)

   (2)我不赞同。(1分)

 虽然四十一岁后,康有为身上的勇气和锐气不复存在,眼界变得狭窄,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张勋复辟;(2分)

但是四十一岁前,他“公车上出”促成的“百日维新”经验仍然指引着后继者继续探索前进;他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的精神仍然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学习。(3分)

【答案讲解】

“探究”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本题是对文本中的某些观点进行探究。原话出现在文章的第七段,“康有为活了七十岁,但他的生命,在戊戌年他四十一岁时,已然终结。”根据上下文,作者这样说是因为康有为在四十一岁前,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促成了“百日维新”,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而四十一岁后,康有为身上的勇气和锐气不复存在,眼界变得狭窄,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张勋复辟,站在了历史倒退的洪流中。但这仅能代表作者的观点,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见解,虽然康有为在四十一岁后眼界变得狭窄,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张勋复辟,但是四十一岁前,他“公车上出”促成的“百日维新”经验仍然指引着后继者继续探索前进,他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的精神仍然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灵魂依然在,他的一些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应考技术】

1.充分审题,题目往往包含了命题者的出题思路,理解了命题者的出题思路便可以整理出相应的答题思路。

2.如果是对原文观点的探究,首先应该找到原观点所在的位置,答案或多或少在其周围由提示。

3.注意答题的规范性,探究题一般较开放,但不能完全脱离文本谈观点,应先摆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断句:原题10】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B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C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D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参考答案】B

【答案讲解】

本题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命题时的具体方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个选项无错误。

本题在A、D两项各有一处错误,C项有两处错误。A、C项中的“为难”属上句,相应地在“为难”后断开,整体应是“未战则以决胜为难”;C、D项“将帅”属上句,相应地在“将帅”后面断开,相应的整体为“愿申敕将帅”,而C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B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而需要断句文段的意思是:“然而用兵之事,战前决胜负为难事,胜利后以保持胜利为难事,仅是时机不同罢了。假如不是这样,将会丢弃战功而招致后患。希望申告将帅,不要因为胜利而麻痹轻敌,应善始善终。”

【应考技术】

1、第10题断句命题方法:命题时,先预设要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所用“/”总数一致,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两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选项无错误,常在文意的理解和句子成分的搭配上设置错误点。

2、断句解题方法

(1)比较各断句的A、B、C、D选项,标出各选项中断句“/”的2处不同点。

(2)仔细比较“/”的2处不同点,利用积累的断句知识有针对性地分析2处不同点“/”的前句与后句,以确定正确项。特别注意:①选项中前后文的句意分层②选项中句子成分间的搭配。

(3)对比思考,逐步排除或确认答案。

(4)联系上下文,最后确定答案。

 

【实词与文化常识:原题11】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纯仁敬谢”一句中,“谢”应解释为“为自己的错误向别人认错道歉”。

B.在“蔡卞、安惇、左肤继请治其祖送者王回等”一句中,“治”应解释为“惩罚”。

C“教授”,文中指朝廷派遣到地方私学中的教员,与现代“教授”的含义不同。

D“七庙”,古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用以供奉七代祖先的宗庙,后来也代指“朝廷”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

本题在命题时采取了文言实词与文化常识结合的方式。其中AB项是文言实词,CD项是文化常识。AB项在阅读材料中选取两个具有典型意义、在句中起关键句意的文言实词;CD项在阅读材料中选取两个具有古代传统文化内涵的词语,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给出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A选项对多义词“谢”字的具体意义做了解释。“谢”是古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有多重意义,如“①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②认错,道歉  ③推辞 ④凋落,衰退”等。此处范纯仁嘱咐邹浩撰写乐语,而邹浩认为祭酒、司业不能写乐语,并以此为由推辞了。范纯仁为此事感到有愧,故“为自己的错误向邹浩认错道歉”所以A正确

B选项对多义词“治”字的具体意义作了解释。“治”是古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有多重意义,如“①治理,管理。如: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②安定,太平。如: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列传》)③修治,建造。如:民治渠少烦苦。(《西门豹治邺》)④ 整理,备办。如:于是约车治装,载券而行。(《冯谖客孟尝君》)⑤训练,整顿。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⑥对付,抵御。如: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⑦医治。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⑧处理,处治,惩罚。如: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文中因为邹浩触犯了章惇,因此章惇诋毁邹浩狂妄,邹浩被削官,羁管新州,章惇的同党蔡卞、安惇、左肤等请求惩治那些为邹浩饯行的王回等人,所以此处“治”应解释为“惩罚”。

C选项对“教授”的古今文化含义作了阐述与比较。“教授”,官职名,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教授”属于官方所办之学中的学官,而非“朝廷派遣到地方私学中的教员”。而现代“教授”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因此古代的“教授”与现代“教授”的含义不同。

D选项的“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的宗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朝廷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应考技术】

1.看清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项”还是“不正确项”。

2.对“文言实词”的词义理解,需要还原原文语境,结合原句文意进行辨析。

3.对“文化常识”的涵义理解,需注意题目选择的词语多为“专有名词”,对该“专有名词”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考虑到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应选答案的设置。如果出现生疏的文化常识,可能为非选选项。

4.调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联系前后文和该“专有名词”的文化内涵,最后确定答案。

【内容分析:原题12】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浩坚守职分,拒为越职之事。范纯仁待之以礼,嘱咐他撰写乐语,且以翰林学士也写乐语加以劝说,而邹浩以祭酒、司业不能写乐语为由推辞了。

B邹浩正视灾情,重视消灾关键。面对京东的水灾,邹浩认为虽然不能逃脱自然的变化,但是要谨慎地施行消灾的方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天理所致。

C邹浩心系国家,病中关切国事。杨时经过常州,邹浩抱病前去探望友人。邹浩身体已十分虚弱,但在谈话中,他仍关切询问国事,说话不涉及私事。

D邹浩忠君尽责,死后获得荣耀。在元符年间,邹浩担任谏诤的职位,他为人正直敢言,被朝野推崇敬仰,死后被皇帝赞赏,获得朝廷追封的荣耀。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

命题时,先将古文内容分为若干方面内容,后选择全文4个重要内容作为本题命题对象,用4个选项对原文进行概括和分析。ABCD选项内容的顺序和古文内容的顺序大致对应,且常在内容分析部分设置错误。

A.先概括邹浩坚守职分,拒为越职之事,后用范纯仁嘱咐他撰写乐语,邹浩以祭酒、司业不能写乐语为由推辞的事迹说明邹浩的坚守职分的品质特点,所以A正确。

B.先概括邹浩正视灾情,重视消灾关键,后用面对京东的水灾时,邹浩的态度与主张说明邹浩对灾情的正视,不推责,不归咎于客观天理,所以A正确。

C.先概括邹浩心系国家,病中关切国事,后用杨时经过常州,前往探访生病中的邹浩,邹浩在谈话中,仍关切询问国事的事例说明邹浩心系国家。但本题分析部分在阐述时,杨时经过常州,邹浩抱病前去探望友人”有误,原文“杨时过常州,往省之。”,是杨时经过常州,前往探访生病中的邹浩,所以C项是错误的。

D.先概括邹浩忠君尽责,具体以邹浩在元符年间,担任谏诤的职位,为人正直敢言,被朝野推崇敬仰,而邹浩死后被皇帝赞赏,获得朝廷追封的荣耀,所以D正确。

【应考技术】

1.人物传记“内容的概括与分析”的出题,一般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原因、作者评价态度、人物性格特点等”内容设置错误项。

2.阅读题目选项,找出选项内容在原文对应的区间。注意题目ABCD选项的内容和文章段落先后顺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准确找到选项内容对应的区间,缩小范围,有利于准确做出选项正误与否的判断。

3.该题目的构成是“概括+分析”,具体体现为“概括人物性格行为+分析具体的事例”,一般会在“分析具体的事例”设置错误项,学生的关注点应该聚焦此处。

4.作答本题时注意:

1)审准题干,明确本题选是对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还是正确的一项。

2)结合选择项内容的顺序和原文内容顺序大致对应的特点,结合原文对应的内容区间分析判断。

3)本题常在内容分析部分设置错误点。

2)注意比对选项与原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传主的品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态度等方面的一致与否。

 

【翻译:原题13】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浩所言每触惇忌,仍上章露劾,数其不忠慢上之罪,未报。(5分)

   (2)及浩两谪岭表,母不易初意。稍复直龙图阁。(5分)

【参考答案】

(1)邹浩所上奏的言论常常触及到章惇,但邹浩仍上章弹劾,罗列他对皇上不忠怠慢的罪过,没有回音。(得分点:“每、数、慢、报”各1分,大意1分。)

   (2)等邹浩两次被贬到岭表,他母亲不改变初衷。不久(邹浩)又任职龙图阁。(得分点:“及、易、稍”各1分,补充第二句主语1分,大意1分。)

 

【答案讲解】

第(1)小题的关键词有“每、数、慢、报”,这是从原文中找出的对句意起关键影响的地方。“每”可以翻译为“常常、经常、时常”等表示事件频率的词语,“数”因为搭配后面的“罪”字,所以可以翻译为“罗列、列举、列出、举出”等;“慢”翻译为“傲慢、怠慢、懈怠”等表示无礼相关的词语;“报”是个难点词语,且学生翻译时容易望文生义,此处的“报”应翻译为“回复、回音、回答”,与现代汉语的“报以热烈的掌声、报恩、报酬”一致。

第(2)小题的关键词有“及、易、稍”。“及”翻译为“等、等到、到”;“易”翻译为“改变”,这比较容易看出来;“”是个难点,从在句中位置来看应该是作时间状语,所以可以翻译为“不久,没过多长时间”,与现代汉语的“稍后”同义。同时要注意“稍复直龙图阁”一句需要补出主语,而这个主语是“邹浩”。

【应考技术】

1(定域确定需要翻译的句子所关联到的前后文范围,精读该范围的文段。

2)(圈读)分析需要翻译的文句,圈出有疑问词语。

3)(定义)联系前后文,从句意连通的角度推测疑难词语的含义,做到字字落实。

4)(定句)先在草稿纸上拟写翻译的初稿,注意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按现代汉语语法对“主谓倒装”“宾前”“状后”“定等倒装句进行语序调整,对省略句进行省略成分的补充,对判断句、被动句要按照相应的翻译句式翻译。)

5)(转录)确定成分完整、语序正确后,工整转录到答题卷上。

(6)综合而言,文言翻译需关注两大点:词语与句式,需着眼于此两大点进行精准的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

【诗歌鉴赏:原题14】

14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定风波”为词牌名。词牌是用来规定词的格式的,但随着不断的演变,同一词牌

    可能有多种格式,且与词的内容相关。

B上片一、二句,词人用“满城罗绮”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         尚未消逝的春天的美好景色。

C“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作出“山翁聊逸豫”              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

D本词虽为应制之作,却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有婉        约的一面,但偏豪放。

E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         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

【参考答案】C D

【答案讲解】

这道题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的掌握和对诗歌内容、抒情风格、表达技巧等的理解。此题是今年古代诗歌鉴赏中出现的新题型,是一个双项选择题,考查内容极为丰富。

本试题选用范仲淹的词《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作为鉴赏材料。这首词的原题为《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白花洲》,“穰”,即穰县,在河南邓县外城东南隅。庆历六年,范仲淹被贬至河南邓州(邓县)。在此期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各版本所录略有不同:《全宋词》等书中本词第三句为“浦映花花映浦”,缺了一字;而唐圭璋的《宋词纪事》中此句为“浦映花,花映浦”。本题选用后者。本词是作者记游百花洲之事而抒己之志的作品,整首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运用多种表达技巧。

A项是对词的词牌的基本常识的考查。“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定风波》、《念奴娇》、《蝶恋花》等,同一个“词牌”格式有不同的变体,但经常合用一个“词牌”。词牌起初用其“本意”,与词的内容有关,后来不断发展、衍化,并有不同变体出现,词牌与词的内容也就没有了联系。所以A选项中“且与词的内容相关”有误。

B项是对词上片一、二句的理解分析。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快要结束了,满城的人身着罗绮,去百花洲看看还有没有未开尽的野花。“罗绮”借指“寻芳”的人,并非反衬暮春景色逝去。此处分析错误。春天即将将逝,城里人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尚未消逝的春天的美好景色,这里理解正确的。

C项是对“无尽处”的内容理解和作用分析。“无尽处”指百花洲“浦映花,花映浦”的美丽景色无边无际。百花洲暮春景色如此美妙,让作者恍然感觉进入了桃花源的世界,在这样的美景中放松安逸,寻求欢乐岂不是很好?作者心情美好、畅快,为下文“不要怪山翁(我)放松寻欢”的议论积蓄了情感。故C项分析正确。

D项是对本词的抒情风格的分析。注释中已经讲到本词是应制之作,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从“罗绮满城春欲暮”“浦映花,花映浦”“莺解新声蝶解舞”等句作者婉约表达出对春景的喜爱,而“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争教我辈无欢绪”等句却满含豪放豁达之意。本词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寻求放松安逸、适时行乐的心情和“功名无定数”的思想,整首词在作者旷达的心境中呈现出一种豪放坦然的意味。相对来讲,本词的豪放风格占主导。故D项正确。

E项是对本词结构和诗歌主题的理解。本词上片着重描写了百花洲暮春美丽景色,下片着重表达“聊逸豫”和“功名得丧归时数”的感叹。本词下片的意思是请不要责怪山翁我偶尔寻一点欢乐,黄莺懂得唱新声,花蝶懂得新舞,那都是上天赋与它们的本能,怎么要求我辈们没有欢乐的情绪呢?作者并未表达“寻乐是上天赋与的本能”的看法。故E项错误。

 

【应考技术】

1.注重整体理解。对诗歌的理解从整体着眼,有助于快速、有效把握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2.答题重点关注题目选项中的一些细节表述,排除干扰。如本题D选项:“本词虽为应制之作,却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有婉约的一面,但偏豪放。”前面的叙述“应制之作”(注释已有)、“情感真挚”和“复杂的情感”(这样笼统的表述一般都是正确的),故选项前半部分正确,主要看本词是不是“偏豪放”。而分析“婉约”和“豪放”哪个风格更强,则需要再读一遍诗歌,整体去感受,才能做出明确判断。

3.认真读题干,勾画题干关键词。很多考生容易误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看题不细心。“最恰当”还是“不恰当”混淆思维,造成选择错误。

 

 

 

【思想情感:原题15】

15.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6分)

【参考答案】

   相同之处:

两篇作品都表达了被贬之后的乐观旷达之情(1分)。本词作者借百花洲上“寻芳”,“聊逸豫”,认为功名得失有定数,可见其乐观旷达;《岳阳楼记》中,作者借描写岳阳楼的景色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分析1分)。

   不同之处:

《岳阳楼记》:①借作记之机,规劝朋友的同时,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1分)②作者被贬之后虽然有失落,但兼济天下的积极情绪占主导,并勉励自己和朋友向古仁人看齐。(1分) 本词:①借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自己矛盾的心情,豁达中有及时享乐、渴望退隐的情绪;(1分)②作者兼济天下的思想受到打击,借“聊逸豫”“归时数”来安慰自己,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1分)

【答案讲解】

这道题考查考生对比分析诗歌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定风波》和《岳阳楼记》均是范仲淹被贬邓州的作品。范仲淹谪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请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了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根据图景,在邓州花洲书院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中作者通过写洞庭湖景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来言报国之志。作者虽然被贬,但仍然心系国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以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远大政治抱负充盈于文中。同时,表达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告诫自己,劝慰友人,虽然被贬,但不能放弃兼济天下的理想,要向古仁人看齐。

《定风波》一词通过写春天将逝,去百花洲“寻芳”及百花洲的美丽春景,来抒发作者复杂的感情。百花洲美景无穷无尽,让作者如同到了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显然,作者渴望生活在“桃花源”中,羡慕桃花源中的人安详自在的生活。这里隐含着作者的退隐之情。“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争教我辈无欢绪”等句直接表达作者寻求轻松欢乐有何不可的坦然和“功名乃是定数”的乐观旷达情怀。其实,作者被贬,兼济天下的思想受到打击,也只好借“聊逸豫”“归时数”等思想自我安慰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岳阳楼记》和《定风波》作于同一时期,作者表达的情感同中有异,也反映出当时作者复杂的矛盾心理。

【应考技术】

1.依据诗歌题材,积累古代诗歌常见情感类型。有些诗歌不能明确确定其题材,则可从诗句的一些“诗眼”来理解诗人情感,如“愁”、“独”、“空”、“冷”、“老”等。

    2.建议考生充分理解所考诗歌中的直接抒情句。题目无论是直接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还是其他变式问法,直接抒情句表达的内容肯定是答案要点之一。同时,把握直接抒情句也便于整体理解诗歌内容。

3.对比鉴赏分析题,建议考生采取“先求同再寻异”的思考思路。

    4.作答时要重视注解。诗歌注释会涉及诗歌内容,对理解诗作有很大帮助。

5.不宜从上一题的选项中摘录句子作答。高考考点一般是不重复的,虽然上一题选项的内容对诗歌理解有一定的帮助,但肯定不会出现此题答案要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

【默写:原题16】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经·氓》中表现男子曾经海誓山盟,如今却违背誓言的句子是:“              。”

2)杜甫在《春望》中借“              ”两句表明国愁家忧齐上心头,使自己头发稀疏。

3)正如韩愈《师说》中“       ”一句中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研究的部分,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从师”。

【参考答案】

   (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术业有专攻

【答案讲解】

1)《诗经·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写“他们”初恋的快乐、男子的誓言及女子被弃后的痛苦。此题即是考察“男子曾经海誓山盟,如今却违背誓言”的句子,考生可根据“海誓山盟”一词的提示,写出正确答案“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杜甫《春望》写春日长安的破败景象和作者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根据此题题干“国愁家忧齐上心头,使自己头发稀疏”两句,以及“头发稀疏”的提示,考生即可答出正确答案应该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韩愈《师说》是一篇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的著名论文。此题的关键点是要理解题干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研究的部分”,并结合原文“圣人无常师”一段,通过举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为师的例子,表明圣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因为“术业有专攻”,因此每个人都要“从师”。

【应考技术】

1.以自编语境默写题库的方式进行积累复习,强化理解。

2.编写个性化的“易错字”清单,加强“常错字”默写,可以采用“听写”、“讲解字义”等方式加强记忆。

3.答题时抓住题目所创设的语境中的“提示词”、“核心意思”等,打通文意与所默写句子之间的通道。

4.考前重温背诵篇目,特别对易错字、常考句强化记忆。考前3分钟再次复习一遍,防止考中“记忆短路”。

5.对于一时不会写的字,或不清楚的默写内容大胆放开,有时候在答题过程中会灵感突显。

6.默写以字迹清楚为答题第一原则,答完题后再检查,特别检查易错字和是否漏字的情况。

 

 

 

三、语言文字运用

【成语:原题17】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当代书法家既不能仅仅是一位没有深厚法度根基的率尔操觚者,也不能仅仅是一位传统书法技艺的抚弄者。

    ②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时代的逐渐远去,作为房地产库存的卖方,房地产企业自然不应隔岸观火,应及时调整过时的营销策略。

    ③时光行云流水般静静流淌,白发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④词学家夏承焘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个字来作为对辛弃疾词《摸鱼儿》的评语,指的就是此词所具有的绵里藏针的艺术风格。

如果在抓法治建设上喊口号、摆花架,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大的危害,但是,一旦问题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A④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参考答案】A

【答案讲解】

①率尔操觚: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创作态度不严肃,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地写,随意着笔。觚:方木,古人用它来书写。率尔:贸然,随便地。用在此处,适合语境。

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加帮助,而采取观望的态度。有时也表示不是身临其境,对情况了解不深。本句中“房地产企业”本是身处“危难”,何谈“隔岸”?错用。

③行云流水:多比喻文章、歌唱等自然不拘泥。此句是说时光的流逝,属对象误用。

④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也喻外表柔和,内心刻毒。此句评价辛弃疾词的刚柔并济风格,运用恰当。

⑤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积重,积习深重。贬义词,此处运用正确。

综上分析,④⑤运用正确,②③运用错误,通过排除,确定正确答案为A

【应考技术】

1.快速浏览试题,题中出现的词语基本都很“面善”,你稳操胜券的信心当更加坚定。

2.逐句细读,调动长期的训练积累,形成条件反射,尽快确定那些“面善者”与语境是否和谐,从而排查出明显运用错误或正确的选项。

3.不可大意,遇到似是而非的成语,必须从词义、色彩、对象、范围、搭配等方面仔细斟酌,避免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4.根据一般经验,若有个别“陌生者”,就认定它是正确项。因为出题者不会在“非常用”方面“坑”考生的。

【语病:原题18】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受学校普遍大力推行普通话教育,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人口定居珠三角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粤语童谣或许会成为绝唱。

B.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担当,有的是40多位资深老戏骨的倾情演绎,却名副其实成为收视口碑双赢的热播剧。

C.到目前为止,包括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机构的有关决议或文件已不止一次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内容,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D.今,打通老百姓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以其覆盖面广、使用便捷、品类繁多等诸多优势,深得人们的喜爱

【参考答案】D

【答案讲解】

A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受学校普遍大力推行普通话教育,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人口定居珠三角等因素的影响下”,去掉“下”或把“受”改为“在”。

B项语序不当,“却名副其实成为”改为“却成为名副其实的”。

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在“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之前补上“一带一路”。

【应考技术】

1.逐句审读四个选项,凭语感和平日的训练经验,先排除最明显的有病句的选项。

2.考察句中是否有“标志性”词语,如否定词、双面词、关联词、指代词、介词、并列短语、数量短语等,再审察命题者有没有在这方面设置“陷阱”,进一步明辨排除。

3.如果剩下最后两项难以定夺,再从六种语病类型出发,逐一排除,尤其注意有没有成分残缺(特别是介词残缺)、结构混乱、不合逻辑(如时态矛盾、事理矛盾)等现象,以求做出准确判断。

【词语填空:原题19】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政治和道德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缺一不可。 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自由, 不妨碍别人的自由,我们也许就不需要政治。 ,这只是理想,每个人的“为所欲为” 会影响别人。 这时候,政治就需要出面,让人们建立契约,而且要用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保证人们都遵守契约, 保证大多数人的自由。


A

只有

才能

当然

一定

/

B

假如

/

但是

所以

进而

C

如果

而且

但是

必然

/

从而

D

/

然而

自然

因而

才能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

联系上下文,“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自由”,显然是一个假言判断,因此处一定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就此可排除A、D项。

再联系语境意,之间最恰当的应该是递进关系,就此看,处只能选“而且”。

根据上下文看,“这只是理想”,是对上文假设内容的定性判断,后文语意出现了转折,处应是转折关系,就此排除A。

根据文意,处应是表示肯定判断的副词,强调紧跟其后的结果,从语意轻重上看,“一定”“必然”都可选。

处上下文意自然连贯,不需要。前后强调的是目的关系,“才能”表示条件关系,“进而”是表示递进关系的。所以只能填“从而”。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选项为C。

【应考技术】

1. 语感很重要,先通读全文,感受语段的内涵和意脉,体会文段的内在逻辑关系。

2.弄清所给的每个虚词所表达的意义,如果是关联词,要分清关系,如因果、假设、条件、递进、承接、并列等;如果是副词,要弄清其内涵和性质,比如表程度的、情态的、揣度的等等。

3.体会并确定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将符合条件的选项代入比较。

4.完成答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试着将不同虚词放在同一空位上,比较揣摩,再推断出准确答案。

 

【语句补写:原题20】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量子物理学和广义相对论似乎都以相同的精确度准确描述了宇宙及其组成,但关键的问题是,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从根本上说并不兼容。一般而言,     ,比如星星、星系乃至整个宇宙等;而用量子理论来阐述非常小尺度的物体,    。但为了全面而彻底地理解整个宇宙,以及知道微小的新生宇宙为何会变得如此庞大,    

 

【参考答案】用相对论来描述非常大(宏观)的物体;比如分子、原子、粒子等;就需要两个理论一起工作才行。

【答案讲解】

补写的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根据全段的语意的中心、结构层次尤其是上下句来拟写。

第1空,上句有两个关键词“广义相对论”“并不兼容”,下一句还有具体的例子解释,再下一句还有相对应的句式,其中还有三个关键词“量子理论”“阐述”“非常小尺度”。这就是答案“用相对论来描述非常大(宏观)的物体的来由。2分。

第2空的上一整句中有“比如”句式和关键词之间关系的提示,此整句的前一句又有“量子物理学理论”“非常小尺度”的暗示,说明要补充的句式应该和上一句一样,又要联系到“非常小尺度的物体”,而且要有像“整个宇宙”集合概念一样的名词,自然只能是“分子”“原子”“粒子”等,这就是答案“比如分子、原子、粒子等”的来源。2分。

第3空放在了句子的最后,意味着总结,因此,只能向前看。“但”表示转折,意味着与前面所讲两种理论的区别与不兼容相反,再根据“全面而彻底地理解整个宇宙”“知道微小的……为何变得如此庞大”这一总体要求,可以推出内容上必须体现一种辩证逻辑,因此是“需要两个理论结一起工作”,再依据“但”“以及”,与之相符合的关联词“就”自然得出,构成一种条件关系。1分。

【应考技术】

1.明确这道题的类型——因境补文。首先通读了解文段的主旨,体会具体的语境,包括话题、对象、关系和语言风格。

2.注意文段的结构,理清上下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总分式,分总式,对比式,递进式,还是并列式。

3.确定补写句子的性质:是总领,总结,还是过渡;是照应,还是铺垫;是并列,还是转折;是原因,还是结果……

4.尤其关注一些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冒号意味着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分号表明是并列关系,句号意味着内容完整、结束。

5.瞻前顾后,尝试给出“关键词”“关联词”“句式”并组合成一句话,放在所填位置上,读两遍,揣摩检验一下答案,再进行调整,誊抄。

【图文转换:原题21】

21.下边是“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图,请把这个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参考答案】在“素质教育冰山模型”中,包括技能、知识和行为范式在内的“显性素质”,只是显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包括思考模式和信念系统(信念、价值、规条)在内的“潜性素质”才是冰山主体。

【答案讲解】

1.细读题干,“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再读题目要求“请把这个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所以,凡是图中所出现的内容都应该有反映,并注意语言的组织与表达。

2.观察图形的总体形状“冰山”。依据“冰山理论”的内涵,图形名称“素质教育”和构成要素“显性素质”及“潜性素质”之间的关系,可知,在素质教育中,“显性素质”和“潜性素质”相比只是冰山一角。

3.组织语言,分步进行。先写出“构图要素”,可以用“包括技能、知识和行为范式(习惯)在内的显性素质”“包括思考模式(思维)和信念系统(信念、价值、规条)在内的潜性素质”这样的句式。

4.调整顺序,完成段落,再把两个部分以“海平面”为分界,分别用关系词进行连接,分别对应“冰山一角”与“冰山主体”,形成“……只是显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才是海平面下的冰山主体”等内容,这样才能形成完整、连贯的段落。

【应考技术】

1.先读懂徽标,包括话题、主体、题目,仔细审读构图要素,全面捕捉所有信息,并由此探求、辨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2.明确答题要求,是描述、叙述、转述、概括徽标内容,还是得出结论、给出建议,或者兼而有之,要将图案内容和话题、主体、题目有机结合起来。

3.思考并组织图画上的关键词,转述信息,形成句式,拼凑成一条完整的语段,理顺关系,简明准确,切忌语病。

4.打好草稿,检验确认,誊抄到答题卡上。

 

 

四、写作

【作文:原题22】

四、写作(60分)

22.以下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道,按要求作答。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其基本特点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左右交叉,袖子宽大。最近,有一所学校同寝室的几个女生火了,原因是她们严格遵循古代礼仪,不管上课还是生活都穿汉服,成了一道与现代生活不同的异样风景。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一):审题讲解】

本作文题采用“材料+写作要求”的命题形式,读懂材料是立意的首要工作。这则材料由三句话组成,每一句话都隐藏着丰富的信息,需要细细揣摩。

第一句话是说明性的句子,是对“汉服”这个概念的说明性解释。“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概念的外延;“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左右交叉,袖子宽大”则是概念的内涵。概念外延中的“传统服饰”是重要的信息点,考生应该对“传统”这个概念有一定的敏感,因为从“服饰”与“传统”的概念关系上讲,后者是更上位的概念。那么写作范围就应该在“汉服”与“传统”的区间内,低于“汉服”例如抓住汉服的特征进行立意,高于“传统”例如泛化为“任何事情”,都会导致偏离题意。概念内涵中汉服的特点,也可以从“生活不便”的角度进行辩证理解。

第二句话是材料的主体部分。“同寝室的几个女生不管上课还是生活都穿汉服”,是事件的核心内容,表面上看这是女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实际上也是考生发表观点、表明态度的对象与载体。或者说,考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件事表明自己的价值态度。“严格遵循古代礼仪”既可以是女生外在行为的初衷与出发点,也可以是其行为的内在本质,即女生上课和生活都穿汉服的目的是严格遵循古代礼仪,或者说她们行为的实质是严格遵循古代礼仪。“成了一道与现代生活不同的异样风景”则是行为带来的结果,而“与现代生活不同”也是重要的信息点,它引导考生要在“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中思考问题。

第三句话“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则是思考的方向。“此事”,指的就是“同寝室的几个女生不管上课还是生活都穿汉服”这件事,“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隐含的意思就是要求考生针对事情本身发表自己的观点。

根据以上解读,本材料立意的方向与要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考生要明确写作的对象与范围,即确定讨论的核心话题。根据上述分析,考生可以在“汉服”与“传统”的区间内确定写作话题。立意的话题就有两个:你如何看待同寝室的女生不管上课还是生活都穿汉服这种行为;你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前者是事件本身,后者是在事件基础之上的适度引申。

其次,考生要明确表达对事件与话题的态度。态度不能含混,更不能回避所要讨论的事件与话题,而是要参与讨论,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而文章的主体部分则是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原因分析”,讲清楚支持或反对的理由,表达考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内在关系的理解。

再次,对于事件与话题本身,考生也应该学会辩证看待问题。对于行为本身,考生既要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予以肯定,也要善于冷静地辨析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辨析问题。

因此,本材料符合题意的角度主要有:

1.女生穿汉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表现,是一种个性美的展示,是普及服饰知识、坚守文化阵地的体现。

2.女生穿汉服是一种逆潮流的盲目复古行为,是对传统文化的浅表化理解,没有深入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实质。

3.女生穿汉服的初衷值得肯定,在弘扬传统文化上的努力行为应该支持,但弘扬的方式值得商榷。

4.穿汉服虽然是在彰显个性之美,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坚守,但在实际生活中会带来诸多不便。

5.女生穿汉服并非“严格遵循古代礼仪”,因为古代礼仪是一整套文化系统。

6.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着眼于外在的礼仪及形式,更要理解其内涵与精神实质。

7.弘扬传统文化要考虑到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要在现代生活中全面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作文(二):审题讲解】

本作文题采用“漫画”的形式,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读懂漫画是立意的首要工作,那就有必要对漫画的各个部分进行分解,对每一个部分进行说明与解释。

首先,漫画的主体部分就是小男孩睁着眼睛睡在床上,两边摆放着爸爸和妈妈的衣服。很明显,这是一个留守儿童真实心理的体现。他躺在床上,但并没有睡着,眼睛里充满渴望,渴望父母的陪伴。考生可以从小男孩的动作、神情,来推测其内心的心理状况。

第二,墙上的照片与电话也值得关注。照片中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形,小男孩在父母的陪伴下面带微笑,十分开心。照片既是对过去生活的记录,也是为未来生活与理想生活的憧憬。而现实生活中,小男孩与父母的联系,只能通过电话来沟通。照片的现实与真实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三,老人掀帘而入,看到这一幕时的表情。老人作为小男孩生活的照顾者,或许能够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温饱,但没办法弥补孩子心灵上的缺憾。老人脸上写满了痛苦与忧思,她既同情孩子的现实状况,同时也对自己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亲情表示遗憾。

第四,漫画的名字叫“爸妈陪我睡”,这是以漫画中人物的口吻拟定的题目,同时也是孩子内心的呼喊。“爸妈陪我睡”,是一个孩子卑微却有遥远的理想,是一个孩子并不贪婪的奢求,同时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事实意义上的“爸妈陪我睡”与假想意义上的“爸妈陪我睡”,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张力。

第五,考生要善于挖掘漫画背后的社会背景,还原画面背后的故事与人物,将漫画中的现实与真实的社会现实进行对比解读,由画及人,由人及社会,由个别上升到一般,把握漫画背后的社会现实即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心理状况。这一点也涉及到作者的创作意图。

由此,我们可以对材料的立意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从孩子的角度看,作为一名留守儿童,他既不能阻止父母为改善家庭生活而外出打工的事实,又无法给自己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心灵港湾。考生需要体察留守儿童的孤独与落寞,要反思家庭分离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

其次,从老人的角度看,作为留守儿童的照顾者,她们在生活上确保孩子的温饱,但不能给予孩子与父母等同的爱。而且,由于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差异,孩子在教育与心理上都会存在一些偏差甚至失误。如何减少代际隔阂,让老人在照顾孩子生活的同时,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关心孩子的教育。

再次,从社会的角度看,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无数个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年轻人为了养家糊口而离开家乡,在城市里高额的生活成本以及孩子的教育、医疗等现实状况,又迫使家庭成员身处异地,社会发展与心灵建设之间,也应该有一个折中的取向。

最后,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缺少父母之爱的小男孩,或许能够铸就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比起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更有抗挫折的心理与能力。而且,父母外出打工,总会有相聚的时刻,这也从一个侧面使得小男孩学会了珍惜。独立的心灵、坚强的意志、懂得珍惜等,也可以算是一种正能量的转化。

综上所述,本道题的符合题意的立意角度有:

1.我们要对留守儿童多一份理解与关爱,不仅关注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体察其内心的孤独与爱的渴求。

2.作为照顾留守儿童的老人,在照顾孩子生活的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教育与爱。

3.作为社会人,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与老人的心灵建设。

4.作为孩子,在暂时缺少父母之爱的同时,要多一份坚强,多一份对生活的自信。

5.父母之爱是具体的有温度的,而不能抽象为电话或照片方式所传递出来。

 

【应考技术】

(一)辨析材料类型

教师要善于引导考生辨析不同的材料类型,从材料有限的导引与暗示中捕捉立意的方向与写作的内容。

文字材料题,一般第一部分为“说明”,第二部分为“叙述”,第三部分为“导引”,每一部分都会提示一些关键信息。即使是在很多人看来是“套话”的第三部分,也隐含着写作的方向,即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中的事实与话题发表评论。而事实类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不脱离材料及其含意范围”,要求考生从“整体上理解材料”,这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避免考生不顾及材料的整体,抓住只言片语便无限引申的不良倾向。

漫画类作文首先要读懂漫画,看标题、看画面、看文字,确定画面的内容,并且透过画面内容,把握画面的寓意;并且进行整体分析,选取一个角度或侧面进行作文。也就是说,漫画类作文的立意要紧密结合漫画这种艺术形式的文体特征进行。

(二)形成写作范式

作文备考要有“范式准备”,范式不是思维的僵化,而是创造的基础。我们平常说“文无定法”,有的专家学者也一再反对“模式化作文”。作文不能“模式化”,但也不能无“模式”。文无定法的准确理解应该是:文有法,无定法。对于新材料作文也是如此,“寓意启发类”与“现实评论类”是两种基本的写作思路。前者如寓言故事,考生需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普遍的道理,引用材料之外的事例进行论证;后者如新闻时评,考生需针对“事”本身发表自己的观点,论证的过程不能偏离事件本身。当然,二者并非截然对立。

漫画类作文在写作模式的选取上较为复杂。有的漫画侧重于解释某种讽刺性寓意,在于提出一个普遍性的观点,这种漫画类似于寓言故事,考生就需要提炼中心论点,然后按照一般议论文的写法去写作。有的漫画则重在选取生活的横断面,勾勒出社会某种现象与行为,这就需要考生针对漫画揭示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注重原因分析

作文评分等级中的“深刻”,不仅指观点的深刻,也指论证的深刻。要想达到论证的深刻,方法便是原因分析。即考生要能够从不同的视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对某一现象或话题进行追根溯源式的分析。对于时事或新闻事件而言,支持则要讲清楚支持的理由,反对也要阐述反对的依据,而不能只会讲一些大而无当的观点。例如针对某种社会现象,考生要学会从社会、文化、体制、人性、道德等等多重层面进行分析,而不能只会讲生活道理。

漫画带有形象性与概括性的双重特点,形象,是因为它用直观的形式描述社会生活,揭示人生真相;概括,是因为它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浓缩,让人读后可以获得一种启发与警示。这就要求考生在立意时,则要注重迁移社会人生,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漫画内容本身,而是要“以小见大”,迁移到社会与人生上来,从漫画的“小图画”延伸至社会的广角以及人生的百态。

(四)要有结构意识

在确定了核心观点之后,考生便要对观点本身或者依据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如何分析”的最突出表现便是有“结构意识”。考生计划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这些方面的关系如何?考生如何设置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如何?考生如何辩证地分析观点,正与反的关系何在?等等。一般来说,在确定了观点之后,头脑中应该迅速形成一个分析的“图式”,依据这个“图式”再去题目之外的其他材料,再去组织论证的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