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夷陵区政府今年安排3000万资金,用于石牌抗日战争时期遗址的修缮,六月份将要动工,根据以往的修缮、开发等同于破坏的特点,赶在他们动工之前,我和几个朋友先后两次去了石牌。石牌是长江三峡西陵峡中的一个小山村,因临江的一个石壁酷似令牌,所以取名石牌。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因为1943年的一场战役而闻名于世,这就是石牌保卫战。在此之前的1940年6月,日军占领了素有“川鄂咽喉”之称的宜昌,石牌就成了拱卫陪都重庆的的最前沿阵地,那时候入川只有水路,如果石牌要塞失守,日军可以溯江而上,威胁重庆。所以国军统帅蒋介石说了:“石牌第一”!石牌的确是一个绝妙的防御要塞,长江在此转了一个110度的弯,形成一个扇面,石牌位于这个扇面的轴心,在此设置炮台可以获得最大的射击角度,能完全封锁江面。不能不佩服蒋委员长的深谋远虑,早在1938年,国民党的海军就在石牌建了第一主炮台和若干分炮台,安放了10余门大炮,那些炮是从军舰上拆下来的,虽然炮不大,但对付江上的行船则是绰绰有余。以前去石牌都是从黄柏河乘小机动船,40多分钟可以到达。自“三峡人家”这个旅游景点火了以后,大多数人会先乘车经三游洞到石牌对岸,然后乘轮渡过江。为了能够寻觅到更多当年战场的遗迹,我们选择了经三峡坝区,翻越黄牛岩这条近3小时的自驾线路。早上八点多钟出发,中午临近目的地时,道路因山体滑坡而中断。本以为出师不利,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在热心的养路工人帮助下,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如果没人指引,很难知道路边竟然隐藏着当年国军的暗堡。受此启发,在后面的路途中,我们开始留意路旁有没有类似暗堡,居然又发现了一个,位置不是很高,很容易钻进去。从外面很难发现的暗堡,从里面看,人工开凿的痕迹非常明显。强哥、刚哥都入过伍,对军事设施比较在行,他们认为这似乎是工兵所为,而且用了风钻一类的机械,射击孔开得非常专业。 这茫茫的大山中,不知有多少这样的隐蔽工事? 石牌村的村民非常纯朴,路过一位大姐的家,热情地招呼我们,请我们吃樱桃。年近八旬的许志松老人,向我们讲述当年石牌渔民参加川江漂雷队,炸沉日军炮艇的故事。村民彭昌先,今年67岁,到他这一代已是石牌村第八代居民了。抗战时期,国军的高炮连的部分官兵曾经在他们家居住。据他所说原国军31师一名叫叶继松的军官因娶了石牌村的一位女子为妻,后就居住在石牌,生前是他家的常客,叶继松常向他讲述31师抗日的故事。所以他对那段历史非常了解。![]() 在这些热情村民的帮助下,我们有了许多新的发现。鼎锅田炮台,是目前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座炮台。这是炮位![]() 这是连接炮位和弹药室的坑道。![]() 这是弹药室,顶部的小方孔是通风孔。![]() 原国民党海军军官陈谨文在他曰记里对炮台的描述,和现场的情形是一致的。![]() 最高的炮台,山巅之上,把天然岩洞利用起来。![]() 这个位置放上一门大炮,炮火可以覆盖整个石牌![]() 日军飞机又能奈我何![]() 在这郁郁葱葱的树丛后面![]() 隐藏着石牌位置最低的炮台,不过在葛洲坝建成之前,江面要比现在低26米。![]() 硕果仅存的地堡,现在是一户民房的地基,感谢当初民房的施工者,特意将它保留下来。![]() 隐藏在山崖下的暗堡,枪口对着江面。![]() 前面是炮台![]() 通过坑道背后连接着居民住宅![]() 站在一个炮台上,石碑到西陵峡口南津关的景色尽收眼底。![]() 遗憾的是更多的设施被损毁,据说是当年大办钢铁时为取钢筋而砸坏的。![]() 现存的炮台有的成了杂物堆放处。![]() 有的竟然养起了小鸡![]() 说石牌保卫战不能不说胡琏。胡琏,陕西人,他和国军的另一位悍将张灵甫是老乡,他们同是黄埔军校四期的学员,那一届的同学中有一位后来成为了解放军战神,他就是林彪,巧的是胡琏和林彪生于同年。林彪由于被毛泽东这个伯乐发现,23岁成为红一方面军的军团长,是共产党军队一等一的战将,抗战初期因平型关大捷成为中国抗日战场的一颗耀眼明星;胡琏的成长之路曲折了许多,在国军论资排位的氛围中,胡琏的升迁算比较缓的,不过因作战勇敢,胆识过人还是得到了陈诚赏识,从连长、营长、团长、旅长一步步做到11师师长。 11师是第六战区司令官陈诚的发家之师,陈诚的部队被称为“土木系”,所谓土木是因为“土”是由“十一”组成,而“木”是由“十八”组成。 陈诚以治军严厉和廉洁著称,这在当时的国军中比较少见,因而他所率领的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强。 ![]() 人们常把胡琏和他的老乡张灵甫作比较,张灵甫相貌堂堂,是民国八大帅哥将领之一,他作战勇猛,是一员悍将。胡琏面相不佳,塌眉毛,三角眼,嘴角耷拉,下巴尖挑,长得像只狐狸。 但胡琏的“悍”并不弱于后者,而他的“狡”则是张灵甫所不具有的,不久前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亮剑》中的国军军官楚云飞的原型就是胡琏。在后来的国共内战期间,胡琏是一个令解放军头疼的人,他的那种“狡”性,让他屡屡能够逢凶化吉:山东南麻,他被粟裕团团围住,已陷入绝境,然而老天爷一连七天七夜的雨,延缓了共军进攻的势头,等来了救兵。淮海兵败 他和黄维分乘两辆坦克逃命,黄维阴沟翻车,被解放军活捉,而他却得以逃脱。8.23金门炮击,几枚偏离正常弹道的炮弹落到本来不应该打到的司令部的头上,刚刚还在和几位副司令喝酒的胡琏鬼使神差般提前离开了,几位副司令垫了背。在南越做大使时,被越共游击队在办公桌下安了两枚定时炸弹,平时一直坐在那儿的胡琏,刚好那天有个会,提前1分钟离开了。毛泽东对胡琏的评价是“猛如虎,狡如狐”。![]() 1943年5月27曰,种种迹象表明,日军将要进攻石牌,在大战前夕,胡琏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给父亲和妻子修书,作了最后的道别。 那一年,胡琏36岁,上有老,下有小。大战将至,生死难测,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希望他的父亲今后能自己照顾好自己,这样他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他告诉妻子,希望他儿子长大后能够从军,为国效忠,替父报仇…… ![]() 料理完自己的后事,27日正午,他率领一部分将士登上凤凰山巅,设案焚香,对天盟誓: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钦,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方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 血战于28日展开,日军以两个师团的兵力向石牌推进,战斗异常惨烈,日军动用了飞机、大炮甚至催泪瓦斯等所有手段。战斗最激烈时,战区司令官陈诚打电话问胡琏守住要塞有无把握?据说陈诚只回答了一句:“成功难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 31日,在曹家畈,有3小时听不到枪声,二战时期最大规模的白刃战在此展开,日军一拨一拨扑上来,国军一批一批顶上去,双方都不惜性命在阵前反复厮杀,已无法用言语来描述那炼狱般的景象。![]() 日军素以武士道精神、善于拼刺刀而闻名,然而这场白刃战日军倒下了2000人,国军则有1500人长眠于此,要知道当时中国军人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日军,取得这样的战绩,真是一个奇迹。![]() 经过四个昼夜激战, 战场彻底安静下来,日军撤退了,血色黄昏,这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中国军人用他们决死的勇气和意志战胜了日军,在此之后直到二战结束,日军再没有前进一步。石牌保卫战是中国抗战重大军事转折点,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在石碑的彭家岭,有一个十多平方的水池,在一侧的池壁上刻着“浴血池”三个字。据说当年这儿是为阵亡将士沐浴更衣的地方,他们在此擦洗掉战友身上的血迹,换上一套干净的军服,就这样上路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在这里,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浴血的含义!![]() 离浴血池不到100米的地方是一所废弃的学校——石牌小学,据台湾经典出版社所出的《三峡记》一书中所述,学校是建在墓地上面,下面埋了一万五千名石碑保卫战阵亡的官兵。学校大门口有一个旗杆,据说旗杆的基座上曾立着一块纪念碑,那碑后被人弃到江边。![]() 我们把基座上的杂物清理干净,两位曾经的中国军人为那些捐躯的前辈烧香斟酒。![]() 几个返校的学生向纪念碑遗址行鞠躬礼,表达深切的哀悼之情,他们中有现役的军人。![]() 从石牌回来,我心里存在两点疑惑:一是石牌国军阵亡将士的人数,按照现在能查到的资料,鄂西会战国军伤亡总数是一万人,为何仅石牌这里阵亡人数就达一万五千人?要知道,当时国军一个师满编才一万二千人。1![]() 另一个疑惑是日军如何能跨过杨家溪,因为江面已被密集的炮火封锁,杨家溪我曾进去过,两边数百米高的悬崖绝壁,是石牌天然的护城河。![]() 我查找了所有鄂西会战提及的地名以及参战部队的番号,有的还去了现场,对战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战斗最激烈地点是曹家畈和八斗方,这里驻守的是国军18军的11师和18师。![]() 朱兴国,凤凰岭村支部书记,他正在俢村誌,对那段历史如数家珍,他所讲述当年那场战役的情况,和我所查到的资料是相吻合的。![]() 带着这些疑惑,我和几个朋友再一次去了石牌。在石牌小学,遇到了上次去过他家的村民彭昌先,他一边在地上画原来纪念碑,主席台和浴血池的分布图,一边回答我们的问题,当问到这学校下面安葬了多少国军将士时,他告诉我们:“没有,一个没有”。“为什么会在这里建纪念碑呢”?“这是31师为纪念他们以往阵亡将士而建”。“31师”?我们以为听错了。“是的,师长叫乜子彬,那块石碑现在存放在江边的石牌保卫战纪念馆”。以前我们一直以为是胡琏率领的11师,电影里也是这样说的。![]() 我第一次听说“乜”这个字,百度可知,乜子彬时任31师师长,驻守石碑。彭昌先告诉我们,石牌这个地方真正和日军正面接触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几个日军探路的侦察兵摸到杨家溪对面的山头上被中国军民发现,被逼得跳了山崖;另一次是41年从正面进攻平善坝,遭到我守军的沉重打击,惨败而归。由于没有战事,石碑不可能埋上万国军士兵遗体,浴血池只是为了激动军人的士气而建。![]() 我们去了江边的石牌保卫战纪念馆![]() 在纪念馆看到了原来在小学里的那块纪念碑,上书“国军第三十一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碑文上记载了自“七七”事变以后31师一万多阵亡将士的转战四方的浴血足迹:娘子关台儿庄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都是抗战时期一些赫赫有名战役,我终于理解为什么蒋介石让31师负责石牌核心阵地的防卫。而把他的王牌18军放到石牌守卫的外围。![]() 凤凰岭,位于土城乡,海拔700米,是胡琏将军率领将士设案焚香,宣誓要誓死杀敌的地方,不是影视作品里的石碑要塞。![]() 八斗方,属桥边镇,11师的防地,最高处海拔290米,听当地村民说以前有战壕,很普通的壕沟,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改成了茶园。站在八斗方的山顶,可以看到点军新区的工地。![]() 到了曹家畈,就知道了为什么会在这里爆发二战最大规模白刃战,无险可托,无塞可据,中国军人是用他们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寇的铁蹄。![]() 至此,我们对石牌战役的进程和地点有了一定了解,石牌保卫战是一场实际发生在宜昌江南桥边和土城一带的战役。无论战役发生在何处,我们都将深深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