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书法之平和

 砚耕迂叟 2017-05-17
摘 要:平和作为一种气息,包含了这样微妙的向度:向上指向一种通达的睿智、纯粹的精神自由,向下则让人触目觉得心安,给人以抚慰。平和气息的营造需要以一种平和的创作心态为前提。平和的气息是能够被我们外在感知的,而平和的创作心态则需要内在的调适。比之于创作心态,寻常时日对笔墨的蓄养,更需要平和的心境,并且不可或缺。
  关键词:书法;平和;创作心态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99-01
  于诗为陶,于时为秋。这是清代黄钺的论画之言,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平静函和的气息――似陶诗平淡冲和,犹见篱菊南山,又如秋空之云,秋潭之水,静谧恬然。于书法,为何,才能与之相协?至少,他们可以共有一种气息,那就是平和。
  平和作为一种气息,一种精神氛围,是相对于书法作品来说的。这种气息的构筑,需要借助那些看起来和缓一些,含蓄一些的书法语言。譬如,点画有所隐匿有所收敛,字态似欹而实正,藏多于露,圆笔多于方笔,疏朗多于充实,并且不会有太多形式语言的参入,保持一种洁净的视觉感受。点画之间可能有所迥异,但在整体上一定是相调和的。它绝对摒弃夸张、巧饰和刻意。平和的气息倾向于传达敦厚、质朴、简静、冲和等这样的品质。以气息来言论书法,这些点画所构成的审美形质也变得鲜活,俨如生命。我们会用“平和”来形容那些和善的年老者给人的印象,却不会以此来评价年少者。于书法,大概也是如此。年老者的笔下,在平和中更见泰然与超脱,而年少者的笔下是难见这样平和的气息,因为总是少不了稚气或是抑制,初学时不谙法度的轻率,渐入正途时候的尝试与躁动,这些是可以在其笔画中见出端倪的。所以,平和的气息该是趋向于成熟的,它应有丰富的履历,颇有“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意味,经历了一切,又好像洞察了一切,却不张扬,不再追逐得失,没有了牵绊,守之以静,养之以和。如果恰巧哪位欣赏者与其共鸣了,这种内藏的力量是可抵进内心的。由此,平和的气息似乎包含了这样微妙的向度:向上指向一种通达的睿智、纯粹的精神自由,向下则让人触目觉得心安,给人以抚慰。
  平和的气息作为一件书法作品或是一个书家的格调之一,是有味可寻的,但绝不能是全部。否则,免不了苍白,单调了。欧阳询的楷书笔画匀称,体势方正,如此也是平稳又和谐的,但总是少了韵致。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沉着有致,娴静而温雅,这样平和的气息易于被普遍的感受,只是终究太过于直白。而八大山人的书法则显得委婉得多,分明看到的是错落的线条,不寻常的字态,但是你的直觉又告诉你,他的书法让你感受到了平和,让人在回味之余还得仔细再品咂一番。当然,平和的气息作为一种审美特质,有诸多的妙处可言,但它不是必需的,也不一定要成为主导要素。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张旭、怀素那样激越的笔调同样是美妙的,动人心魄的。正是丰富多样的气息才让书法这样有生机并且生动。
  平和气息的营造需要以一种平和的创作心态为前提。平和的气息是能够被我们外在感知的,而平和的创作心态则需要内在的调适。蔡邕讲要“默坐静思”,王羲之认为宜“凝神静思”,虞世南言为“绝虑凝神,心正气和”,都极为在理。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进入这样的状态,神与物游,方可心契于妙。平和的状态既是澄净的,也意味着内心无喜无悲无滞无碍,是不受束缚的,因而也是自由的,恰恰精神的自由是通往审美境界的蹊径。由此,得之心,应之手,笔走纸上,如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只是,平和的创作心态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还是与个人的性情相适为佳。祝枝山言:“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舒敛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正如张旭做书,“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这样的心态全然与平和相悖逆,但他的书法以变幻莫测不可端倪而享誉后世。
  比之于创作心态,寻常时日对笔墨的蓄养,更需要平和的心境,并且不可或缺。心境平和了,对于书法成就这一自我价值的关注就有所释然,并不急于一时。对古帖细致入微的关照,品其佳处;把笔临书,从实处来强化自己的手上功夫;研读古人的书论,有所思有所悟,这些都需要平静和缓地来进行。以一种古典的、渐进的方式去探寻书法,有益于深入其内在,由此也对自身学识修养及审美眼界的提高给予了一定的时间。古代的书家以文人的身份滋养笔墨,书法被作为人文精神与艺术修养的统一体,无论如何是难以快起来的,由不得躁动。读书需要静坐,胸有万卷诗书,才会有满腹才思,这就不是十天半个月便可以笔下生花了。当搦管而书变得不那么轻易,而是触物感怀对景伤情之后的心迹表达,从情思涌动到动笔成文,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再下笔便和缓多了。此时,笔下是温润的,也是动情的。即便是书写功夫不济,在这样长久时日的静思中,总能对书写有所启发,毕竟诗书相通,同属于感知范畴之下的审美表达。对于欣赏者来说,阅读这样的书法,不再是浮光掠影的风格形式的浏览,而是停下来,心平气和地感受书写者的精神世界,满怀期待,期待被唤醒的隐微的内心悸动。
  参考文献:
  [1]曹宝麟.中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2]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上)[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4.
  [3]沃兴华.书法创作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