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沈寂先生

 阿拉渡卯 2017-05-17
怀念沈寂先生 (2016-05-16) 
老上海少了一个文人,再也听不到沈寂先生亲口讲老上海的人生往事(当年我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杨柏伟在辞书社为他编的一本集子,书名就是「人生往事」)了。认得沈先生是因为他当时经常来辞书找利平姐联系工作,来得多了和办公室的同事也熟了。他讲的文坛艺林掌故我都有兴趣,他觉得我这个小家伙还对脾气,也看出我喜欢做书,就把老朋友马国亮先生、董鼎山董木兰兄妹、王殊先生等的书稿都介绍给我,他则给我一部「人生往事」。可惜有些他介绍的书稿没能出成,而我又离开了辞书社,于是有七八年没有再与沈先生联系。直到前年朱曾汶先生去世,在朱先生告别仪式上我又见到了沈先生并向他问了安,感觉他相当虚弱,所以,即使我社去年出版了他的口述历史,我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打个电话约个时间,然后登门拜访听故事,说不定还能尝到沈师母亲手做的小点心。今晚得到沈先生去世的信息,十余年间与沈先生交往的许多场景浮现于脑海。找到十几年前沈先生留给我的两本签名本(当然远不止这两本),多想回到小编的青葱年代啊?可惜时光是永远不会倒流的。沈先生,永别了,但是您的故事和书会与我们常相伴,上海人也常常能想起来你们的老上海滩的故事。
沈寂的人生大起大落,经历丰富,翻译家任溶溶曾说,“他到底干过多少个行当呢,我真是数不过来”。他中学编写抗日刊物被退学,大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搞过儿童文学,后来写小说受到香港电影界的关注,被请到香港当上了电影编剧,却又因为在港参与爱国运动被遣返回大陆。他与各界名人也交往甚密,从张爱玲到杜月笙,都与之有过交集。今天(5月16日)晚上19:55,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沈寂先生因病在市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2岁。   
沈寂是著名海派作家。1924年出生。年轻时代即踏入文坛,写小说、编刊物,结识了许多著名作家,亦熟悉商贾巨富。建国后长期从事电影编剧工作。
1984年,他创作的人物传记小说《一代影星阮玲玉》引起极大轰动。其后奋笔不止,所写老上海人物、老上海风情,皆传诵一时。
最后的教导:沈寂撰文(2010/06/26泸州冯永亮上传于网络)追念柯灵先生去年夏秋之交,我们几个从孤岛时期就开始写作,至今已是七老八十的银发老友。偶尔相聚,交谈时总忘不了上海四十年代的艰苦岁月。在那倥偬而战乱的十年中,我们一起从“孤岛”到沦陷,再由抗战胜利到上海解放,经历了火与血的大时代洗礼。我们也总是回忆起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记得是柯灵先生等前辈们引导我们走过遍地荆棘的创作道路。在正义与邪恶的搏斗中,有的惨遭杀害、有的坐牢失踪,更多的在重重压力下用笔墨作不折不挠的斗争。六十年过去了,无情的岁月虽然会冲淡人们的记忆,后辈对那个年代也茫然无知。但是不少老年作者和读者都还记得当年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北京的袁鹰在一篇文章里提出上海抗战时期青年作者的名字:吴岩、束纫秋、何为、徐开垒、刘以鬯、董鼎山、张爱玲、沈寂、石琪、施济美、晓歌、林莽等。这一批作家的提名,促使我们在聚谈中产生一个重要的构想:由我们这些四十年代的过来人,汇编一套《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将在四十年代在上海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中篇、短篇、散文和纪实文学,分卷选辑出版,非但是为文学史研究提供宝贵而真实的资料,也是对这非凡的年代留下难忘的纪念。我们自告奋勇地成立编委会,一致拥戴柯灵先生为名誉主编。
徐开垒和我,代表编委会,于去年9月8日去柯灵先生家。那天,他因长期贫血和肾病而感到困乏。在病中仍挂念未能完成的文稿。他得知正在筹备编选《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便神态肃穆地回答我们:这件工作很有意义,也很重要。人们对上海四十年代的文学创作,没有足够重视。这套系列可以弥补中国文学史的一段空白。柯灵先生这段话,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意义。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在上海书店领导的支持和配合下,我们收集四十年代在上海出版的大部分期刊和报纸,从中选择作品。为了向柯灵先生作初步汇报,于12月27日,开垒和我提前拜年去登门访问。
那天,柯灵先生精神尚好,他听到我们汇报后,像早有思考,直率地对我们指示: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化界,情况非常复杂,文化汉奸和附逆分子,鼓吹“大东亚和平共荣”,而有民族气节、坚持爱国立场的新老作家,置生死不顾发表揭露罪恶、反抗强暴的作品。要注意的是,当时有一家书店专出版汉奸文人的书籍。也有一本敌伪背景的杂志,然负责编务的是中共地下党员,作者阵容庞杂,必须严格区分。近几年,有人竟为文化汉奸翻案。我们必须坚持原则。
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一定要把文化汉奸和反动文人排除在外。柯灵先生这一段正气凛然的指示,是对我们编纂工作非常重要的教导。我们按照柯灵先生的选稿原则,在众多的期刊中选择作品。再由各编委分工初审。我又接到刘以鬯从香港来信,今年3月14日,我带了刘的信,去拜访柯灵先生请他自选四十年代的作品,他抖擞地从橱内取出一本选集在目录上圈了两篇,供我们选用。
他近日因长期不思饮食,感到异常乏力,然仍关心我们的工作,他对如何选择代表性的作品有明确指点:主要是反映四十年代现实生活,也可以有借古喻今的历史故事;作品不拘风格,一定要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作品主要以上海为背景,也可扩至其他地域。尤其是抗战胜利后内陆作家来沪,他们的作品背景和题材更广泛,足以反映全国人民对反动统治的不满和对抗。
柯灵先生这一次对所选作品又提出原则性的要求。我就转告各位编委,编委们希望柯灵先生写一篇总序,我因他健康欠佳,暂缓提出。4月3日,董鼎山自美国来沪,我陪他一起去探望柯灵先生。他关心我们工作进程,知道我们是以“作家多,作品好”为前提,他完全同意,还补充道:让人们知道:四十年代的上海有北大的作家阵容,也发表了许多有积极意义的优秀作品,成了无愧于时代的文学宝地,这也是编纂这套系列的意义和目的。
我们向他告别时,他提出要看全部目录,我见他身体尚好,就趁机提出,希望他能写篇“总序”,他点头同意。一星期后的4月12日,我将目录送去,还附上袁鹰写的中篇小说卷的前言。
柯灵先生那天正在内室睡眠,我不敢惊动,但他还是支撑着出来见我。我希望他自己选出几篇散文。他回答我:“选我一篇就够了,把篇幅让给更好的作品。有的作家作品多,也只要选一二篇有代表性的,也有人的作品从来没有结集出版。如林莽(王殊)、陈钦源、晓歌,可以多选一些。”那天他已经不如前几次有精神,显得有些疲劳。我请他多多保重后告别。准备过几天再来向他汇报和请教。
谁想到几天以后,柯灵先生因患感冒住院治疗,不久又传来他昏睡的消息。开垒和何为前去探望,正听到他神志恢复的喜讯,突然又传来可怕的噩耗,我们痛失引路的导师,也为我国失去一位文学的巨人而哀恸不已。
几十年来,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受到柯灵先生关爱和引导。在这一年中,他身患重病,还关心上海的文学事业。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几次谈话,这也是他对我们最后的教导。
(沈寂 东方网  )




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沈寂2016年5月16日19点55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病逝,享年92岁。
 


沈寂,原名汪崇刚,浙江奉化人,1924年9月生于上海。孩童时因家庭关联遭绑票,以后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他曾转到苏南加入新四军。在大学读书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关进日本宪兵队上刑罚,肄业于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后来他写小说、编刊物,结识了当时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柯灵、张爱玲、徐訏等不少作家,亦熟悉商贾巨富如黄金荣、杜月笙、哈同等“大亨”、“大班”,成了写老上海人物的行家里手。

上世纪40年代,沈寂以小说创作见长,出版过《捞金印》、《两代图》、《盐场》、《红森林》等小说集。他早期的短篇小说《盗马贼》、《大草泽的犷悍》、《被玩弄者的报复》,连续三期刊于柯灵主编的上海老牌杂志《万象》上,这在《万象》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柯灵在编后记中推荐道:“这里想介绍的是《盗马贼》,细读之下,作者自有其清新的风致,沈寂先生是创作界的新人,这也是值得读者注意的。”

沦陷时期的上海,形势愈发吃紧,《万象》常遭敌伪审查,柯灵不时受到传讯,直至被捕,刊物难以为继,至第四年第六期后被迫停刊。筹备复刊时,柯灵为不引起敌伪注意,举荐沈寂担当执行主编,编辑部就设在沈寂寓所。

沈寂与文艺报刊早有缘分。在复旦大学西文系就读时,他就与后来成为外交家的王殊等同学组成文学社,编辑油印刊物《青的果》。他的第一篇小说《暗影》刊登在顾冷观主编的《小说月报》上。他常常在敌伪时期的刊物《女声》、《杂志》上发表抗战小说。这些刊物的编者如关露、鲁风等,其实都是打入敌伪的地下党。

沈寂在上海抗战胜利后第一张报纸《光化日报》做过记者,采访了国共两党不少要人,又与董鼎山、沈毓刚、钟子芒分别担任《辛报》编辑,继而接手陈蝶衣主编的《春秋》与《西点》杂志,又自办人间书屋出版社,出刊《报告》周刊,延聘徐中玉、姚雪垠任主编。这三种杂志,一直坚持办到解放前夕被勒令停刊。

1948年夏天,沈寂收到香港永华影业公司一纸信函,该公司上海办事处通知他,选中了他的两部长篇小说《红森林》和《盐场》,拟购买版权改编电影。

1949年初,沈寂携新婚妻子朱明哲,来到香港永华公司正式担任电影编剧。在香港不到三年时间中,他先后为永华、长城、凤凰、五十年代等影业公司编写了《狂风之夜》、《神·鬼·人》、《白日梦》、《中秋月》、《蜜月》、《一年之计》、《水红菱》等十余部电影剧本。他与著名导演朱石麟以宣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及民间风俗礼节为题材,合作编导的《一年之计》,在1956年获得中国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度优秀影片荣誉奖。《中秋月》于1988年被香港《电影》双周刊评选为中国十大名片之一。

上世纪50年代初,沈寂从香港回沪,此后一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四人帮”粉碎后,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剧本《珊瑚岛上的死光》。

在这之后,沈寂转向传记文学创作。1984年,沈寂创作的人物传记小说《一代影星阮玲玉》在《解放日报》连载,引起轰动。后来出书,初版首印即达十万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