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意禅心沐野风】第五辑(上)题节庵居士《墨竹图》

 WENxinHANmo 2017-05-18


同韵题节庵居士《墨竹图》上卷


1
文龙


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祖诗书断续,历世画垂廊。

筛日斑危石,梳云服淡妆。

幽篁和悦鸟,坚节等闲霜。

墨浸汗青帙,悠悠辉圣堂。

201.3.19



2
节庵居士


步韵和文龙兄题拙作《墨竹图》


砚田方种竹,高韵绕房廊。

倚石皆清骨,凌虚只淡妆。

风添林野绪,月白板桥霜。

把酒托毫素,悠然居草堂。


文龙读诗:


侯坚兄此作先述竹图,次咏竹枝,递描竹境,结于笔纸书香画竹之文事,首尾相衔,篇章一气呵成,意境竹影婆娑。首联“砚田”语,笔耕之地,画竹始成,满室清芬翠色也。次联述画中竹枝情致,托根于石丛,挺拔于青霭,俨然隐逸者也。三联溯忆画竹采风之际,流连山野,月夜霜晨,阅竹千百丛而反复千百遍也。尾联述画竹、爱竹、友竹之心,解竹之性始能为之也,“悠然居草堂”语,雅志素行,深见诗者与竹灵性相通也!



3
李飞骏


步韵文龙题节庵居士《墨竹图》


斋居耽墨竹,青节影风廊。

郁蔼当持酒,萧骚勿弄妆。

虚怀繁化简,寡欲月飞霜。

但有修篁傍,贞心入静堂。


文龙读诗:


飞骏兄此作扣题图之旨,善于铺陈发挥,游刃于虚实之间,清雅出尘,意境高邈。首联“斋居”语,义本多解,因切“节庵居士”题意,是指方外素净之地也,居处画中竹影,自有清穆之气。次联与竹共语,咏竹之形也,对葱郁而共酌,闻叶动而收心,竹林幽趣不同名状。三联述竹韵,简洁自持,安然静处,竹韵气象森严也。尾联以“静堂”照应“斋居”,意本同流,斋居述其自然之性,静堂则含有修为精进之意,两者俱为“不可一日无此君”之注脚也。

   

4
孙忠凯


依文龙先生韵题节庵居士《墨竹图》


宜从君子剑,落拓板桥霜。

玉管传湘女,金声入太常。

凌云风叵测,拨节绿贲张。

素有低头叶,无名契老庄。


文龙读诗:


忠凯笔下之竹,神思之动,势如蹑云穿峡;意态之静,宛若月泄空山。首联述竹之形,英风锐气,豪迈挺拔。次联述竹之祯,为清越之声,显吉庆之兆,“太常”,取其喜神之义也。三联述竹之雄魂,“风叵测”语,衬托其披坚而无畏也,“贲张”,极言生命力强悍。尾联“低头叶”语,神形兼备,述竹之底蕴也,内敛去躁,心如明烛,无为而为,奉一身于世人则毫无所吝,竹之形迹,近于道矣。


  

5
邱才扬


次韵文龙兄题节庵居士《墨竹图》


钓月凝清气,啼烟绕曲廊。

离离岩借韵,点点墨匀妆。

凤尾轻梳雨,龙须淡拂霜。

虚心藏劲节,戛玉入琴堂。


文龙读诗:


才扬兄此作极富动感,物象纷繁,扣题蜻蜓点水,布局波澜起伏。首联以“钓月”、“啼烟”状写竹枝月下横斜、竹林薄雾轻纱,极为传神。次联以竹石相偕作过渡,以“墨匀妆”轻巧切入题图之旨,画幅兀在眼底也。三联写审视竹枝之趣,其写竹图耶写实竹耶?在虚实会意之间,“凤尾、龙须”熟而不俗。尾联赞竹品性,“戛玉入琴堂”语,于褒扬竹性清雅出尘之际,亦隐喻画师怀抱金玉卓尔不凡也。



6
任恩扬


步韵文龙兄题节庵居士《墨竹图》


落拓真君子,青衫入画廊。

梳风依醉石,筛月试玄妆。

笛奏广陵曲,魂噙楚剑霜。

虬龙飞笔意,清气满华堂。


文龙读诗:


恩扬兄此作多以名物具象入句,视听逼真,神采飞扬,构筑情境深有妙趣。首联述竹图入眼整体观感,其竹端方厚朴,尽带儒雅之气也。次联述竹枝形态,披风于石丛,隐约于月底,“梳风、筛月”,细绘枝叶疏朗也。三联“广陵曲”语,取其清越而非肃杀之意,“楚剑”语,状竹叶锋芒隐现。尾联回照起句,从意境内在层面赞誉竹图,既大气磅礴,亦丰致精微。借用熟典,畅而不滞,甄选得宜也。



7
李林桢


依文龙兄韵题节庵居士《墨竹图》


竿瘦枝疏朗,山中岁月长。

青青持本色,淡淡散幽香。

立地根茎稳,由他雪雨狂。

贞心尘外品,无意入华章。


文龙读诗:


林桢兄笔底“此君”,山野之竹也,趣旨所寄,洁身远俗,守本自强,自成一家之言。首联直切山竹主题,述其清寒迄今久之。颔联、颈联四句分说山竹“四品行”,葆其天真、重其节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意近孟子“此之谓大丈夫”之语。尾联以山中为“尘外”之地,述山竹高志幽怀之“贞心”,“无意入华章”可向两处延伸,其一谓诗者心同此竹,逃世而不沉沦;其二谓眼前墨竹图,质朴画风尽见画师高士本色也。



8
东方泽华


和文龙兄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流水穿花榭,清香绕竹廊。

幽裁千里月,翠织四时妆。

亮节闲云雨,高风傲雪霜。

不争尘俗色,长愿辅兰堂。

2017.04.02于听墨轩


文龙读诗:


泽华兄此作以“君子不争”为旨,阐发竹枝的别样境界,诗人眼中,“力不能争”与“有所不争”大异其趣。起句兴,以周围欣荣气息托出竹廊得其“地利”。颔联写竹林几乎是在屯集月光、竹衣终年受到眷顾被赐以翠绿,尽得“天时”,“裁”、“织”等词都含有主动作为的意思。颈联写竹的高风亮节,一是静气一是坚韧,这是竹的“本色”。尾联写竹的追求“人和”之心,摈弃俗世一切纷扰,依围于“兰堂”共享和谐与静美。



9
尤明富


步文龙兄韵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淋漓挥墨竹,雅韵绕筠廊。

刚直青云志,婆娑翠髻妆。

低头叶凝露,持节月飞霜。

君子俗尘远,清风过草堂。

2017年4月2日


文龙读诗:


明富兄此作述竹之美雅,表竹之名节,予竹枝以各色人情,非单纯以竹喻君子也。首联述竹图本体,笔势挥洒恣纵,纸上枝节几欲破壁而下,灵动之竹也。次联述竹竿劲直,林表怀柔,谓竹刚柔相济、顺时通变也。三联以竹枝低昂之态,写竹有所为有所不为之节操也。尾联“君子”语,双指竹与有德之士,述竹则指朴素天然,述人则指怡然独处;“清风”语,谓草堂主人择竹为邻,得天地灵气也。



10
叶里杰


依韵文龙兄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碧玉雕成骨,烟云剪作妆。

岁寒风不折,夜雨梦无伤。

心自虚怀远,身因素处芳。

懒同花竞胜,高节引疏狂。


文龙读诗:


里杰兄此作以竹喻人,其轩昂气宇、幽壑怀抱,俨然落拓不羁之士也。首联以竹枝类比装束,清奇士子,衣袂飘飘,风度殊胜于人。次联以苦境衬托坚志,沐风栉雨,冲寒守寂,神色恬然自若。三联以竹性形容寡欲,志存高远,俭素不华,内心自由自在。尾联以高枝表述气概,惟其不争,无拘无束,自可睥睨万物也;“疏狂”语,本飞扬驰纵之态也,前有多重铺垫,故此处蕴含超然不群之意也。



11
王 平


次韵文龙兄题节庵居士《墨竹图》


墨走幽篁舞,清风潜入廊。

实虚涵若谷,浓淡总宜妆。

春上佐香色,秋前凝玉霜。

襟怀莫如此,足以挂明堂。


文龙读诗:


王平兄此作行文轻捷跳跃,状比生动奇异,渐次深入,切题含蓄。首联写墨竹图张于廊壁,清秀之状呼之欲出也。次联写竹枝疏密错落、竹影层次远近色调深浅和谐也。三联为想象语,竹之气质,随春、秋而变,散香则细润,凌寒则沉静,始终不失儒雅风度也。尾联总括上文盛赞竹之德行也,“襟怀”、“明堂”皆与人事相关,谓竹之德行足堪示范、教化人心也;一“挂”字,指画无疑,则又宛转切题称颂节庵居士画笔如神也。



12
王锦华


步和文龙先生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飒飒千竿竹,青云隐屧廊。

临窗扬翠袖,对影写朱妆。

石漏风清梦,阴浓榻起霜。

寒箫吹月落,心宇亮堂堂。


文龙读诗:


锦华此作竹轩仕女图也,以竹荫为布景,述闺中之幽独,清愁如水。首联“屧廊”语,豪华廊宇也,见主人特定身份。次联写梳妆,“临窗”独舞,对镜施丹,似有所候也。三联写居处清幽,竹石萧然如梦,无人造访也。尾联以“寒箫”寓主人心境寂寥,卧榻长夜难眠,“心宇亮堂堂”句,谓主人月夜神驰,思忆往日春和景明之时与人伴游也。此作一路想象,以环境演绎故事,构思独异。



13
李计明


步韵文龙兄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窗前千簇竹,瑞气绕书廊。

出土明高节,凌空亮淡妆。

寒飞千尺玉,韵洒一林霜。

岁晚共三友,苍苍映草堂。


文龙读诗:


计明兄此作咏竹诗也,视野开张,气象宏大,多有虚拟、隐语之趣。首联“绕书廊”语,极言雅室周遭多竹也。次联写竹之形,“高节”与“凌空”意虽近似,前者表其长势,后者表其姿容也。三联写竹之势,林冠之上,日则垂荫,夜则浮月也;“韵洒”语,亦可解为寒意纷纭,因前句已述,故知其为月色也。尾联写竹耐寒之性,“三友”中有松在焉,松习于山岭植根,则此“草堂”隐指山居之境也,此说亦有个性。



14
毛瑞花


步韵文龙先生题节庵居士《墨竹图》


箫声吹瘦韵,佳气入轩廊。

有节生清骨,无尘远媚妆。

怀虚千古事,月淡万枝霜。

多少凌云意,毫端聚一堂。


文龙读诗:


瑞花女史此作多用通感比拟之法,化虚为实,写出竹枝神形气韵不尽之意。首联写竹轩清静,“瘦韵”状其幽、“佳气”誉其倩,比况饶有新意。次联写竹枝素雅,“清骨”、“媚妆”本属虚无之体,经语境衬托,似有可感者。三联写竹韵悠扬,“千古事”,既指竹性天然如此,亦指千载而下咏叹之文事滔滔不绝。尾联切题咏墨竹图也,竹势锋芒峭拔,画家妙加点染,满纸豪气纵横,赞佩之意有击节之声。



15
姚亚明


依文龙先生韵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东坡居适物,圣手腹中详。

斑泪思尧舜,清声引凤凰。

怀仁固空谷,抱节久经霜。

蕴藉文人趣,终归大雅堂。


文龙读诗:


亚明此作先述竹之文典,次写竹之气骨,最后以文士画竹传其清韵作结,落实题图之旨。首联写东坡与竹,“居适物”,竹与人相得益彰也,“腹中详”,指落笔之先胸有成竹也,皆着墨于“雅”。次联述娥皇、女英哭舜之事,圣人妻女,斑竹传其“贞”也。三联咏竹性,怀抱虚心,坚韧禁寒,为有高“节”也。尾联述竹之“格”,磊落不阿,一竹而千万文思,最堪高洁之士寄托情怀;今观节庵居士墨竹图,大起悦赏之心。此作布局后浪追前,起伏相扣,大佳。



16
黄 冠


步韵和文龙兄弟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影壁起幽篁,清风过曲廊。

疑听酣击缻,复见淡描妆。

轻霭萦山涧,柔梢拂冷霜。

雏鸡墙角闹,恍悟是华堂。


文龙读诗:


黄冠兄此作写竹枝清虚自在,是处宜生,寄寓人生蓬勃稳健之情也。首联写园林之竹,檐廊亭榭,清香淡影散漫其中也。颔联写近处赏竹声色,风敲有韵,颜如青衣素淡也。颈联写远望,遍山漫谷皆竹也,林表涌翠凝寒,与上联“淡描妆”迥然易趣。尾联写“竹喧”也,雏鸡争食,屋主必在左近,竹院生机盎然,似闻高雅之士吟哦之声也。此作精心安排层次,意在明朗驻足观竹之情境,强调人境之竹尤堪珍爱。



17
赵俊和


步韵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风撩青翠逝,凉意泻回廊。

个个修长体,竿竿黑白妆。

未能留重露,何忍抹层霜。

借助仙家笔,轻松上殿堂。


文龙读诗:


这首诗紧扣《墨竹图》画中竹意,描绘竹的形态,咏叹竹的精神,最终转回到对竹图的赞美。首联开门见山写时令环境,也是对画面竹枝的整体观感,寒凉之中竹丛趋于淡静。颔联写墨竹的个体以及彼此和谐的共性,从形体到颜色,以“平淡”进行铺垫。颈联写墨竹的表层,素洁而无霜露附着,同样在突显墨竹“平淡”一面。尾联“仙家笔”大有异军突起的味道,指现实中平淡无奇的竹枝经过画家妙笔点染,神采焕发,堂而皇之登上大雅之堂,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堪称夸赞有术。



18
刘宇辉


题咏节庵居士《墨竹图》


谦谦千万意,簇簇爽筠廊。

沐雨舒高节,任风卸淡妆。

时人频入阵,韧笔敢凌霜。

谁忌墙头草?清心自亮堂。


文龙读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的外形与气质,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首联用“谦谦”带出竹子“君子”的美誉,并用以状写竹枝沉着清素的样貌,竹荫如簇。次联写竹枝沐风栉雨,展现出从容淡定的风度。三联表述画家画竹的场景,深入竹林,仔细观摩,从而精湛地摹写出竹子昂扬的气派。末联写竹的情操,不羡慕也不在意“墙头草”的投机势利,只会按照自己的本性清白度世。



19
骆观旺


用文龙兄韵题节庵居士《墨竹图》


临水娟娟影,吟风淡淡妆。

虚怀生直节,皓月照回廊。

甘笋含朝雨,香芦沐晚霜。

清贫馋太守,千亩在心堂。


文龙读诗:


观旺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着重写竹趣,一是就竹枝的连带关系加以拓宽。起联以拟人法写竹姿,水岸风前摇曳顾盼。次联写竹性,兼顾描写竹林的所处环境。三联写竹笋,同时描写竹林中的其他伴生草木。以上两联通过关联性延展,大大强化竹林的纵深感与鲜活性。尾联裁剪苏东坡原句,叙述苏轼与文同的清廉故事,其事与竹相干,就势以竹为载体歌咏前贤廉洁奉公、亲近大自然以及豁达乐观的高贵品质。



平台顾问:包德珍 古木 博核 傅占魁

责任编辑:王淑梅

策划编辑:孙忠凯 李静莹 郁犁 于影

陈立新

初审编辑:毛瑞花 祁凤杰 雷春翔

复审编辑:高盛毅 汤宪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