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年,终于再见到这具史上最性感女尸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7-05-18

5月21日,是肉叔一个期盼已久的日子。


因为——


大卫·林奇导演的“神剧”《双峰镇》将会在这天回归。


而它前两季的播出,已经是整整27年前的事了。


这几天,肉叔在微博等地被它的预告四处刷屏。


在最长的一版预告里,人物和场景逐次闪现。



当中还能看到几张前两季的熟面孔:警局的慢性子接线员小姐露西,还有导演林奇亲自演的FBI探员戈登·厄尔,和开着夜车的库珀警官。


最后在一个特别“林奇风味”的,高空缓缓越过雾中森林的镜头上,浮现绿色“双峰”(Twin Peaks)的字样,宣告剧集的回归。



出品方还很调皮地出了一版“林奇亲自为你示范如何吃甜甜圈”的预告:


在熟悉的《双峰镇》BGM下,林奇一脸无辜地大啃甜甜圈,他的每一次咀嚼,都(很讨人厌地)巧妙错过音乐的节奏点。



可关于新一季的剧情,这几版的预告却是一点没透露。


不过,怎么说呢……就算前两季已经是27年前的事,就算离开播只剩几天,剧情依然密不透风,《双峰镇》依然是肉叔本年度最期待的美剧。


今天,肉叔就借毒Sir之前一篇《双峰镇》的旧文,来给你们说说,为什么这个导演和他的“陈年老剧”,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以下内容来自《毒舌电影》旧文,原文略有删改



双峰镇

Twin Peaks




相信大多数人即使没看过,也听过。


大卫·林奇还因为执导此剧,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双峰镇》(也译作“双峰”)是美剧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部剧敢这么拍。


在此之后,依旧没有。


《双峰镇》面世之前,美国最为人熟知的侦探犯罪类剧集,分别是《糊涂侦探》《幽默警探》。




都是以夸张、出其不意的人物行为,紧凑的节奏,逗笑观众。




但《双峰镇》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


它一反侦探剧一集破一个案的惯例,第一季8集,只围绕一个案子展开——


甚至一整季结束,都还没抓到凶手。


风格上,也完全颠覆破案剧幽默传统,拍成了一部惊悚悬疑片。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双峰镇”的深山小镇。


全镇人口,51200




一桩谋杀案,打破小镇的宁静。


人见人爱的女高中生萝拉被杀,尸体被塑料布包裹,弃于河边。




FBI特别探员库珀受命赶来镇上,调查此案。


他翻看死者日记,发现最后一篇写道:“今晚跟J见面,我很紧张”。


但——


在萝拉的生活圈子里,以字母J为姓氏开头的人,就有8个。




谁是J?


直到结尾,剧集都没明示谁是凶手。


但观众还是欲罢不能地追着看。


原因之一,男主角库珀。



这是一个有别于过去任何警察形象的警察。


他爱吃甜食、洞察力敏锐。


简单问几句话,就能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杀人。


没有各种高级装备和武器——只有一个名叫“黛安”的录音机。


每天的事,大到破案线索,小到吃喝拉撒,他全要事无巨细说出来,录在收音机里。



作为一个专业的警察,他身上有很多不专业的地方。


别人破案靠线索靠推理,他靠旁门左道。


做梦。




有“神力”的木头。




以及,“运气”。


让同事一个个报案件相关人员的名字,每听到一个名字,丢一个石头。


如果石头砸中玻璃瓶,这个人就跟萝拉的死有关。




问题是,居然奇迹般地一猜一个准。


任性、可爱。


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二,悬念迭起。


每次快要接近真相——


当所有证据都指向同一个嫌疑人;当男主角库珀确信自己已经找到凶手。




当头一棒。


嫌疑人不是猜错,就是死了。


绕了一圈,回到原点。


第一季结束后,全美国观众都在猜凶手。


“谁杀了萝拉?”至今仍是美国电视剧中的十大谜团之一。




《双峰镇》疑案的影响力大到,甚至出现了这样的传闻:


戈尔巴乔夫(苏联主席)让当时在任的美国总统老布什,找出杀害萝拉的凶犯。




但——


这些,还不是《双峰镇》最迷人的。


作为一部打着“大卫·林奇出品”旗号的剧,《双峰镇》有很多林奇的独门暗器。


招招见血。


比如用各种超自然现象、迷幻的画面,让观众分不清真实和虚幻,坠入一个离奇的世界。


《穆赫兰道》就是如此。


镜头毫无预警地在梦境和现实中切换。




用看似荒诞的噩梦,影射真实。


探员库珀的梦里,有时会出现恶灵,有时会出现一个侏儒,有时会出现死者萝拉。


他们用诡异的腔调,说着看似毫不相干的话。




做着匪夷所思的事。



却意外成为解谜关键。


片中随处可见林奇标志性的,高饱和、浓烈鲜艳的色彩。


血红色的床单、血红色的窗帘、血红色的房间——


,把人逼得心跳加速。




这是贯穿全片的主题曲——感受下。



正是这种驱不散的神秘、迷幻色彩,让《双峰镇》每个毛孔都在发寒。


看完这部剧,你会意识到,最难摆脱的,是人心恶魔。


就像双峰镇的居民,几乎每个角色,都有丑陋一面。


乖乖女的萝拉,私底下吸毒、劈腿,又卖身。



她的朋友们之间,也都有各种上不了台面的瓜葛。



他们因为欲望、金钱交织在一起。


而萝拉的死,只是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让这个与世隔绝的小镇,所有见不得光的秘密,全暴露。


他们互相包庇、互相出卖,为各自的利益交战。



导致谋杀案一起又一起发生。



为欲望付出,又被欲望毁灭。


说白了,《双峰镇》就是个“欲望小镇”。


整个故事最棒的地方,就是——


你可以进入故事,然后愈来愈深入,愈来愈深入。你开始感受到它的神秘,事情开始浮现……一旦凶手亮相,谜团解开,魅力也就消失。



这也是林奇一直不愿揭露凶手的原因。


可惜《双峰镇》拍到第二季,迫于电视台收视压力,林奇在中段揭开谜底。


《双峰镇》果然从此收视大跌,惨被腰斩。


但,它的影响依旧不可估量——


《双峰镇》是录像时代,被翻录次数最多的电视节目。


里面的象征、线索、视觉元素令众多影评人、学者争相解读。




它还影响了之后无数侦探剧。


日本神剧《热海搜查官》,人物、地区设定和《双峰》极其相似。


热海和双峰一样是“不存在的”小镇。



闯入小镇的搜查官同样热爱甜食,影像风格也同样光怪陆离。



还有大家熟悉的《真探》。


当时《真探》一出,就有无数外媒将其跟《双峰镇》做对比。



同样是一桩女尸命案,牵扯出小镇居民的复杂故事,同样出现了异教仪式等神秘现象。



但外媒Gothamist依旧认为前者无法超越:


看《真探》,我们还能维持神智清醒地去回想,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看《双峰》,我们一直被大卫·林奇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个浑身充满暗黑气息的大师,用温柔的手法,一点一点摧毁我们的心智,把我们拉入深渊。


《双峰》已成为传奇。


在老牌电影杂志《帝国》评选的影史最佳50部电视剧中,它排行第24;IMDb电视剧Top 250榜单上,排名第45。


第一集里死掉的萝拉还被评为“最性感尸体”。



而现在,这个传奇要回归了。



从2014年开始,大卫·林奇就透露要拍摄第三季。但因为资金问题,项目摇摆了将近一整年。


终于,2015年5月,推特宣布,《双峰》确定重启。



 

预告里熟悉的配乐,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欢迎来到双峰镇”标牌,熟悉的大卫·林奇鬼影。



都在宣告——


它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双峰镇》。 




这是肉叔要补充几句的分隔线


文章的最后,肉叔还想提几嘴导演大卫·林奇。


他一直是肉叔最喜爱的导演之一。



可以说,他是美国最怪鸡的导演。


他从来敢于挑战观众。片子不但跳出了传统电影的叙事和逻辑方式,故事也在现实和超现实的层面来回穿梭,并充斥着各种诡异的元素、先锋的影像,以反映人心的欲望、焦虑和恐惧种种。


《妖夜慌踪》


《橡皮头》


《穆赫兰道》


很少有导演能够像他这般不按常理,却把电影拍出如此致命的诱惑力


像一个黑洞,他的电影会把观众拽入他创造的光怪陆离世界中,随着主人公的离奇遭遇沉沉浮浮,却永远找不到方向。


在电影和文化界,还专门有一个词来形容林奇作品的风格,“林奇感”。


林奇感,是一种独特的讽刺,是那些最令人毛骨悚然与最平淡无奇之事的结合,以此显出前者在后者之中的永恒存在。(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对“林奇感”给出的定义)


翻译@多罗工作室


听起来很悬?


其实在肉叔看来,看林奇的片只有一个秘诀,先放轻松,然后任由自己沉没在他一手打造的蜜汁噩梦里,然后等着看,他会在什么时候吓你一跳。



除了电影之外,大卫·林奇还干好多别的事——


他给奢侈品拍广告;玩音乐,自编自唱连MV和专辑封面设计都包办;画画,但绘画作品就跟他的电影一个路数,摸不透。



更自己开了一家咖啡店,专卖上等有机咖啡豆做的咖啡。


啥子都玩,唯独是电影,越拍越少。


而就在前两礼拜,一个消息,差点让肉叔折了腰。


大卫·林奇宣布自己将不会再拍电影。



在接受《悉尼先驱晨报》采访时,他表示,“事情改变了很多,许多好的电影没有好的票房,而票房表现好的片,又不是我想拍的那款”。


不满行业现状,也不妥协,就干脆不玩了。


好酷,又好狠。


幸亏,就算他不拍电影,我们还有他拍的剧可以看。


那么——


本月21日,要和肉叔一起体验那原汁原味的“林奇感”的,我们在“双峰镇”里见吧。



最后,送上新一季《双峰》最新版预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