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为何三十年不上朝?(国家人文历史的回答,1赞)

 金樽清影 2017-05-18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公元1573年至公元1620年,共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然而万历帝大部分时间不上班,史学家孟森称这一时期为“醉梦之期”,说万历帝的特点是“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与外廷隔绝”。阎崇年在孟森所说的不郊、不庙、不朝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不见、不批、不讲三个“不”。台湾学者柏杨先生则称万历的统治是一种“断头政治”。

因此对于万历不上朝的猜测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据1958年对其定陵的挖掘与研究表明,万历的右腿有严重的足疾。另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那就是万历与文臣的置气,皇帝的叛逆,一方面因为张居正早年的管束,一方面因为文臣集团在朝政把持上的控制其实是超出了皇帝的想象,万历不得不进行消极抵抗。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从制度上来理解也可以说明朝中枢制度的“自动化”以及太监的批红权方便了皇帝“偷懒”。

明朝的中枢制度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朱元璋废掉了宰相。后来虽然产生了内阁,但内阁大学士不同于唐朝的宰相。大学士只负责内省,理论上并不能直接指挥外省六部。内省和外省出现了永久性的断裂。少数权臣可以绕过这个障碍,但这属于不正常现象,严格来说属于违法乱纪。还有一点就是帝国运转越来越自动化、越来越公文化。明朝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和大学士没有面对面的联系,帝国照样运转。各地公文汇总到内阁,内阁做票拟起草处理意见,司礼监按票拟审阅批红,文件就生效发回。大家都说明朝皇帝懒惰而清朝皇帝勤快,其实这不光是性格问题,更多是制度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明朝太监有批红权,而清朝没有。清朝皇帝如果懒惰,系统就会崩溃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