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伤寒论慢慢教(第九期)9.9.2

 小精灵故事 2017-05-18

9.9.2-阳明病概要

 

◎白虎汤证

8.52伤寒,脉浮滑,此以里有热,表无寒也,白虎汤主之。

【视频编号:JT-Typhoid96-9-71-3太阳篇再剩两条了,接下来啊,这一条这个白虎汤啊。其实白虎汤这一条呢,因为我们读桂林本嘛,所以就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就这样就这样了。他上面写说,伤寒脉浮滑,我想我们一般啊,太阳感冒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脉是偏浮的嘛,对不对。可是无论是这个桂枝汤证还是麻黄汤证,所谓的这个标准的浮脉啊,那都是刚打到那个脉觉得它比较有力量,按到底下比较空一点对不对,所以这个是一般的太阳外感的浮脉。可是如果你这个浮脉呢,按下去发现里面好像还有一坨东西你按不断他,那这样的一种脉是不是就可以说,这个人他虽然可能表面有邪气,但是里面还是有东西的。也就是他不是一个单纯的太阳那种表层的病,可能牵涉到里面了。

所以,当我们把到浮滑脉的时候呢,张仲景写说呀,就告诉我们说,这个脉啊已经是里面有热,因为它里面很热,所以它的脉整个被撑上来。那这样子的一个有底的浮脉,就并不是外表受寒的太阳脉,而是一个有里热的脉象了,那么这样的有里热的时候呢当然清里热,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白虎汤。当然我们平常要分辨白虎汤证并不是那么难的,因为白虎汤的主症是很好抓的,就是人的主观感觉会觉得比较热对不对。那因为白虎汤到底是一个阳明病嘛啊,那阳明病的这个特征呢,什么额头这边头痛啦或怎么样的啊,这种东一点西一点的,还有很容易出汗啦,觉得燥热出汗什么的。就是加加减减我想是蛮容易看得出来要开白虎汤的。所以我觉得这一条即使同学没有学的很好也没有关系,因为《伤寒论》学过去,我想到最后开白虎汤或者白虎人参汤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基本上如果你要说症状的话,燥热啦,发热出大汗啦,这是白虎汤;那如果他是多一个口渴的证,那我们就白虎加人参汤,这是一个基本的说法啦啊。那如果你要说脉的话其实哦,如果你整本《伤寒论》总加起来说的话,白虎加人参汤的脉有的时候反而是偏滑的,白虎汤的脉是比较偏洪的。这个地方因为我们接下来就要讲阳明篇了哦,在阳明病的分类里面哦,有所谓的阳明经病跟阳明热病之类的这种分类法。我这样说是因为啊,我自己个人是喜欢把白虎汤称之为阳明经病,因为我看过的白虎汤证刚好什么这里(手指额头)也痛啦,阳明经那一条不对的感觉都出来了。所以我把白虎汤放到阳明经病,但是呢,其他研究伤寒的人哦不一定这样分的。

我觉得其他研究伤寒的人,他们会把葛根汤那个太阳传阳明的那个转化阶段称之为阳明经病,那么只是说葛根汤的阳明经病,他的脉就是比较是什么?浮脉但是勒成一条长长的对不对,这个就是阳明病刚刚形成的那个转的那个状态,这个太阳脉开始勒成一条长脉了啊。所以,你要说要辨别他是不是阳明病呢,你要说得严谨一点的话就是,白虎汤有白虎汤的脉,葛根汤有葛根汤的脉,但这两种脉都是已经沾到阳明脉了。到最后都是洪而实的脉,但是在转归的方法来讲的话有两路。那所以在张仲景在谈到白虎汤证的时候,其实那个脉啊,给的花样还多一些些,那我觉得同学如果要留心的话,就是自己复习功课的时候可以再看一遍哦,就是大概有哪几种脉象的可能性。

那这一条呢,我想既然从里边热到外面,如果他其他的症状都ok,你也确定他不是葛根证了哦,因为葛根证是太阳病的感觉偏燥热,好像温病感冒一样那种感觉。不然的话就是啊,太阳阳明合病的话,会自下利对不对?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那是另外一路的主症框了。那白虎病的主症框是比较偏到阳明病那边,发烧啦,燥渴啦,脉洪大啦,这一边的。

那么,这一条基本上我们这样读过来,其实好像没有太多要理解的东西。但是呢,这一条在宋本啊,他这个“里有热,表无寒”这六个字,宋本是写什么?宋本是写啊“表有热,里无寒”,哦,不,是“里有寒”。所以那个就把人搞到头昏脑胀了,这个表在热,里面在寒,那那是什么病啊?那这为什么要用白虎汤?所以这个即使是相当尊重宋本的这个伤寒研究者看到这一条啊,也尊重不下去了啦,所以这个一般研究宋本的人大概都是用几个路数在处理这一条。有一派呢是说,这个表有热呢、里有寒这当然不可能。因为白虎汤一定是里热的,所以他是“表有热”把它改成“里无寒”,表热而里面也不寒,那这样子的话用白虎汤勉强还说的过去,这是一种的改法。

那另外一种的改法呢,是说这个白虎汤啊其实有别的本子,好像是《千金翼》还是那个什么《金匮玉函经》之类的书哦,他说别的本子啊说这个“表有热,里有寒”啊写的汤是白通汤,所以这个白虎汤是个错简,那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即使你说表热而里寒用白通汤啊,还是不对,为什么呢?因为白通汤的脉也不会是浮滑的。所以就宋本的那几种搞法到最后都是没有办法兜回来,所以我们既然用桂林本讲了也算是平顺,那我们就照桂林本的这个条文去辩证也就可以了。因为基本上照着桂林本,浮脉你想,诶,把到滑脉,你就要想白虎汤,有这样一个记忆上面的连接就可以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个白通汤的里寒而外热,我们说一个人的底子如果太冷了,会把人的阳气都逼得浮越在表对不对,那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的那个下寒上热,里寒外热那个状况,它的那个主要症状好像是脸这边,两个颧骨红彤彤的,我们叫戴阳嘛,可是,前面那个哦,黄连汤那一条其实也是上热下寒对不对。所以有的时候同学会觉得说,这个《伤寒论》其实是用什么里寒外热、上热下寒,其实讲了很多耶,那如果你只说一个上热下寒,我哪里知道要用什么汤啊,是不是。但是我想哦,《伤寒论》这本书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在于辨证嘛,同样是上热下寒,有的在三阴病里头可能会形成这个白通汤证、通脉四逆汤证;可是在太阳病里头可能形成心下痞啊,可能形成黄连汤证啊,之类之类的。也就是,当你抓了主症之后,这个药就很好开。

你如果不抓主症只看病机的话,其实病机这两个字哦,除非你是调体质而已,就那个人没生什么病,你是看他五脏阴阳虚实调个体质,不然,光是从病机要开经方是几乎不可能的事。你想,肾气丸的糖尿病那个患者,那火不归元呢也是上热下寒对不对,可是那个是要用肾气丸啊,也不是白通汤,也不是黄连汤了,所以,抓主症比较是伤寒学习上面一个比较有意义的事情。那这个,我想大陆那边刘渡舟教授啊,还有后来的郝万山教授都在一而再,再而三讲同样的事情。我觉得这些伤寒专家他们的一个看法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他们就说呀,其实我们一般医学领域说的这个八纲辨证哦,那个表里阴阳虚实寒热这些东西啊,其实在伤寒学派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怎么叫没有意义?像我们的太阳篇哦,从开始学到现在对不对,光是太阳这一层我们像剥洋葱一样已经剥出多少层不同的东西了对不对;光是一个头上有汗,头以下没有汗,这个是少阳的邪气压到三焦,还是五苓散它本身的三焦不通,都有这个状况对不对。就是光是一个三焦水道都剥两层出来了,那更何况其他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老教授们总是会说呀,你用八纲辨证哦看在伤寒学派的人的眼中像什么呀?像是说今天我是志玲姐姐的粉丝哦,写一封信上面写“志玲姐姐收”,然后地址写“台北市”,就丢在邮筒了,你说林志玲收得到吗?就是八纲辨证在伤寒学派的眼中就是太粗了,粗到你根本信没办法寄到那里,那你要精确地知道是几巷几路几号,这样子的话对方才有机会收得到信嘛。

因此,至少我觉得在学《伤寒杂病论》,尤其是伤寒的部分,杂病还好一点。伤寒的部分我的想法是,的确是在学习的立场来讲,必须跟八纲这个东西清楚的划出一条界限,不要把《伤寒论》里面的任何一个汤证去做一个什么表里阴阳虚实的辨证,不要!因为你做了会显得很愚蠢。我随便说一个,五苓散证,你说它是表还是里?有表也有里耶。那是寒还是热?都有可能耶。那是阴还是阳?也阳虚也阴虚,都有耶。那是虚还是实?也都有耶,对不对。就是你随便一个五苓散你放到八纲的那个框架里面一分析,那八纲完全不知道要怎么搞,这是不同的语言系统啊,对不对。

有的时候啊,因为过去有一些不是伤寒底的人哦,喜欢拿八纲来套这个伤寒,甚至有一本是那个好像是日本人翻译来的书哦,就真的这些汤证每一个都给他分个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哦。我看了就根本不知道他在搞什么神经病,就觉得好好一本《伤寒论》被他写成火星文了,就是那样的一种感觉。我就是看那本书的时候,我在家里面好像叹了一句哦,好像硬要一只翻车鱼去穿比基尼哦,第几块布遮第几点都搞不清楚了哦,就是这样的一种感受哦。就是人家没有胸部的,拜托!就是兜不上就是兜不上啊。所以,虽然八纲辨证我们在处理这个五脏的阴阳虚实的时候可能有一些用,但是至少在《伤寒论》的部分是没有办法用的哦,所以这一点我们还是要知道一下哦。就在学习上面,我觉得《伤寒论》它适合用来处理《伤寒论》的工具,就在《伤寒论》这本书里面。那你另外借来的工具,有的时候就是好像开不了那个锁哦,至少我们就知道一下。

◎再谈炙甘草汤证

8.53】 伤寒,脉结促,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

那这个最后一条啊我们就不用教了吧,对不对。因为炙甘草汤咳嗽篇也教过一次,虚劳篇也教过一次了,那我们还有什么好讲的呢?如果要跟同学补充一下的话就是,我们因为炙甘草汤呢第一次出现其实是在这一条,我们是因为都先跳到后面去教杂病去了。那么,一开始出现在这一条的时候,其实是给了我们某种提示意义,怎么提示呢?他告诉我们说,这个人的心跳不规律啊是感冒造成的。那这个意思是什么?就比如说有人他的那个心脏病,比如说我们一般称之为这个风湿性心脏病之类的东西,那这种心脏病其实是外邪进来造成的心脏病。所以如果你的心脏病是感冒之后这个心跳变成不规律的状况,有外邪干扰的话,那这个时候当然用炙甘草汤比较适合。因为里面有滋阴的药,通血的药,有祛风的药,这样一个框架。

那我们咳嗽篇的时候,在教炙甘草汤那时也说,你要用体质来说的话,那当然是阴虚的体质适合用炙甘草汤啦。如果不是阴虚的体质,这个心跳不规律你也不一定炙甘草汤能有什么搞头。那我们在虚劳篇的时候讲到说,炙甘草汤在临床上面我们一般觉得是,心跳不规律是可以用的,但是不是每一种。因为,心脏病有其他的症状对不对,如果在别的汤证的主症框,那还是用到别的汤证。我们在虚劳篇的时候讲说,最让人觉得炙甘草汤不好用的心脏病是所谓的瓣膜病之类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这个人的心脏瓣膜病是,原来是风湿性心脏病,就是外感来的心脏病,然后慢慢恶化变成瓣膜也坏的,那那种炙甘草汤还是可能有用的啊。一般所谓的瓣膜病那还是胸痹篇里面的那些方子好用,这个不一定要用到炙甘草汤的。

那么炙甘草汤我们平常在用的时候呢,临床上面,因为他到底是一个补虚劳的药嘛,有时候天天喝一碗,天天喝一碗,用久了哦,炙甘草汤还是会有一点点副作用。有的人会因为它里面的滋阴药太重了,吃到后来就一直拉肚子,那如果你这样子的话,你可能地黄要稍微调节一下,你酒要加够,或者是加一点砂仁之类的帮忙消化哦,这都要做。那另外就是,他到底是一个甘草很大量的方剂,所以呢,吃炙甘草汤吃久了之后呢,变得有点月亮脸的,脸肿的还是有。那当然,你先决条件是你要搞清楚,你不要用生甘草,对不对?因为甘草的那个类固醇副作用是生甘草相当明显的,炙甘草就好很多了。所以,这些这些事情稍微知道一下,在用的时候不要说已经把人家吃的天天在拉了,脸也圆了,你还在那边继续的给他开炙甘草汤哦,这样子好像不太妙。

那么还有就是炙甘草汤我们今天临床呢,喜欢再加一味药,就是把五味子加下去。因为它里头已经有人参麦冬了嘛,再加了五味子就生脉散结构就出来了,那这样子连心气都可以一起保护到哦。所以炙甘草汤加五味子倒是一个蛮常用的开法。再来呢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脉结促,心动悸”哦,当然宋本是写“脉结代,心动悸”了啊。这个“脉结促,心动悸”的状况,用炙甘草汤固然是没有错,可是同学不要把炙甘草汤跟所谓的心脏衰竭这个事情搅到一起哦。如果你是心脏衰竭的话,那个是用回阳救逆的药跟降水压的药,所以是什么通脉四逆啦,四逆汤啦,真武汤啦,或者是前面这些汤还可以都加葶苈子哦。就是附子剂加葶苈子,葶苈子加到八钱以上,这个才是救心衰竭的药物组合哦。这个炙甘草汤那个滋阴的药来讲的话,它虽然有阳药帮助它通行,但是,对于心衰是没用处的,这个也就知道一下。

宋本《伤寒论》条文178: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那么,宋本呢,在这一条后面还多一小条,那这一小条我们讲义上面也有哦,那我们就稍微看一下。因为有一些研究伤寒的人会说,这一小条哦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能是别的书挖来的。不过没关系了,反正既然宋本有,我们就过一下。这个,宋本的178条哦,讲义第8页后面,他说,如果有一个人的脉呢,脉按之来缓,就是你按他的脉啊,他的脉比较跳得慢一点,比正常的脉要慢一些,而中间有少跳一下才回来,他说这个是结脉。那这些东西我们姑且不论这个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只是说看一下那个时代的一些定义而已。那他后面有一个不同的说法,他说还有一种脉是这样子哦,来的时候“动而中止”,就跳一跳跳一跳,那个动到底要不要拿那个伤寒脉法的动去讲,我也不敢说。因为伤寒脉法的动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那个脉跳得像个小豆子一样,一坨的。

那我们现在姑且不用那个定义的话,是看着它的小了一下之后哦,他接下来“更来小数”,什么叫“更来小数”?就是好像它少跳了一下哦,它之后想要追回这个进度,所以还,少跳一下之后,那后来的几下就跳得快一些。那他说这样子的话呢,“中有还者反动”,就是回来那一下子好像还特用力一下,他说这个是结脉哦,是属于阴证。然后他说,脉来呢,“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他说,跳一跳然后停了,然后停了一段时间才勉强又跳了回来,这个叫作代脉。那通常是代脉是最难治的哦,就是这样子的一个说法。不过,我想这种书啊同学读了也是头大对不对,他自己这个促脉,这个结脉哦都有快有慢,乱七八糟了哦,所以,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是不是?然后呢,主要是说,这个什么回来的时候哦,好像不太有力气回来是代脉,是特别危险的。

2.2】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脉数见于关上,

       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动摇者,名曰动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

       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

       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

       此脉者,必难治。脉阴阳俱促,当病血,为实;阴阳俱结,当亡血,为虚。假令促上寸口者,

       当吐血,或衄;下尺中者,当下血;若乍促乍结,为难治。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

       正气不能复,却结于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必烦、利不止。

不过,我觉得宋本这一条虽然是因为它有,还是要跟同学讲一下,可是非常的让人不舒服哦,就是觉得你不但不让我学到东西,反而让我觉得更混乱了。那差不多的一条,我们桂林本平脉辨脉法也有耶。在卷二第二条,我们看一下桂林本。其实桂林本这条我还是讨厌,但是呢,没有像宋本那一条那么讨厌,我们稍微看一眼。这个卷二的第二条的这个中间哦,前面中间的地方。首先第一个他说哦,“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他说这个结脉呢,是比正常人的脉啊跳得慢而少跳一下的,这叫结脉。然后他就说,如果呢,“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其实,这两个是后代比较安稳的定义,就是比正常脉跳得慢而少一下的是结脉,比正常脉跳得快而少一下的是促脉。

那再来我们看后面讲什么?他说呀,阳盛则促,阴盛则结,这个定义也是很ok的。就是一个人,阳盛就是一个人阴虚啊,阴虚的体质阳气太亢盛了,那这个时候就跳得特快,对不对。那快到好像人家也不需要那么多血,你一个劲儿的打血干嘛,被踢回来一下,那这样子的脉象呢是促脉。他说阴盛,那就这个人阳气根本不够了,身体动力不足了,所以慢吞吞的,甚至慢得都跳不动了,那少一下了。他说,这个都是生病的脉哦。我觉得这个地方,这两句定义倒是我们后代用得满安心的。

然后呢,他另外又定义另外一种结脉,那这个他说,“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就是结脉也有可能是跳得蛮快,少一下之后它为了要补回进度,好像要拼命这样子。那这样子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我说哦,通常阳虚的人会出现这种脉。因为哦,当然你说标准的阴虚脉是跳得快固然不错,可是,阳虚的人因为心脏每打那一下哦血都不太够哦,所以,阳虚的心脏呢通常心跳都是会比一般正常人快一点的啦。当然这都不是说绝对,只是有这个状况我们就认识一下好了。

那他说接下来是,“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就是好像没有说特别快特别慢,然后少一下之后呢,好像它少掉了也不努力追赶了哦,那这样一种淡淡然的脉呢是代脉。一般过去的中医就会觉得说,那种少跳一下就随它咯哦,然后慢慢才爬回来,好像没事一样,那种看起来没有事的那种少掉的那种反而是最危险的。就跳得特别快少一下的还好一点,跳得特别慢少一下,或者是少了之后它会想要努力找回进度的,就是代表它有一个想要正常的欲望哦。但是,到了那种完全没有特别的特质,然后就少掉一下,然后好像,诶,回来没?啊,回来了,这样子。那这种感觉的话就是最不好的。

可是呢,我讲这些脉来说的话,我是说中国人如果遇到代脉的话,都是会怀疑那个人里面有死脏了。就是说这个人为什么会有代脉,就会怀疑说他的肝已经死掉半个了,脾已经死掉三分之一个了,就是有一块地方已经用不到血了才会出现代脉。所以中国人遇到代脉都会觉得,哦,这个人大概已经身体有大病了。可是,这个说法我们今天已经不需要在意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有很多人哦是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病,可是他心跳根本就是不规律的,现在也有这样的人。

那他就是,就是体质上就是不太规律的脉,这样的人还蛮多的。所以你如果今天把到什么代脉就说,哦,不得了,你必死哦,这不一定哦。现在那个心跳不规律的,满街都有啊,那活得好好也很多是不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这个脉象虽然跟同学讲一下,但是我还是要说这个炙甘草汤证我们尽量靠别的辨证点,像我们虚劳篇教虚里诊法对不对,就是尽量用别的辨证点去完成这个汤证的使用,这样子就会比较精准哦。如果我们光是靠一个脉要搞炙甘草汤的话,那这个失望的可能就比较多了。

◎阳明病概览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上阳明篇了哦。阳明篇同学上了就不要紧张的哦,阳明篇其实上起来会觉得蛮轻松的,没有什么学习的成就感。其实我的想法是这样子哦,阳明篇会让人觉得学习起来没有成就感,很可能是因为啊,我们今天的人的这个体质来讲啊,跟汉代的人不太一样了。阳明病要形成呢,基本上呢必须这个人是一个阴虚而阳不虚的体质,这样子的话他才容易转归到阳明病。可是我们今天的人,世界其他地方我是不晓得啦,德国人我不知道,可是我们台湾人啊通常是阳虚而阴实的居多呀。所以你的疾病转归哦要转到一个标准的阳明病哦,还需要你是个佼佼者才行耶。

我随便问一问哦,像阳明病的白虎汤证哦,你发烧啊,烧到39度那么热啊,嘴巴很渴,在床上滚来滚去,衣服都穿不住,哎呀,又烧又热啊,然后挣扎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活着到今天来上课了,这十年内得过这个白虎汤证的举手我看一下。十年内得过的,其实还有啦,但是你看人很少对不对。那这个全身出大汗,烧到39度,然后呢人渴得不得了,然后呢大便都大不出来,到最后需要用灌肠的方法才能解大便,好不容易感冒里面捡回一条命,十年内有过这样的人生体验的举手我看一下。也有哦。还不错啦,还是有人有,但是只有一个人举手的样子。

我倒觉得,阳明病是年轻人的特权啦,就是我十五六岁的时候还有得过,然后之后呢感冒就越来越不像阳明病了。那这些年的话,我啊,或者身边同学好像,他们家小孩子感冒的时候白虎汤我还有机会开一开哦,但是我们自己好像就差不多在这里就已经直陷三阴了,是不是。就是我们这些大人这些太阳病并病就什么一直吐一直拉,就已经陷到太阴病去了对不对,这个常常有嘛,我们现在少阴都不叫内陷,叫直中了对不对。所以今天我们的体质哦烂到这个样子的时候哦,阳明病哦这个战场啊好像我们就自然而然的被排除在外了哦。就像是那个我看那个什么电视卡通片,什么《幽游白书》啊,什么打赢的人还能到哪个战场上去做最后决斗对不对,那我们在第一轮就下来了,就是那个伟大的战场啊我们都没有机会踩上去似的,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所以我会觉得,张仲景在阳明篇其实很用力,把那里面很多那个细微的变化哦,非常戏剧化的告诉你,阳明病这样转那样转,你要如何的小心怎么样。我们的话就是,好像是怎么讲,我们现在台湾呢也遇不到北极熊了,所以也不用去想遇到北极熊要怎么防身了是不是。就是当你没有这个东西的时候,你也,它那个遇到它的时候要怎么样逃过一劫,这个也不太有意义了。所以今天读阳明病啊,我就觉得啊什么东西知道个道理就好了。因为白虎汤也不会开错,那承气汤是这样子,以我们今天现代人的体质哦,白虎汤开得好的话,一辈子也不用用到承气汤了,就是白虎汤那边大便就开始润起来了。

但是呢,虽然说临床上不见得就会用到这几个汤,可是医理药理还是要顺过一遍。因为,有的时候你遇到这个人他就是一个燥热的体质哦,燥热的这个大便不通,你至少要会承气汤法,帮他处理他身体里面不通畅,帮他泻他的热邪,那这些都是要会的。那至于说张仲景那些非常戏剧化的条文哦,我就觉得,到底是隔了一千七百多年了,没什么感觉,就是可能张仲景很有感觉的,但是我们现代人就不是处于那个状态哦所以先知道一下。所以基本上阳明病的定义是什么呀?就是这个人是发热的,跟太阳病不一样的,太阳病是怕冷的怕风的对不对,阳明病他整个感觉是反过来的。

然后呢,【视频编号:JT-Typhoid96-9-71-4阳明病的患者呢,我们先大概来归类一下的话哦,我先跟同学做一个导览,就是我们学这个阳明篇哦大概会学到哪些事情。那首先呢,阳明病的最浅的病我们称之为阳明经病,那么,阳明经病就是他还没有入腑。我们说,张仲景的书哦,同一个区块的病,有的还在能量的世界运作,有的会到实质的这个器官上面来。那当他还是经病的时候,典型的我就说,我是说白虎汤,白虎汤是阳明经的病,那有人说是那个太阳传阳明那个葛根汤是阳明经病,就是那个时候它的邪气很清楚就是在那条经上运作的。那么,当然太阳传阳明的那个葛根汤证是很短暂的了哦,所以我们在临床上观察都觉得葛根汤证是什么样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是太阳病,可是太阳病的同时,虽然有一点怕风,可是他觉得开始有点燥热燥热的,好像是热感冒一样,对不对。

然后呢,这个感觉可能一下就过去了,就是你得了葛根汤证,如果是现在我们台湾人还可以多拖几天,但是古时候人的话,可能那葛根汤证就是半天一天就过去,接着白虎汤证就出来,真的阳明的那个烧就上来了。不过我们今天,好像就反正就是什么证哦,科学中药也很方便,都遇得到就是了。那这个阳明经病在还没有到腑病之间哦,其实还有一个区块可以说,在《伤寒论》也读的出来,我们研究伤寒的人会称之为“阳明的热证”。他是变成一个发热的状态,可是这个热也不是专门就是说胶着在阳明经上面的热。那么,阳明热证一般我们是分上中下三焦哦,上焦的阳明热证是栀子汤,书里头有的;中焦的阳明热证是白虎汤;然后下焦的阳明热证是猪苓汤。所以,阳明之中的热又包含了上中下三焦的热证在里头。其实,从这一点来说的话哦,我会觉得阳明篇还是蛮有一学的价值。

虽然我是觉得阳明篇这个篇啊,同学啊回家自己读就好了,不用来听了,省学费啊。就是说,因为我的感觉是这样子,如果你要学阳明病,我大概也会请助教印一下,下次来上课时候我让他发给同学,就是说,中国在清朝中叶的时候有一个医家叫作陆懋修,好像也叫陆九芝是吧,这个《世补斋医学全书》嘛。那这个陆懋修啊,他有一本小小的著作是专门讲《伤寒论》阳明病的。那么,他这本书里头呢,他自己把《伤寒论》的阳明病哦分析了一遍之后,又把到他那个时代为止啊,就是清朝中叶后了,已经很靠近现代了嘛,之前所有的医家关于阳明病的看法都收集在一起,就是一个很精简而好读的一个册子。所以基本上我上课的时候我就觉得哦,阳明病有些条文因为张仲景这种拐法非常不好读,可能上课我讲过之后,你回家还是忘掉。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到时候把陆懋修那本盗版一本来,然后就发一发,那你同学回家翻一翻,当床头书看一看,阳明病的那个理论很熟悉了就好了。那这个陆懋修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啊,他就说,可能读者会好奇,《伤寒论》啊照理说六经都好重要不是?为什么我独重阳明,特别要写这一块呢?他说,我之所以要特别把这个阳明提出来写一本小书的理由呢,是因为现在的很多人在治温病的时候啊,不会伤寒的阳明,因此把温病治死了,所以呢,我希望我们的同业呢能够学好《伤寒论》的阳明篇,这样子的话你在治温病的时候可以多几分把握哦,不会把人弄死。而这一件事情是,如果你要我推销阳明篇的话,这也会是我的广告辞令。怎么讲呢?我们说伤寒之外还有一些传染性疾病好像是伤寒不能全包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温病对不对。

但是,如果你学了《伤寒论》的太阳上中下篇啊,再学了这个阳明篇,其实温病领域哦,你大概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可以治得好了。像我们刚刚讲到那个阳明上中下三焦热证,其实就在温病是很好用的,白虎汤用到温病是很好用的,承气汤用在温病一样是很好用的。温病外感,你说用银翘散,你说用桑菊饮,那都是温病标准方对不对,你说《伤寒论》的葛根汤好不好用?好用啊,葛根汤的好用度完全不输给银翘散、桑菊饮的。所以呢,很多病哦如果你伤寒学得好,把他当作伤寒解决,其实是比较轻松啦。因为《伤寒论》张仲景写得很细,他的临床经验是很诚恳的真实的,这个药吃下去什么反应,会怎么样你都清清楚楚,用起来是又有效又安心,整个人心情是稳稳的。

那《温病条辨》之类的书是比较后期的著作,是那种实验阶段的医术,那个感觉上好像你现在去看西医,西医说我们发明一种新药,你吃吃看,那你有没有想会不会有副作用啊,吃了会怎样对不对?就温病它到底历史是比较短的,感觉是比较不安心,就是这个药可能有人吃好,但你有没有人会吃坏呢?就是这个问题还是一直会让人烦恼的。因此,如果能够借着伤寒的学习,把温病的版图先吃下来一块,就这块我们伤寒法就可以医得很好了,那就最好嘛嘛,那剩下一点点再另外学温病就好了。因为,当然是开伤寒方出手上比较轻松自在啦,温病方开起来的时候比较耗脑力哦,我是这么想。那这是阳明篇值得我们学的一点。

那至于说,阳明哦,关于阳明有一句江湖传闻,这句江湖传闻哦,我在想,我在想可能是因为陆懋修这个人才变成江湖传闻的。就是我们阳明篇的这个这个第几条来着,第六条吧,第六条他后面有一句话说,阳明是人的中央之土,所以各种病邪到了阳明之后呢,就被这个土拖住了,再也不能去别的地方了,这样的一个说法。那这样的一个说法到底是不是有道理,我们等一下再来论。只是,或许是因为这个说法,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论点论点加到一起,陆懋修讲过的一句话,现在很多人在网路上面好像在好像在流行。什么话?说“阳明无死证”,你听过这句话没有?好像有同学点头,对不对,说阳明病是不会死人的。

那你说这句话有这一回事吗?这个发高烧是烧不死人的吗?大便不通拖了三个月,不要说三个月这样,半个月一个月不会死人的吗?阳明病本身都都是怎么样怎么样,什么人烧得干枯了之后,人烧的干枯了之后就死翘翘了,张仲景自己都写人会死啦对不对?所以,为什么网路上面要面要流行什么什么“阳明无死证”这句话呢?那我想我这个东西要做一个还原哦。因为,陆懋修写他那一本书的这个序言的时候啊,有重重的讲过这句话。但是如果如果你看到他的前言后语啊,就会知道这句话他讲的时候,就是一种有情绪,但是也算是也算是没什么错的话。他那个前言后语加起来的意思是说,现在的这些搞温病的人,因为不会阳明篇,所以很多温病哦该用阳明的方都不用,害人家死翘翘了。

他说“阳明无死证”,就是说就是说,这些人,得阳明病的人,照张仲景的方法医方法,本来都不用死的,这都是有药救的,是你不会才死掉啦,所以大家要来学阳明篇这样子,哦这样的一回事。但是,我觉得,我们有说,我有时候在一个一个文脉之中呢某种表述方法,可能到后来变成一个断章取义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嘛。这个阳明病啊什么病也会死人的啦,不生病人人也会死的,那这个知道一下哦。因为这句话好像好像已经讲开了,所以说一下。因为这个东西你随便查一下就会知道没有这一回事的,就是不要人云亦云。

那再来呢,我们阳明刚刚说了经证、热证对不对,那还有呢就是实证了,这个实,扎扎实实有什么东西了,那我们一般人称为阳明腑证,就是这个肠子里头啊果真是有塞了硬掉的大便了。那当然这个硬掉的大便基本的方剂来讲是承气汤对不对。可是呢,我们在教小柴胡汤里面也有一篇里面曾经有一篇带到阳明的,说这个人肠子干掉啊,是因为这个三焦的水道不能灌溉,所以你用小柴胡汤通通水道,这个谁灌溉进来,这个水灌溉进来了,肠子就就润了。所以也不是说一定都要用这个承气汤对不对,那更何况这个腑实证还有麻子仁丸啊,还有这个蜂蜜跟猪胆汁的灌肠法呀,对不对,就是还有很多很多方法都是都是帮助这个润大便的。

那么,阳明病呢还有什么证啊?阳明病还有湿证。当一个阳明的湿气过旺的时候哦,湿跟热交杂在一起呢,会形成一种哦挂在阳明病跟太阴病之间的状态。其实阳明跟太阴两种病两种病加在一起,几乎就是讲我们消化轴之间的事情了。不过话说回来,我说,我们这个桂林本啊,把一些这个《金匮要略》里面的那个杂病放回阳明篇,什么呕吐病啊什么都放回阳明篇,然后把一些东西放回太阴篇,然后把一些东西放回厥阴篇。所以你会发现说,消化轴里面的很多毛病哦,有些我们桂林本放在阳明篇里面,有些放在厥阴篇里面,之类之类的这样的分布。其实这个分布会让人觉得哦,不论这个桂林本是不是张仲景的原作,但是桂林本的确是非常凸显了张仲景的一种那个思考的那个观念,怎么讲呢?

你想想看,阳明湿病,这个挂在太阴跟阳明之间的那个湿病,其实换个说法叫什么?叫作黄疸病。黄疸病我们到今天西医解剖来讲,来讲都说说哦这个人胆管不通啊什么,对不对,什么胆结石啊造成胆汁出不来啊,怎么样怎么样整个人都黄掉了。那既然是胆管不通,你会不会想要从这中医的角度去问,胆不是少阳吗?为什么不是放少阳篇?你会不会想要这样子问?但是,如果你能够认识到——像我们当初讲少阳的时候,有提到张仲景的少阳区块是什么这件事情——如果你认得张仲景说的那个少阳区块是什么东西的话,你就会发现,黄疸病果然是不必放到少阳篇。因为它不太牵涉到张仲景说的那个三焦膜网的那个少阳。其实张仲景也没有说三焦膜网,是我们后代推论的,就是少阳病所指向的那个三焦膜网,它没有什么关联,它比较是消化轴本身的事。那这个算到消化轴本身的事情的胆管不通的话,那还是阳明,不是少阳。

那么相对来讲呢,有一些拉肚子什么的状况,为什么放到厥阴?你说拉肚子不是消化轴吗?不是。因为啊,厥阴病的那些拉肚子什么什么的东西啊,那是一个人的下腹部的免疫机能失调,下腹部的免疫机能那个是厥阴,不是消化轴的事。所以就是说,当你承认说,有可以这样的分类法的时候,其实其实看东西我觉得是有一个更舒服的视野存在哦,所以我还蛮佩服这个书这样的一个分类法的。

那么,这个湿病黄病之外呢,阳明病还有什么啊?还有蓄血证,当然只有一点点条文哦,就是阳明也会有瘀血的。那么,这个太阳区的瘀血哦,会让人发狂对不对,从前抵当汤和承气汤的这些都讲了。那阳明区的瘀血会让人怎么样啊?让人健忘,对不对,这是张仲景对于人的精神疾病的另外一个看法。然后呢,另外阳明这个消化轴有没有可能有虚寒的状态啊?有啊,比如说胃寒的呕吐啊,消化轴的寒的呕吐什么吴茱萸汤啊,什么小半夏汤之类之类的。大概是这样一整块呢,就是我们这个阳明篇要介绍的内容。

而我觉得想一想啊,我说阳明篇读起来有点乏味,看完了这个阳明篇的框架,其实觉得还是还是不错的啦,并不是那么乏味。首先第一个,温病有一大块的版图可以靠阳明篇解决;第二个,是黄疸这个东西啊,你在家里面吃阳明篇的药哦,一碗一碗的喝啊,是一碗一碗的好啊。那你到西医去总是要割掉一段什么东西嘛对不对,那所以如果你不想被割一个什么东西的话,那就在家看看《伤寒论》也不错了哦。那至于说阳明的寒证,那种呕吐证什么吴茱萸汤证哦,那根本就已经已经是搞到,就就是说啊你去给西医看,人家到时候说你是神经病啦对不对,就是你很痛苦,可是人家什么毛病也验不出来啊。那我们经方治这种病治这种病倒是很有机会是一剂知,二剂已的哦,所以,这些还是蛮值得学的。

◎阳明病提纲

9.1】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那么,我们来看这个阳明病的第一条,阳明篇第一条。唉,其实第一条读起来啊,就让人觉得很不爽快啊,想我当年呐还在准备什么中医检考的特考的时候啊,这一条都都是要背的呀,这个阳明病你要记得,阳明病有三种哦,一种叫太阳阳明,一种叫正阳阳明,一种叫少阳阳明。然后就问你说——哦,这是选择题嘛。请问太阳阳明是什么?那你就要选“太阳阳明是脾约”。他说请问,正阳阳明是什么?正阳阳明是“胃家实”。那请问少阳阳明是什么?少阳阳明是津液不足的大便难。我自己在那边很努力的背下来,自己也觉得哇咧咧,这个胃家实跟大便难哪里不一样?就是大便塞在里面的时候,胃家实,大便大不出来叫做大便难,就是你有必要这样分吗?就是到底你是哪根筋不对了,所以读的时候就火大,为了考试读它更火大。

那这个条文啊,我就说,我先跟你们讲一般的这个伤寒研究者是怎么处理这一条的。因为,通常我们研究伤寒第一步是什么?尽可能把它拗得合理一点对不对。然后,之后有人读《伤寒论》可能搞了三十年、四十年,忽然之间发现发现说不对,他不是在讲这件事情,然后再做一个颠覆这样子。那么,一般的第一次读《伤寒论》的人是怎么去思考的啊,就是太阳阳明,就是太阳病变成阳明病嘛;那正阳阳明就是阳明区本身有病嘛;少阳阳明就是少阳之邪的传成阳明病嘛,是不是这样子思考。所以,一般的思考这一条的时候就说,你看哦,太阳病的状态,就是太阳病这个疾病呢,因为太阳区是人的水气所运行的区块对不对,所以当一个人在得太阳病的时候,其实身体是要调度很多水气去跟这个病邪作战的。

而这个水气要调度了,就像我们说,救火队哦要浇水去救这个房子上面烧烧的火对不对,那消防车也载不了那么多水啊是不是,所以需要附近有什么消防栓是不是,总要找个地方去抽点水来继续救火嘛。那他抽着抽着哦,在调度你的水气的时候,抽到后来啊,好像水不够了,就往消化轴这边来要水。那消化轴呢觉得水不够了就往大便要水,就是大便再多咂它两口,吸一吸这样子,从大便里面再挤出两滴水来用用。所以呢,因为太阳病使用太多的水的关系,所以他的大便变得黑黑的一坨一坨的,像羊大便一样的东西就是脾约证的大便。他说这个脾啊,因为水被你抽的乱七八糟,所以它要节约了啊,所以脾在那边做省水活动了,然后大便也要精简化,大家都不要用水,马桶冲一半就好,然后就这个样子变成一个脾约病。他说因为太阳病常程要用水,所以到最后脾都被抽到都没水用了哦,就叫脾约。

那这个正阳阳明呢就是邪气直接到阳明区块,阳明区块是一个,我们说阳明是一个多气多血之腑啊,就是很会发热的哦。那换句话来讲,我们现在这些人啊,大家都是少气少血之人啊,阳明区块就不见了哦,所以这阳明病得的人就少了。他这个发热的时候,因为阳明区本身的病呢。他最直接就是用发烧来跟病毒抗争,因为发烧的温度太高了,所以消化轴烧干了,所以这是正阳阳明。那第三个少阳阳明呢,他就说,如果是一个开始是少阳病的话,少阳病本来就是不可以汗吐下、下利小便的嘛对不对。可是,少阳病你如果用了汗吐下跟利小便的话,这个人的三焦水道就被抽干了,那就没有东西灌溉你的消化轴了,于是就干在那里了,就是大便难哦。就是本来少阳病是不可以用到这种丧失水分的方法的,已经是有一点化热的病了,于是最后“胃中燥烦实实”。

当然,这个地方哦,他说这个胃家也好,胃中也好哦,同学一定要记得,他都已经讲到很多遍,同学大概不记得都记得了,就是《伤寒论》里面这个胃哦,不是我们这个地方哦(手指肉体的胃部)。我们那个仲景时代解剖学,同学都有一点概念对不对,就是什么都看不到,对不对。所以,心是这个地方(手指膻中处),这个地方有个在跳动的地方不叫心,那叫什么?虚里,对不对。那我们解剖说的胃,这个地方对不对,没有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哪有胃?这地方哪有胃?这叫心下。那张仲景说胃的时候是哪里呢?肠哦。就是美国人说肚子痛是不是也说stomachache啊?那也是肚子痛对不对?但是,肚子痛也可以说stomachache是不是?所以意思就是张仲景是美国人那一派了哦,就是胃也可以包括到下面一团一圈的一圈的部分了哦。所以,大概胃的地方就是一般我们现在摸的,是所谓所谓肠子的地方了。

那么,不然的话他还可以说什么?胃家实对不对,胃它一家子。那胃它一家那是反正就是消化轴全部了嘛,跟胃都是同一国的哦,所以大肠小肠都是胃的胃的一家了。那你也可以说严谨一点的一家的话呢,小肠比较是别家领养过来的孩子哦,胃的一家那全部属于阳明家族的,那就是手阳明大肠经跟足阳明胃经哦,那那是标准的胃家。那小肠呢一直住在它家,那可以啦,户籍也算了啊。就是加到一起,就是胃家就是这些这些加到一起哦,十二指肠、盲肠你加到一起也可以啦。所以,大概是这样一个看法,就是这一条我们一般论的第层的第一层的看法。

,后来哦,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想要推翻这个看法,就是说,因为,我们《伤寒论》哦,读来读去都会渐渐看出一个轮廓,就是我从前讲过很多遍的,就是这个张仲景的太阳、阳明、少阳是有一种好像跟天地之间阳气的量相对应的关系,就是三阳 - 二阳 - 一阳这个事情。那么,这一条的注释呢到后来大家开始就开始做一些不同的思考,那我觉得最近比较定着的一个注解法是这样子说,他说其实太阳就是阳气最旺盛的三份的阳,正阳就是二阳,少阳就是一阳。他的现代的注解法是这样子认为,说是哦,阳明病在发生的时候呢,这个人的抵抗力哦,它的他的抵抗力这个力道我们称之为阳,就是就是抗邪的力道。如果这个人抗邪的力道非常强,,我们叫做三阳;如果抗邪的力道是普通强,叫做二阳;那么,那么如果抗邪的力道是蛮虚弱的,这样叫做一阳。

他说,当一个人抵抗力也你分成三个不同的等,三个不同的等,上中下三等的时候哦,他说一个有上等的的抵抗力的人,就是三阳齐全的人,就是他的就是他的阳气很够的人,他的这个阳明病哦,不一定需要发烧这个动作。因为抵抗力最强的人是不一定需要发烧的,他发烧其实是抵抗力有点不够的人,就是第第二等的才会才会用到发烧这一招。所以他就他就说,当一个人人,他的抵抗力很强,病邪进来他就直接调度抵抗力去攻击那个病邪,只是在调度抵抗力的这个过程里面呢,会从消化轴抽水。所以,这样子的状况的状况那个人呢发烧不一定会很严重,他不一定会呈现出这个这个阳明病患者的那个那个发高烧——像这样哈,哈的状况,不一定会有。但是呢,抵抗力他是有要消耗东西的,他会消耗你的的水气。所以即使是是一个抵抗力强的人,他还是会弄到他还是会弄到缺水,所以会形成一个脾约证。

这个说法为什么比前一个说法好?那是因为脾约麻子仁丸这个药的结构是合乎第二个说法,而没有那么合乎第一个说法的。就是脾约麻子仁丸的的这个药哦,它就是用里头放芍药什么的啊,好像就是说这个药方本身没有做太多的其他的事,只是说,把这个水啊,这样说,哎,诶,你不要这样这样子一将功成万骨枯好不好,我知道你很厉害啦,那水还来一点,就是那样子的一个感觉。所以所以因为那个那个麻子仁丸那个的做法上觉得好像是觉得好像有一个外面很强的这个这个运作的过程把水都抽光,所以它要一点水回来,他说这样子叫做脾约,用的是麻子仁丸。

【视频编号:JT-Typhoid96-9-71-5正阳阳明呢就是这个人的体质上面,他的元气并没有那么强,不能这么超然地去跟病邪战斗,所以就跟病邪怎么样?约到一个地方,我们一决生死,不见不散,就开始这样子一直发高烧,开始这样子的打法。那这样子能够发高烧当然也代表这个人抵抗力不是很弱的。可是呢,这样的一个状况呢,就是烧啊烧,烧啊烧,最后烧到干了,那这样子叫做“胃家实”。

那么,更次一等的抵抗力就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人结局来讲是大不出大便,所以我们把它归到阳明来对不对。可是其实这个人啊根本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抵抗力,不是因为抵抗力够、能量强,所以把他在烧干掉,不是。他说这个人啊,他的阳明病哦不是来自于他的热能,也不是来自于他的抗病能力用掉太多的水,而是他只是被发汗了,被利小便了,他没水了,然后人就干掉了,于是大便就大不出来了。就是没有经过任何轰轰烈烈的过程,他只是太干了,单纯的津液损失,所以就大便干掉。那这个当然是阳气最少,抵抗力最少的人的状况。因此遇到这个状况你也不是要治阳明病了,就怎么样呢?就是用蜂蜜啊做成一条膏塞到肛门里面,就是灌灌肠啊,润一润肠这样子,就是你知道根本就是另外一路了。

所以,用这个第二种的解释法当然是有一点跳脱,但是我觉得它逻辑上有它比较正当的地方。因为如果你用第一种解释法哦,就好像一定要有一个少阳在那里,然后要给你有一个误治,就是只是少阳还不行,还一定要医坏,然后才会变这个少阳阳明。那其实这样子讲都有一点牵强哦,所以就这两种都跟各位报告一下。

9.2】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那这个第二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他说阳明啊,就是胃家里面都是塞满了东西了。那有些人会说想要推扩一点讲哦,说是胃家实是不是可以不要说大便,说“邪气实”是不是也可以?这我不太敢说耶,我只能说,依照张仲景的用字习惯,“实”这个东西通常就是真的有一个有形的东西在那里了。所以,我们就姑且就说这是胃里头塞了什么有形的东西,啊,是肠子里面哦,不是胃里头。那这个消化轴啦啊,不要说肠或者胃了。那,但是你说除了这个肚子有大便之外,阳明有没有一些其他的特征啊?其实还是有耶。其实阳明病的人他会头痛的话大概会痛这里(手指额头),这是一点;另外有的人呢是右边的大腿会痛,或者是右膝盖的外侧会痛,就是沿着一条阳明经的位置还是会有发痛的地方啊。所以这些都是还可以知道一下,就是到时候要变阳明病这几个痛点还是可以参考一下啊。

9.3】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        

        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那这个接下来就是张仲景跟他的老师的问答题了,我在想说为什么张仲景要问他老师这么白痴的问题啊,就是有一点像是幼稚园课本的那种问答。他说,老师啊,请问为什么人会得阳明病?然后他老师就说,啊,当你得太阳病的时候啊,有人用发汗啦,有人就用了下法啊,有人就利了小便啦,但是不管怎么抽水,就是水不够啦对不对。那水不够了胃中,胃中就是肠道哦,消化道就干干的啦。那于是消化道就水不够就干掉了,那当然就会有一些现象出来啦,不更衣,内实,大便难啊。这个其实不更衣,内实,大便难意思是一样的耶,这个古时候哦因为穿这个长袍对不对,马桶又是蹲式的对不对,那你要进到马桶去上厕所,你当然衣服要先脱下来挂在衣架上啦。不然的话,你把这个衣服很努力的这样两手兜着蹲下去大完便了,那你要伸手抓卫生纸的时候衣服不是就掉下去了嘛。啊就是总是会沾到嘛,所以这个,干脆衣服就挂旁边哦,所以古时候更衣就是上厕所的意思,上大号的意思啦,还不是上小号呢是不是?

那这个内实哦,里面塞满了大便大不出来,就是说基本上,他这一题的答案是说,基本上是人损失了津液之后会发生干燥的现象,一个比较干的人一经过热,一旦那个抵抗力有这个热度产生的时候就烧干了啊,他说这样就到阳明病了。那么,当然如果我们要用张仲景的六经的区块来说的话就是,一旦一个人津液不够的时候啊,他的太阳这一层战场就几乎不能存在了。因为太阳就是水气构成的一个区域,如果你的水气已经被抽到这么干了,太阳这个舞台就稀薄掉了,所以大家只好找别的地方去续打了,大概就是这个状态。那这个的话就是,因为我们《伤寒论》已经读了蛮久了,所以这一条可能我们不会觉得很重要,但其实是阳明病的很重要的提纲啊。

9.4】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他说阳明病有什么外证啊?那其实同学读过太阳篇都知道外证是多重要的事情对不对,太阳病什么头痛项强恶寒,有汗或无汗对不对,就是太阳病。那阳明病的指征是什么呢?他就说,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就是,当你还在太阳病的时候,你会怕冷怕风对不对,可是到了阳明病的时候,不但不怕冷怕风,反而觉得热,出汗。所以你不要说脉浮有汗桂枝汤,如果你脉浮有汗不怕冷呢反而想脱衣服,那不是桂枝汤对不对,就是已经到阳明这边来了哦。那这个,所以阳明的这个提纲就是,不但不怕冷,反而觉得燥热,觉得发热、怕热了哦,这是阳明病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个主症啦。

那当然我们说阳明是多气多血之腑哦,人体的这个,古经典说的人体的四个海哦,阳明是水谷之海哦,水跟这个稻米之海,这个脑为髓海,骨髓的海,人体的四海这个东西啊,阳明是其中一海哦,所以它的力道是很够的。那么,那当然这一条它是讲它都是外证啦,那你说阳明病有没有内证啊?内证有啊,就是里面塞了大便嘛,什么痞满燥屎,转矢气、放屁什么的啊,这个东西,那是内证。那这个以提纲来讲,我想这前面几条里面这个第四条是最要紧的哦,因为是外证是一定要,谁也不能忘记的,这样才分辨得出阳明病最大的特质。

9.5】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

       而恶热也。

那第五条他又问了哦,他说,老师啊,你说阳明病的这个特征是不怕冷反而怕热对不对,可是呢我就看过我们家隔壁那个谁啊,他得阳明病啊,还不是在那边喊好冷好冷,所以你刚讲的那个东西好像不太对哦,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人阳明病得了之后,那一天还在那边怕冷怕冷的?那这个,老师就说,虽然是第一天是这样子没有错啦,但是一旦传到阳明区了,他原来他那个怕冷的是病邪还在太阳区块的时候,他有太阳区块的那种主观感受。可是,既然到了阳明区块了,他就会慢慢慢慢归并到阳明区块,所以在差不多一天的时间里头呢,太阳的那些症状会慢慢慢慢稀薄掉,没有掉,然后都归并到阳明去。所以就差不多顶多一天吧,那接下来就不会再怕冷了哦,接下来就开始冒汗发高烧了啊,这样的一个过程。

同学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冒过程,有吧?太阳转阳明大家有没有转过?有,对不对。一开始是受寒流鼻涕咳嗽,然后在第二天家里面第二天开始发高烧,这样子有吧?还是有哦。这是多少年前的往事?十岁哦。现在你几岁?二十六哦,已经十六年了哦。大家都身体衰老得很快啊,我上一次我也是觉得是我好像比较有记忆的好像是十几岁的时候啊这样子。那这个张仲景啊看来也是那种哦很会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是张仲景下面又继续问了。我想哦,当张仲景的老师还真是蛮命苦的耶,他就是那种,他那种问题其实已经是相当逆上的那种问法了。

9.6】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

       止,此为阳明病也。

他就说,张仲景就再问了,他说,为什么这个人恶寒哪就会收掉,其实这句话等于在讲说,哦,你在告诉我,他说你那个调调好像告诉我说,这个病邪从太阳转到阳明了对不对,然后这就搬家就慢慢搬完了嘛,对不对,就是搬家也要搬搬弄行李上车搬到阳明。他又说,奇怪了,一个病邪又挂到阳明,又挂到太阳,那为什么不是阳明搬到太阳,而是太阳搬到阳明?对不对。这个,你这个脚踏两条船,谁规定一定要上这条船的啊?那但是,他又问说,那为什么到最后都是到阳明来啊,他说为什么最后是太阳跟阳明都沾到,为什么都是阳明抢过来,怎么都是它赢?就是有作弊嫌疑的料理东西军啊。

那这个,结果这个他的这个老师就说,啊,阳明呢是中央属土哦,土是人体这个好像一个最缓和的气,所以什么气到了这边呢,都不会再往别的地方去了,所以一开始呢虽然有点怕冷,但是过两天之后呢就都会归并在这个地方了。所以这一条好像在告诉读者说,六经里头的哪一条病到了阳明之后都不太会传经了。是这样吗?这个我觉得还是有例外可以存在的空间哦。就说这个说法我想可能你也只能把他想成是张仲景的老师哦,临时被问到一个很不识相的问题,然后临时掰一个答案挡一挡那种感觉。

因为阳明病哦,我觉得如果是我自己的感冒的记忆的话,有的时候阳明病的烧退了哦,还会再烧几阵小烧,比如说什么少阳的那种烧,或者是各半汤那种烧。所以既然之后还有,就是烧退了之后会呈现出这个太阳表的各半汤证,或者是少阳区的柴胡汤证,这就意味着其实阳明病好了,还是可能继续有些病邪在别的地方散步嘛啊。所以,说这个病邪一定归并于阳明呢我也不敢讲,但是呢,话又说回来,这句话你也不要否定他,怎么讲呢?就是同学你有没有那种印象,就是一旦你的这个感冒哦发烧哦,就是变成发高烧,就是真的阳明高烧对不对,有的时候你就那个烧也不太会往别的方向去发作,对不对。你就是烧烧烧,烧了几天烧退下来,然后感冒就过去了对不对,就是烧完了感冒就差不多也就结束大半了,那这样的一个经验还是有的。所以,我们姑且也可以信任这件事情。

那像是,比如说我有帮我们同学小孩子哦开过药,就那小孩子在我面前的时候,(一把脉)哦这是个少阴的脉,我开个真武汤。那真武汤他吃了一天之后,那他原来是发烧嘛,我说是真武汤的发烧,那吃了之后烧就退了,可是退了之后又过了一天又烧起来了,诶,再烧起来是白虎汤的脉了,所以就是从少阴被逼回这个阳明了。那后来那小孩子当然阳明病吃了白虎汤,再退了之后那就好了差不多了。所以,阳明好像大部分的病邪可以在这边一起解决哦,这个征兆还是存在的啦啊,只能说存在,不要说绝对。

那昨天我上了课之后啊,下课的时候就同学跟我讲说什么呀,同学说,老师呀,我们上课说“阳明无死证”,我们上课说“阳明不可复传”,那我们现在更正成“阳明是有死证的”对不对。然后就说,他就跟我聊了,老师,我从前有一个朋友哦,她有一次哦,就是发现她有大肠癌,而她大肠癌的那个时候就是发高烧,然后大便大不出来,然后那个时候去检查发现是大肠癌,所以她的发病是发在阳明。然后呢,后来就是一路医啊,什么化疗啊手术啊什么子宫卵巢什么一路都割掉,人也快挖空了,最后还是死了。然后死的时候呢,是全身浮肿发黄的黄疸,就是发于阳明,死于阳明,果然是阳明有死证啊,阳明不外传哦。我说已经全身都绕完了再回到阳明,这个你也不用再讲了,对不对。但是我们不能拿这种很极端的例子来扯这种事情哦,我们只能说阳明还是留不住所有的病邪的啦,这样子。

◎太阳转阳明特征

9.7】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那接下来呢,他告诉你说,第七条哦,他说,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他说,阳明这个病啊一开始其实也是太阳病哦,只是呢,太阳病发汗啊没有发干净,因此呢还有邪气走到下一个区块去,那这个我们就知道一下了。那有人是喜欢把这个一条跟下一条放到一起在说啊,这个第七条是讲说,这个太阳转成太阳阳明,第八条有个呕嘛,就是少阳转成少阳阳明。但是我是觉得,现在那个太阳阳明是太阳经转来,少阳阳明是少阳经转来,这件事本身都已经遭到质疑了,所以我也不太想说,绝对支持他们的说法。我想简单来讲,第七条就是单纯的告诉我们,发汗没有发干净还有邪气的话,有可能进入下一个区块,这是一点。

9.8】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那第八条呢,是“发热无汗,呕不能食”,其实你不要,在这里你其实不要说是柴胡证。因为,发热无汗的时候哦,麻黄汤证的可能性高点,而麻黄汤证是受寒哦,受寒也会让人呕心不想吃饭的,所以不一定是柴胡证才要呕的。那他说,本来是一个,因为你看他的那个故事的情节,本来是发烧没有汗的人,可是放着放着呢,反而开始怎么样啊?开始这个“汗出濈濈然”,那么他说这是“转属阳明”。这是先要读者去观察一个事件,就是你家有一个人本来感冒是流不出汗的,可是渐渐你看见他,诶,过了两天开始皮肤上面那种碎碎的汗珠开始出来了,然后他一滴一滴汗珠形成了。那你就要想说,哦,那感冒已经从A区块转到B区块了,所以就要我们在临床上要做到这个认识。

而这个“濈然”跟“濈濈然”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哦,这个阳明病的这个“濈濈然”哦,因为我们从前有讲说什么,什么什么汤证的瞑眩,什么怎么样像要“濈然汗出而解”对不对。那个“濈然”是意思是好像溅起一个水花的意思哦,就是好像打翻一碗水一样,所以“啪”出一阵汗,然后这人病就好,就叫“濈然”。那么“濈濈然”不是哦,“濈濈然”古时候是在形容比如说有一个很大的草原,上面放牧了很多牛羊,你放眼望去啊,一堆毛茸茸的绵羊,绵羊的角不是往上翘,我也不知道古时候《诗经》是写什么羊,就是反正一堆羊群看到一根一根角这样戳出来,那那个一群羊很多根角戳出来叫做“濈濈然”啊。那所以这个东西,濈濈然就是身上这里那里都是一小粒一小粒的汗珠这样子戳出来,叫濈濈然了。所以,濈濈然比较是小而绵延不断的出汗叫濈濈然,就是皮肤一直都是湿湿的,这样的一个状况。

那么,所以呢,这样的一个变化我想我们就要观察到哦,就是说,并不是,因为我不晓得同学的《伤寒论》哦,你们学了之后你们开药到底是争不争取时间的?我有的时候哦,这个跟你们也没有关系,就有的时候听到人家说什么,感冒要吃药啊对不对,我今天开的药他到了明天了,还说还没去抓,还说没关系,我后天一定吃,你知道。我就觉得说,这个,这是感冒是不等人的呀,对不对,它是不断在变化的东西啊。那但是好像我们这些,就不是我们,就是有些外行的人,他对于感冒的认识跟我们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就是在看一个病人对不对,比如说他是麻黄汤证呢,你麻黄汤煮好了,发现他已经汗出濈濈然了,那麻黄汤倒掉改煮白虎汤了是不是。这个要知道一下的哦。

我们还有两条,对不起,因为是想要跟昨天的那个进度切齐哦。那【9.11】条哦不用讲了,【9.11】条是跟这个一样啊,就是转到阳明的汗是一小粒一小粒这样冒出来的。

9.9】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

这个【9.9】条哦,“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这是这样子,这一条呢宋本没有那么多字,宋本的讲法就是“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就是说,伤寒啊大概到第二天第三天要传阳明了,那个人脉就会变得,哇,特别的大条。那六经病里头阳明的脉是最洪大的嘛,所以如果你把到这个脉比你平常的脉要粗很多强很多,那阳明病嘛。这个是以感冒而言是这样子没有错,那虚劳就另外算对不对。可是,如果是照桂林本的写法,这个“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呵,那这个“大”就不能用洪大来解释,就是宽宽扁扁那种脉。

也就是说,我们前面有讲到太阳篇的上篇,我们讲到传与不传对不对,那这个传与不传他就说,如果这个脉是好像很安静的,维持原状不改变的,就是这个病邪没有在继续蔓延。那当然这个传我们说不可以用传经来说哦,我们那时候有讲过李克绍的观点,就是说《伤寒论》这本书里面传经归传经,病邪发展归发展,发展不见得叫做传经,恶化就是发展,不是传经。所以如果说一个阳明的脉,如果它是发展中的,那就非常地澎湃汹涌的哦,可是如果这个阳明脉就是这样子宽宽扁扁的哦,没有什么特质的话,那可能他的病邪就是已经被挡下来了,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了哦,我们这样子来理解也可以。当然,其实我不太想要说,桂林本写得比较好,我不想。因为那个阳明脉大那个东西,在后面的条文还是有用的,所以宋本是在整本上面逻辑比较好的。

9.10】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者,为阳明病也。

这个,再来一条,这个“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这一条。这一条是这样子,首先我们看那个阳明病是这样,无论是阳明病或者是太阴病,手脚都有可能是温暖的。也就是说,手脚温暖这个前提呢,是可能阳明可能太阴的,因为太阴或者阳明他的病邪跟正气的这个作用呢都是在消化轴这一块。其实脾胃跟肌肉是相表里的东西,所以通常消化轴在抗邪的时候手脚不会太冷。那这个手脚不会太冷是有可能是阳明,也可能是太阴。可是呢,他说,这个人他的脉啊是浮而缓,一般浮而缓这件事情呢,不要想的太玄哦,就是桂枝汤脉嘛。

这个桂枝汤脉的人,然后他的手脚是暖暖发热的,张仲景提到一个提示是说,这个人的病接下来,这个人的病哦他是可能是处在一个状况是什么呢?沾到阳明,也沾到太阴了。那么,一个人的病邪,因为其实如果以后我们学到太阴篇的时候,同学就会看到,其实太阳病的这个桂枝证哦,根本跟太阴是表里关系的。就是桂枝汤证要陷到太阴病是非常容易的,他们是很靠近的,所以才会把桂枝汤称之为肠胃感冒的,就是这伤风。那么,这个病邪已经沾到太阴了,也沾到阳明的时候,这个人脉是浮缓的,手脚是有点暖,甚至有点发热的,这个状态之下,他接下来会怎么样?所以这个地方这一题哦,倒是那种哦标准的料理东西军了。

就是说,这个病现在有两个人在抢他,一个人端出来的牛排叫太阴,一个人端出来牛排叫阳明,那两边都说,请来我家坐哦,请给我一票,那到最后这个病邪到底要去住谁家呢?那么这个地方就是说,太阴的料理的这个特征是湿,阳明的料理的这个特征是燥热。所以呢,这个人的病邪同时在太阴跟阳明的时候,就要看,到底是这个人到最后是湿气打赢了,还是热气打赢了。如果是湿气赢了,这个病就归并到太阴那一边,如果是热气赢了就归到阳明那一边。那太阴那一边就是什么?就是黄疸病。阳明这一边就是大便干燥病。

那么他就说,如果要归并到太阴的话,他说,太阴者,身当发黄。他说如果是归并到太阴的话,就是这个人湿气很重,对不对,那湿气很重到发黄之间需要一个什么条件?小便不利。因为如果你小便利,他不断的抽水出来,人也黄不了,也湿不了,对不对。所以如果这个人是小便不利的,代表他的湿气把这个热气包住了,这个热气,湿热之气堆在这跑不掉,那这样子的话就会归并成一个太阴的黄病。那我们也可以说黄疸病是阳明篇里面的太阴病了哦。

那他说,可是,如果这个人他是尿尿尿得很顺的,那尿尿尿得很顺的人,那就没办法发黄了,因为黄需要湿热停留在里面,那湿排得掉的话,那就不能黄,但是热却还在那里。所以,到了七八天呢,大便发硬了,大便越抽越干,越抽越干,那个热还在。于是,湿盛就变黄病,热盛到最后变成干燥,那那个干燥的结果就变成形成了阳明病。就是大概这样的一条,所以,读来也还,我觉得还算容易理解啦。那么之后就六月再回来了哦,那那个时候就教室有开冷气了。

(记录整理:婆婆巫 一校:坐看云起 二校:xz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