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王剑峰:福布斯新秀的“冠军”之路

 飞沿走壁 2017-05-18
    

    楚天金报讯 王剑峰,宁波均胜集团董事长。201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汽车行业新上榜的亿万富豪,个人净资产10亿美元。

        他在2004年创业时,并没有想到企业会发展得如此之快:“2006年销售收入只有2000多万元,2012年销售收入超过了65亿元。”

        十年来,王剑峰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通过迅猛、干练的资本运作,均胜集团已经成为宝马、奥迪、大众、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等多个高端汽车品牌的合作伙伴,逐渐成长为汽车电子领域的隐形冠军。

        他,是如何做到的?

    

        425万元起家

        专注汽车零部件

    

        王剑峰,1970年出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宁波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市公司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均胜电子,以及它的母公司均胜集团,还有合资公司均胜普瑞都坐落在宁波市的高新技术园区。高新区虽然距离市区不远,但从这里经过的车辆稀少,能看到的都是一幢幢方方正正的高楼,有一种严谨、低调的气氛。但与传统“稳”字当头的“甬商精神”略有不同,雷厉风行的王剑峰领军的均胜集团更擅长打“快”拳,将资本运作发挥到了极致。

        2001年9月4日,王剑峰、谢雪娣及胡放子三名自然人以货币方式出资1000万元,王剑峰出资425万元,占股42.5%,设立爱力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力巨公司”)。

        2004年4月8日,爱力巨公司召开股东会,变更公司名称为宁波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到2008年,先后通过四次增资、五次股权转让,均胜集团注册资本增加至1.2亿元。

        均胜在成立之初,就专注于做汽车零部件,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同步进行,可以对客户需求实时作出反应。“人家从拷贝开始,我们从研发开始。”公司创始人之一,均胜集团总裁、副董事长范金洪说,从研发开始的发展战略使得均胜起步阶段销售规模上升较慢,成立2年后才有2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但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研发为基础的起步站稳后,均胜开始考虑规模化发展。2006年,均胜在长春建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对一汽就地供货,之后陆续为大众、通用、福特供货,产品涉及发动机进气管、洗涤器、空调出风口等。

    

        借壳上市三级跳

        海外并购借东风

    

        王剑峰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声名鹊起,是从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开始的。

        2010年,公司成功借壳辽源得亨上市,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11年,均胜的资产重组方案获得了证监会通过,进入资产重组和新资产注入阶段,完成了从一家普通民企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华丽转身。

        王剑峰说,汽车电子领域涉及机械、电子、软件等多个行业,对技术要求很高,在并购以前“均胜”也想突破,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但无奈的是,这些企业历史悠久,专业技术积累雄厚,所以很难超越。

        既然公司起步晚、缺乏积累,为什么不能通过海外并购直接把他们的技术“买”过来呢?

        说干就干!2011年,均胜并购老牌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德国普瑞,获得其74.9%的股权;2012年12月,均胜完成剩余股权交割手续,拥有普瑞100%股权,并将普瑞公司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成为上交所首家拥有国际品牌的汽车电子公司。

        至此,均胜集团花费16亿元人民币,正式对外宣布完成了普瑞公司的并购全部,获得了一家技术领先,在德国、美国、墨西哥、葡萄牙、罗马尼亚拥有6个分支机构,全球拥有2500名员工,客户涵盖全球所有高端车型的德国老牌汽车主机厂。

        事实证明,王剑峰的算盘没有打错,并购后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去年,公司汽车零部件销售达到了70亿元,一举成为宝马、奥迪、大众、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等多家高端汽车的合作伙伴。

    

        “旋风”刮起时

        他只做小领域“隐形冠军”

    

        对普瑞的收购让均胜从此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获得了脱胎换骨的提升。

        而去年新能源概念车特斯拉旋风的刮起,让均胜电子也“牛”起来。2013年11月11日至2014年2月11日,均胜电子每股价格从11.95元低点一路上涨至 27.99元,其间最高涨幅为134.23%,成为年初A股市场中一大牛股。

        如果从2011年底最低股价7.06元算起,股价更是大涨了3倍。“市场追捧的就是收购德国普瑞之后,对均胜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看好。”业内人士分析说,德国普瑞正在为宝马电动汽车配套生产电池,均胜也跟着刮起“特斯拉旋风”。

        不过,均胜集团副总裁郭志明表示,与汽车电子领域的“航空母舰”相比,均胜电子更愿意抓住目前所从事的细分市场中的机会,通过反应速度、合作关系等方式取胜。“德国本土公司中有一种‘隐形冠军’,只为某个大产品提供某个小部件,但这个部件绝对是一流的,比如德国某中小企业制造的一款‘电流传感器’产品,在全球份额中能够占到100%。而普瑞就是希望成为BMS这个小领域的‘隐形冠军’。”

        “预计到2015年我们将实现100亿元的销售收入。”王剑峰说,“届时,我们在全球汽车电子产品领域将是不可忽视的一支中国力量。”

    

        ■ 对话王剑峰

        海外并购:机会与痛苦并存

    

        记者:您对并购重组体会如何?

        王剑峰:我个人对并购重组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生动的。因为均胜是一路靠并购重组,包括海外重组,靠自身的整合发展起来的公司。大家也看到均胜在短短的八年时间,从销售两千万元的公司发展到现在70亿元的销售额,跟并购重组是分不开的。

        海外并购大家也看到了,成功的非常少,但是失败的案例却很多。尤其是海外并购,各个地方的法规、整合的管理、文化的冲突,整合的痛苦都是有的,我想更多的机会跟痛苦都是并存着的。

        记者:均胜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发展如何?

        王剑峰:我们最近在法兰克汽车展里面,和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一起发布了新一代的中控平台,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跟宝马一起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目前,世界上真正发布新能源汽车的就是两个,一个是特斯拉,一个是宝马的I3,宝马的控制器就是我们做的。如果没有通过并购重组,其实均胜也做不了这些,这个是我切身的体会。

    

        10年裂变之路

    

        (1)2001年9月4日,均胜集团前身爱力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由王剑峰等三名自然人以货币方式出资1000万元设立。(2)2004年4月爱力巨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宁波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2010年4月13日,借壳辽源得亨股份上市。(4)2010年,均胜与德国普瑞合作,成立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2011年6月,公司成功并购普瑞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