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俊荣:汽车服务业发展趋势

 一叶知秋6012 2017-05-18


512日,“2017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年会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有形市场和平行进口汽车市场创新发展大会”在广西柳州召开。在大会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分论坛上,广东省汽车电子商务促进会执行秘书长、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郭俊荣,分析了汽车服务业发展趋势。

一、存在机会

全国机动车的保有量达到2.9亿,其中汽车1.94亿辆,小型载客汽车达1.6亿辆。

很多大城市5年以上车龄的汽车占比超过50%

“互联网+”的“双创”项目在汽车服务业不断涌现。

电商线下加重和有形市场的“+互联网”逐步融合。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71日起正式实施。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汽车报废管理办法》修订的必然性……

二、行业现状

各路资本、BAT互联网巨头、汽车集团、经销商集团等纷纷杀入汽车后服务市场,通过建立独立的连锁服务品牌,建立大量的线下服务门店,运用电商平台强大的线上营销及引流力量,试图在后市场跑马圈地,分上一杯羹。

中国汽车后服务市场长期以来是以中小企业参与为主,“散乱差”现象普遍,行业潜规则较多,服务质量对线下门店的专业技术和人员服务能力的依赖度较高,这并非互联网思维或电商平台能够轻松解决的。

三、典型问题

发展汽车服务连锁网络时,硬件设施容易统一规范,但技术服务水平、管理服务、人员素质等存在着明显的脱节,跟不上网络发展的速度。

车主O2O的服务体验落差较大,特别是对于那些采取松散合作模式来发展线下门店的电商来说,更是容易出现服务质量管理的失控现象。

四、解决思路

商(协)会牵头建立汽车服务业的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

持续开展定期的行业测评活动和服务认证评级;

动员汽车服务龙头企业参与消委会维权工作服务站;

构建汽车服务消费教育基地;

大力推动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提升服务计划;

推进汽车服务类的品牌战略。

五、趋势观点

汽车类产品的本身已经不再重要,服务的产品化才是营销的重心,服务营销再次升级。

在汽车流通及服务领域,车辆或汽车技术等显性产品的同质化是比较明显的,这不是营销人员可以改变的。但服务水平的差距很大,打造放心消费要从服务做起。

通过服务升级来倒逼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在服务认证体系中融入优质产品的认证。

汽车服务业做什么才是最有价值和最可能成功的?能站在产业的顶层或者是社会发展的前端来发明革命性、颠覆性的产品。能够将小B端服务好,帮助他们生存发展的服务。能够解决最后一公里to C端的服务问题。借助互联网手段,将汽车服务的体验做到极致,将服务营销推向新的高度,将放心服务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