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分钟,看尽戛纳70年影展史

 昵称20041990 2017-05-18

今年是戛纳电影节70周年,作为国内在戛纳电影节对电影报道最专注的媒体之一,爱奇艺在飞往戛纳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除了常规的报道之外,我们也从过往70届戛纳电影节,超过2000部电影之中,精心挑选出91部,完成一段迷影感极强的混剪。

本篇文章是对这段混剪的简介,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滑到文章底部,看完了这段混剪之后再返回来看这篇文章,相信我,这6分钟绝对会让你起一身鸡皮疙瘩。资深一点的影迷朋友们,也可以在看片尾片单之前,看看自己能够认出几部电影。

长按这个二维码即可观看,5分钟、91部名作,回顾戛纳70年

或戳文末阅读原文

剪辑:郭连凯

70岁,对于一个人来讲,是步入古稀之后的第一个年头。而作为艺术电影最高殿堂的戛纳电影节,也在不知不觉间度过了70个年头,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70岁生日。

这70届(71年,1968年曾因五月风暴游行停办),戛纳电影节就像一个伴随电影成长的老者,经历过童年时期的懵懂可爱与天赋异禀,青年时期的迷茫困惑与年少轻狂,成年时期的甜蜜爱情和奋斗拼搏,中年时期的功成名就和高奏凯歌,才有了现在的淡然平和和稳健前行。

我们也从过往70届戛纳电影节,超过2000部电影之中,精心挑选出91部,完成一段迷影感极强的混剪。

在挑选、整理素材的时候,我们遵循了两个原则,一是要按照年龄顺序,从出生到老去(70岁)排列素材,将戛纳拟人化,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串起戛纳70年间的发展。

另一个就是想要按照戛纳电影节的发展,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展现出不同的情绪。

       

于是这段混剪诞生了,按照年龄和情绪可以大致分为9个阶段。

阶段一:生命起源

从一道生命之光,到细胞分裂,到临盆分娩,泰伦斯·马利克的《生命之树》和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的施隆多夫的《铁皮鼓》串起了戛纳的诞生。

从8mm短片中的模糊稚影,到海边的奔跑前行,维姆·文德斯的《德州巴黎》和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篇作《四百击》等电影,描绘了戛纳蹒跚学步、直到执着奔跑的过程。

  

这一段我们将所有影片的画幅比都切割成了1:1的正方形,并将所有画面调成黑白,增强复古感的同时也是为第二阶段的第一个镜头做准备。

阶段二:青春年少

第二阶段的开头便是泽维尔·多兰的《妈咪》的第一次开屏,并且画面由黑白转为彩色,瞬间豁然开朗。正好对应上年轻气盛的情绪,随后一段青年形象的展示:达内兄弟的《罗塞塔》、达米安·查泽雷的《爆裂鼓手》、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格斯·范·桑特的《大象》,见证了戛纳的成长,坚定不移的前行。

  

阶段三:玉貌花容

伴随着《霓虹恶魔》中一段关于美丽的台词,我们挑选了70年间最著名的几张精致脸庞,《瑟堡的雨伞》中的凯瑟琳·德纳芙,《两生花》中的伊莲娜·雅各布,《玛戈皇后》中的伊莎贝尔·阿佳妮等等代表了戛纳电影节历史中最美丽的时刻。

  

阶段四:激情歌舞

没有什么能比舞蹈更能代表年轻人的活力了,在这个阶段,我们选择了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的著名歌舞片《花都艳舞》、鲍勃·福斯拿下金棕榈之作《爵士春秋》等片串起了全混剪最抖腿的30秒钟。

阶段五:动人爱情

在《卡罗尔》中,Therese和Carol在餐厅第一次吃饭的那一场戏,两人虽然只是日常对话,但在其中蕴含的暧昧情绪,早就暗示了两人之后的故事,我们也用这一段对白开启了这段混剪中关于爱情的部分,之后无论是王家卫的《2046》和《花样年华》、还是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都是戛纳电影节历史中著名的爱情故事。

  

阶段六:摄心凝视

爱情阶段以《一一》中的心碎台词结束,无缝连接到节奏最缓的一个阶段,也就是凝视。在这里,《德州巴黎》、《卡罗尔》再次出镜,老塔的《乡愁》也当仁不让,维姆文德斯的公路三部曲之一的《公路之王》的标志性镜头也和这段情绪完美融合。

阶段七:绝美画面

音乐节奏的突然变化,带来了画面情绪上的陡然提升,我们在这个阶段放入了几组在影像上绝美的镜头,从《忧郁症》,到《影武者》,再到《侠女》中的竹林,都是最纯粹的视觉享受。

  

阶段八:老而弥坚。

随着《胡丽叶塔》中的经典蒙太奇,本段混剪步入老年,但老年不代表老朽,虽然年岁已大,但依然目光如炬,朝向未来。《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中的台词打碎了老年人步履蹒跚的形象,也由《风烛泪》中的一场转折戏拉开了老而弥坚的情绪。以这段混剪证明戛纳还并未老去,70岁仅仅是成功的开始。

阶段九:迷影不死

《一一》中的经典台词“电影发明了之后,人类的生命延长了至少三倍”之后,一组《天堂电影院》的镜头,让整个混剪回到了戛纳电影节之于影迷,最纯粹的意义,也正如昆汀所说,这里对于喜欢电影的人来说,就是天堂。

在一组往年的戛纳镜头中,回到去年的颁奖晚会,今年的评审团主席佩德罗·阿莫多瓦面向镜头的飞吻,结束了整个混剪。

91部电影,100多个片段,这6分钟的混剪取之戛纳,献给戛纳,是爱奇艺送给70岁的戛纳电影节的最好礼物。与此同时,也请大家关注爱奇艺戛纳前方小队为大家带来的最新,同时也是最专业的报道。

我们戛纳见。

短片中涉及电影片单

《生命之树》 泰伦斯·马利克

《铁皮鼓》 沃尔克·施隆多夫

《头脑特工队》 彼特·道格特

《德州巴黎》 维姆·文德斯

《钢琴课》 简·坎皮恩

《大地之歌》 萨蒂亚吉特·雷伊

《美丽人生》 罗伯托·贝尼尼

《月升王国》 韦斯·安德森

《征服者佩尔》 比利·奥古斯特

《四百击》 弗朗索瓦·特吕弗

《单车少年》 达内兄弟

《南国野兽》 贝赫·泽特林

《妈咪》 泽维尔·多兰

《海街日记》 是枝裕和

《各自逃生》 让·吕克·戈达尔

《孩子》 达内兄弟

《女神们》 侯达·本亚闵纳

《大象》 格斯·范·桑特

《罗塞塔》 达内兄弟

《爆裂鼓手》 达米安·查泽雷

《凯文怎么了》 琳恩·拉姆塞

《制造伍德斯托克》 李安

《神奇队长》 马特·罗斯

《亡命驾驶》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

《冰血暴》 科恩兄弟

《瑟堡的雨伞》 雅克·德米

《放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甜蜜的生活》 费德里科·费里尼

《霓虹恶魔》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

《两生花》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玛戈皇后》 帕特里斯·夏侯

《五时至七时的克利奥》 阿涅斯·瓦尔达

《双面劳伦斯》 泽维尔·多兰

《珠光宝气》 索菲亚·科波拉

《绝美之城》 保罗·索伦迪诺

《美国甜心》 安德里亚·阿诺德

《花都艳舞》 文森特·明奈利

《鱼缸》 安德里亚·阿诺德

《天鹅绒金矿》 托德·海因斯

《现代启示录》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爵士春秋》 鲍勃·福斯

《于洛先生的假期》 雅克·塔蒂

《阿黛尔的生活》 阿布戴·柯西胥

《着魔》 安德烈·祖拉斯基

《低俗小说》 昆汀·塔伦迪诺

《地下》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山河故人》 贾樟柯

《黑暗中的舞者》 拉斯·冯·提尔

《舞女》 斯蒂芬妮·狄·朱斯托

《出租车司机》 马丁·斯科塞斯

《花样年华》 王家卫

《奇遇》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卡罗尔》 托德·海因斯

《2046》 王家卫

《恐惧吞噬灵魂》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广岛之恋》 阿伦·雷乃

《花容月貌》 弗朗索瓦·欧容

《春风沉醉的夜晚》 娄烨

《相见恨晚》 大卫·里恩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克劳德·勒鲁什

《豹》 卢奇诺·维斯康蒂

《霸王别姬》 陈凯歌

《一一》 杨德昌

《乡愁》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钢琴家》 罗曼·波兰斯基

《神圣车行》 莱奥·卡拉克斯

《公路之王》 维姆·文德斯

《醉乡民谣》 科恩兄弟

《忧郁症》 拉斯·冯·提尔

《影舞者》 黑泽明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乔治·米勒

《侠女》 胡金铨

《刺客聂隐娘》 侯孝贤

《唯爱永生》 吉姆·贾木许

《永恒和一日》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胡丽叶塔》 佩德罗·阿莫多瓦

《年轻气盛》 保罗·索伦迪诺

《纽约提喻法》 查理·考夫曼

《牺牲》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澄沙之味》 河濑直美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大卫·林奇

《爱》 迈克尔·哈内克

《诗》 李沧东

《楢山节考》 今村昌平

《风烛泪》 维托西奥·德·西卡

《透纳先生》 迈克·李

《活着》 张艺谋

《陆上行舟》 沃纳·赫尔佐格

《天堂电影院》 朱塞佩·托纳多雷

《美国朋友》 维姆·文德斯

《热带疾病》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