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港文化遗产之176 蒙公乡平龙水库

 回忆的茶馆 2017-05-18
作者/馆主:迎风初开/E言男劲

       平龙水库:贵西旱区的甘露源泉

       贵港西北部一隅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区,石灰质峰丛密布其间,特别是樟木乡一带,属于桂中红水河片旱区,十年九旱是常事。幸运的是大自然为贵港西旱区打开了一扇窗口——郁江一级支流鲤鱼江水系覆盖了贵西大部分地区,鲤鱼江共有四条支流,分别是红泥江、桐岭江(又称六庐江)、珠砂江、平洋江,这四条支流中的前三条源自贵北的莲花山脉,唯有平洋江发源自贵西的镇龙山脉,分别自北、自西往东南流淌。

       在鲤鱼江四大支流之中以支流红泥江长度为最长,红泥江上游又有四支流,第一支旧称石龙江(位于山东石龙,今称东龙,即东龙江),其最上游为分岭河,为贵港武宣两地分界处;第二支旧称六芳江,第三支黑洋江,均在山北乡境内;第四支黄梁江,在今蒙公乡境内,红泥江上游四支流汇合于蒙公后通称定布河,定布河由蒙公乡往南进入覃塘镇后汇集桐岭江后,称红泥江,自北往南流向的红泥江与自西往东南流的平洋江在三里镇九岸村汇后成鲤鱼江干流后折向东流,在覃塘镇拥兴村三江口接入珠砂江后继续往东一路奔腾,最后在贵港城区小江村注入郁江。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后,百业待兴的新生共和国在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设施。作为郁江平原上的重镇贵港,几乎是同时在其境内的东北、西北及最南端三个方位兴建三座大型水库,这在当时的广西乃至全国范围来讲都是罕见的。1957年至1958年间,在贵东北端龙山盆地内的黔江支流马来河下游截流筑坝,建成达开水库;在贵西北的鲤鱼江支流红泥江上游的定布河平龙村筑坝拦水建成平龙水库;在最南端的木梓镇截郁江一级支流武思江水筑坝建成武思江水库。

       达开水库、平龙水库、武思江水库这三座巨型水库相继建成灌溉支渠,分别覆盖了贵东北、贵西、贵南三个方向,使得郁江平原成为沃野数百里的农业区。尤其是贵西北的平龙水库,解决了贵西北桂中旱区的农业灌溉难题,还引数条支渠到石卡镇西山圩传统旱区,有效缓解该区域的长期农业欠水状态。

        据1993年出版的《贵港市志》记载:“平龙水库位于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乡平龙村,座落在西江水系郁江支流鲤鱼江上游定布河上,距贵港市城区33k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于1957年12月动工兴建,1958年5月竣工蓄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56平方公里,库容1.25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122平方公里。主坝为粘土心墙土坝,最大坝高28.5米,坝长300米,坝顶宽5米。水库具有多年调节功能,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

       当时参与建库民工来自县北岸的石龙、樟木、蒙公、覃塘、三里、石卡、附城、大圩、庆丰等9个区,约1.5万人, 高峰期达2.1万多人。全部工程共分坝首、渠道、搬迁3个大队,历时半年,至1958年5月竣工,建库总投169.6万元,建成主坝高28.5米,坝顶宽5米,长300米,渠道分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中干渠和西山反虹,全长81.76公里。总干渠输水流量为15秒立米。8条支渠全长70.34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1.61万亩。1962年扩建西干渠,扩灌三里公社水田面积7000多亩。

        1964年,国家投资33万元建成水库电站,当年发电量181万千瓦/时。之后扩容,电站装机容量1315千瓦,年发电量400万千瓦/时。

       1975年11月至1979年扩建中干渠,扩灌覃塘覃南拥兴等村农田。1973年11月至1976年12月扩建西山反虹,扩灌石卡公社陆村、樟竹、方竹、西山等地水旱地3万多亩,灌区分设
覃塘、三里、附城3个水利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