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卷者说:当我们在批作文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

 华教数媒一小兵 2020-11-02

七个老师首次推出精品课程:阅卷者说——2017中考作文考前押题、提分终极策略,可免费试学!详见阅读原文

阅卷者不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判卷的,而是带着审视和挑剔的目光在工作。——题记

随着中考脚步的迫近,考生已进入备考状态,无论此时你的心情是兴奋的、紧张的,还是平静的,一场决定命运的大考都即将拉开帷幕。其实,此时也有另一个群体处在一种“备考”的状态——这就是阅卷老师。最终给出分数的他们,他们将按照给定的判分标准,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完成一场决定他人命运的“考试”。和中考学生的备考相比,阅卷者本人并不轻松。对他们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考验,以中考作文阅卷来说,作为最大的一道题,且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主观试题,评判起来并不轻松。

刘英平老师在《阅卷者说:阅卷者如何扫描你的作文》这篇文章当中,细致介绍了阅卷者的工作流程:一道作文题两名老师都要看,如果两人给分的分值相差很小,则取其平均分再取整;如果相差达到5分之高,则需要终审老师直接给分。这是阅卷者的一个工作流程,那么阅卷老师在批作文的时候在想什么呢?

1.将早已吃透的打分精神作为内在的工作标准。

老师在阅卷之前,是早已将今年的作文题本身吃透了的,如何写这篇作文,写到怎样的程度给到多少分,绝不是按照阅卷者是主观意愿给的。在正式投入到工作之前,老师们是需要有一个培训的过程的,其目的很简单:领会批阅的精神,彻底弄懂如何给出客观的分数。毕竟,不同的人去批同一篇作文,给出完全一致的分数不大现实,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别是允许存在的。但要杜绝两人给出的分数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小概率事件一定会引起终审的高度重视,甚至加以讨论,以确保公平性。

2.以最快的速度通读全文。

你知道的,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读完全文,则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所以这本身在考验我们阅卷老师的速读和理解能力,然后干净利落地给出一个准确的分值——这个分值必须客观,不能产生较大的争议。否则就需要终审的参与。

3.关注作文本身的什么?

这是本文的关键。一个阅卷者必须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阅卷当中,必须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一些能反映出文章作者能力突出或不足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什么呢?

(1)文章的标题。标题是读者见到文章的第一眼。这一眼自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题目自拟的要求下,不同的考生所拟题的水平,已经体现出考生之间的差距。你的题目无论是清新的还是怎样,能一下子抓住老师的眼球最好。

(2)文章的开头。如果大家的文题是一样的,或者相差不多。真正影响阅卷者的首要内容就变成了开头。这也是那么多的老师强调文章开头就要点题,不要随性的去写其他内容。请记住一点:阅卷者不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在阅卷的,而是带着审视和挑剔的目光在工作。

(3)文章的结尾。文章被阅卷者通读后,就要给分了,这时候他的目光刚刚从文章的结尾处抬起——你说这个结尾重要不重要?如果遇到了特定的时间段,十分焦躁的情况下,有的老师甚至来不及细看你的正文,但他一定不会放过你的结尾部分,他在找什么?很简单,在找文章的中心,看你是否扣题。

(4)内容的综合水准。按道理说,内容的综合水准当然包括全文内容,但更多的反映在主体内容当中。怎么样的一个故事?怎么样的一个观点?如何刻画的?如何论证的?都会在阅卷者头脑中形成一个基本面,阅卷者将凭借这个基本面来判断你的文章会在几等?一类文、二类文还是三类文?

自然,在这短短的阅读正文的时间内,阅卷者的头脑中也会有一些基本的衡量指标在起作用,最常见的有:这个学生的文笔是否成熟?文章的结构是陈旧的还是有所创新?这个故事感人吗?他所发表的意见是否超出了某些既定的范围?老师会根据文体的不同,脑海中涌现出一系列的不同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定是随着文体本身而来的,未必是固定的,也基于阅卷者的阅读经验。

(5)最突出的毛病。有的文章会出现十分要命的问题,比如在标题中出现错别字,也许只是笔误。但这种关键位置出现错误,阅卷者不仅会按照规定进行扣分,更将影响的是整体印象。所以,当阅卷者发现你的文章有某项突出的问题时,这时的分数肯定大受影响。

总之,阅卷者着眼于文章本身,基于既定的给分标准,又夹杂着自己的阅读经验等理解,但这些都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并一次次循环,直到全部工作的结束。

七个老师联袂打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