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眼中的诗人——苏轼评诗

 金贝壳bf6un0sx 2017-05-19

苏轼是个大诗人、大才子,可是他并不恃才放旷,相反,对于许多前代的诗人以及和他同时代的一些诗人,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在《苏轼全集》中,有不少东坡先生评诗的有趣片段。

东坡先生喜欢书写杜甫这首诗,认为此诗写出了杜甫的清狂野逸。黄四娘这样一个平凡女子,原本该被遗忘在历史深处,却因杜甫的这首诗留下了芳名。而那些曾名赫一时的齐鲁大臣,却在史书上消失了痕迹。

唐人多用“春”字来命名酒,今天还有一些酒的命名保留了这个传统,比如剑南春。东坡先生对酒,也是如数家珍,说不准也是个隐藏的酒仙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当清贫的诗人无衣御寒时,脑洞大开,竟想着用鬓边的发丝来织衣服。可惜,纵然发丝可织衣,又有几多根呢?“白头挠更短,浑欲不胜簪。”

每个人最终的结局都逃不开黄土一抔,都将成为土馒头的馅草,想来不免觉得有些悲哀。可是旷达的东坡先生不这样想,他笑言生前要多饮酒,好让馅草多些滋味。“对酒当歌”,且寻快活!

我有清酒一杯,谁来陪我同醉?孔文举大概是个爱热闹的人,喜欢高朋满座,喜欢美酒畅饮。陶渊明喜好的是另一种境界,有酒万事足,顾影不自怜。东坡先生显然更欣赏陶潜的自在洒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