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粒小米背后的8000年岁月......

 alayavijnana 2017-05-19

综合整理自《世界遗产地理》总第16期『农业文化遗产地现状观察』

 

作为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其他世界遗产类型相比,有着显著区别:一方面,它是一类专属于农业的遗产类型;另一方面,它是一种更加注重人地和谐的“活态”的复合型遗产。

 

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中国、日本等6个国家选择了5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保护试点;2013年5月,农业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的项目11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两批共39个。




△割谷穗

敖汉“农遗”


敖汉为蒙古语,即“老大”之意。但在当地人看来,自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后,敖汉所产小米,足以当得“老大”之名。

 

△ 田间、农民正在耕作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敖汉旗博物馆和日本青森县合作,在兴隆洼文化遗址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考古发掘。后来村民们听说,发现了1500多粒碳化物谷物标本,其中,糜子占90%、谷子占10%。谷物标本送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 C14鉴定,认为这些谷物距今77008000年,比中欧地区发现的谷子早20002700 年。随后,这些碳化谷物标本经世界早期农耕文明实验室鉴定,被认定属于人工栽培形态,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谷物的重要实证。



△ 割谷穗的老妇人

专家们的术语,村民们听不懂,但随后这些城里来的专家认为,敖汉旗兴隆洼地区既是黍、粟这两种谷物和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也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村民们明白了,敖汉旗的小米,是世界范围内小米这一杂粮品种的“祖宗”。

△ 大窝铺石磨

如果没有石碑竖立表明,你只会认为这里仅是一块寻常的农地。但也正是此地的发现,使得如今敖汉的每一粒种子都是农业文化遗产,带给当地老乡们的改变,是实实在在,且亲近可触的。




△紫鹊界的冬天 摄影/张也迈

稻梦空间的农业困局


对于2013年才入选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湖南紫鹊界梯田来说,还没有足够 长的时间来考量农业遗产对其的影响。11年前,它已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年前,它成为中国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7年前,它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4 年,它又成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叠复交错,你难以区分各个“名头”对其的影响。

 

一直保持亘古模样的紫鹊界,在这两年似乎有齿轮加速碾过。我曾经最爱走贡米岭,穿过两岸葱翠,路过古朴的木屋,下到演艺中心,左手一坡恬静梯田里恰到好处地有几户人家散落其间。如今,这个区域变化颇大。其实无非是把路拓宽了,房子盖得整齐些了。有村民趁着大年三十私自从主路豁了一条新路到自己家,八卦冲观景台真的修了一个八卦形建筑。理性来说,农民在自己的家园修路、盖房,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对景观而言,这一坡最好的静谧已消失殆尽——梯田、水系都无疑被损伤。

 

△ 紫鹊界梯田自流灌溉。摄影/曾文贵

这一切变化是政府与村民“合谋”的。政府修路、修新观景台,农民跟着修路、修新砖房,这一切全集中在最近两年之间。这也让紫鹊界的今天备受争议。它,走得太快了。

 

△ 收获时节的紫鹊界梯田 摄影/曾文贵


对紫鹊界这两年的“破坏”,到底谁应负责?对于紫鹊界这块“宝地”的管理,新化县有着错综复杂的机构。有趣的是,几乎每个机构的人都对我说了同一句话:我们就是个空架子。

 

抛荒是中国农村普遍的问题,紫鹊界并未因它的名气而幸免。有多少土地被抛荒?确切的数据没有人拿得出来,比如白水村,估摸着有30%-40%,而金龙村村长说预计有一半。比例若真如此之大,警钟已重重敲响。

△正龙村民居 摄影/袁小峰

 

我们只能透过短短两三年的时光,看着这块农业文化遗产地在变:博弈与试探、建设与破坏、探索与践行。它是一块梯田里的中国。




△俯瞰沟口村貌

古枣园变奏


“农业文化遗产”对于陕北佳县泥河沟村来说是个时髦的词。泥河沟村继2013年5 月被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后,又于2014年4月29日被列为“全 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持传统枣类生产的泥河沟村也因各方关注而热闹起来。


△ 如今,村民多在自家窑顶或院子里晒枣,只有少数人会像过去一样在山崖下晾干鲜枣。 

泥河沟还保留了原始枣的基因。在泥河沟众多枣品种里,有一种枣叫团酸枣,这个品种历史悠久,但是口感不好。然而,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远远不是“好吃”这么简单,其中还蕴含了重要的基因留存。团酸枣留下了一个很重要的枣类品系,保持了农业文化遗产种子资源库的丰富性。也正是因为团酸枣这种古老枣种拥有的良好基因,它不易掉果。冬天来时,漫山遍野的团酸枣红红圆圆地挂在枝头,与雪呼应煞是好看。

 

在泥河沟,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只有枣能够安然存活。被称为“铁秆庄稼”的红枣曾在粮食短缺的饥荒年月救活无数人的性命。泥河沟人的一生缺不了枣,作为经济作物,枣不仅带给人们富足的生活,枣的文化、枣的神圣也早已融进当地人的血脉。虽然有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但是每家每户还是将种枣的传统坚持下来,由家里的老人来打理这些枣树。金秋十月,年轻人返乡,一家老少倾巢出动,围在枣树下享受齐心协力收获的快乐。

 

△枣熟时赶上国庆节,外出工作定居的子女通常回来帮家里收枣。

这些枣树不多不少地聚拢着乡人,不富不贫地供养着乡人。正是这里的农业文化遗产成就了良好的传统村落风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