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事变前夕。建成与世民的矛盾已经激化,正面冲突一触即发。秦府的僚属都很为此担忧,有人不知道要怎么应对,有人心中暗想计策,却又不敢发言。 房玄龄也已经想好了对策。他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局势和李世民的想法。以他的了解,李世民恐怕早已经有了夺储的念头,只是缺少一个公开的时机。房玄龄决定担当这个公布人,而且要巧妙。 “长孙大人,在下有一事相商。”房玄龄找到长孙无忌商量,他是李世民最亲近的人。 “房大人请说。”长孙无忌也不是一般人物,心中如何不明白。 “现在秦王与太子的嫌隙已经公开化了,矛盾真可以说是一触即发。朝廷中各有所向,人人都在揣测,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一旦出事了,那就是大乱子。到时候不但危及秦府上下,还会影响到国家社稷啊。在这紧要关头,我等要深思熟虑才是,不能让秦府和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的很对啊,依房大人看,现在怎么办?” 房玄龄继续说道:“依我看,为今之计,只有劝秦王行周公故事。这样对外安定国家,对内稳定宗室。古人说做大事不拘小节,现在就不能拘小节忘大义啊。不然身败名裂,什么都晚了呀。” 房玄龄的意思当然是要李世民先发制人,武装夺嫡。长孙无忌洞察一切,怎么能不明白?只不过不愿意最先表示出来而已。如今房玄龄既然说明白了,他当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于是当即表示赞同,说道:“所言极是。在下也正有此意。我即刻将此意告诉秦王,我等好好计划商量。” “好。我在此等候。”两人心照不宣,都明白事情的紧急。 其实这已经将房玄龄善于谋划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没有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