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人物,形象,儿童,女孩,化妆
【名句】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出处】 魏晋·左思《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
【译注】 天刚亮的时候,纨素就跑到梳妆台前,抓起眉笔就在眉毛上乱画,画出的眉毛就像扫把扫过一样。她把口红涂到了嘴唇外,把嘴唇抹得一片鲜红。 ①黛:画眉膏,墨绿色。类扫迹:像扫帚扫的似的。形容天真澜漫,随意涂抹。这两句是说自己早晨在梳妆台前画眉,把眉毛画得象扫帚扫的一样。 ②浓朱:即口红。衍:漫,染。丹唇:即朱唇。 ③黄吻:即黄口,本指小孩,这里指小孩的嘴唇。吻:唇两边。澜漫:淋漓的样子。这两句是说把口红涂的不但没有规则而且超过嘴唇范围,颜色也过浓。
【说明】 《娇女诗》是中国最早吟咏少女情态诗之一。左思以诗人的敏锐和慈父的怜爱,选取了两个女儿寻常的生活细节,写出了两个女儿幼年逗人喜爱的娇憨,同时也写出了两个女儿令人哭笑不得的天真顽劣,展露了幼女无邪无忌的纯真天性。 此诗采用了分总式的表现结构方式,开头简洁利落点出“娇女”主题。接着用了十四句描写小女儿纨素,中间十六句描写大女儿惠芳,诗人恰如其分的展现了两个不同年龄的幼女形象,小女儿娇憨笨拙,稚气横生;大女儿矜持爱美,稚气未脱。后半部分合纵写了她们共有的童年顽劣乐趣,同时展现了她们活泼可爱的天性,字里行间闪烁着一个慈父忍俊不禁的爱意和家庭生活特有的情趣。 【赏析】 左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左芳,小字“惠芳”;小女儿叫左媛,小字“纨素”,两个女儿都长的白皙靓丽。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小女儿纨素。纨素说话伶俐,额头很宽,鬓发下垂盖住前额,双耳白润,就像一双相连的美玉。前几句重在描写小女儿外貌,突出其可爱的长相。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这两句开始描写女儿的化妆动作。天刚亮的时候,纨素就跑到梳妆台前,抓起眉笔就在眉毛上乱画,画出的眉毛就像扫把扫过一样。“弄”就是玩弄,一件一件地把玩化妆品,突出小女孩好奇爱玩的天性。“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这两句描写小女儿化妆后的效果。她把口红涂到了嘴唇外,把嘴唇抹得一片鲜红。“浓朱”即深红色;“衍”是漫延到范围之外的意思,就是把口红涂到了嘴唇外;“黄吻”在这里应该是指“黄口”,即“黄口小儿”;“澜漫”是色彩浓厚鲜艳的意思,小孩子本来就唇红齿白,再涂上口红,所以就“澜漫赤”。这两句写纨素笨拙地模仿大人化妆,显示出幼童爱美的娇憨,让人忍俊不禁。这又是一幅生动的童趣速写,从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无忌任性。 这首诗用了不少当时的口语白话,所以有些字句很难知道它确切的意思。但它确实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好诗,把少女稚气拙朴的情态,写的真切生动,展现了自然本真的生命意趣,蕴含着人之初生的纯净美。
(责任编辑:夏素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