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儿童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江山携手 2017-05-19

  【关键词】

诗词名句,人物,形象,儿童,守岁

 

【名句】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出处】

宋·苏轼《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注】

儿童努力保持清醒,夜里不睡觉,守岁时笑语喧哗。

 

【说明】

    此诗作于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其时诗人在凤翔签判任上,遇到年终,想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而不可得,回想故乡岁暮的淳朴风俗,就写了这首诗寄给弟弟苏辙(字子由),以抒发思念之情。

    这首诗把就要逝去的年岁,比作游向幽壑、势不可当的长蛇,并说守岁正如想要系住它的尾巴,纯属徒劳无功。诗中又细致地描述了人们守岁的情景与心情。“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二句,用虚笔表现了诗人怀亲思弟、想要及早建立功业等心愿和对青春年华的爱惜。全诗以篇首六句的妙喻醒人耳目,后半篇则意思平常。

 

【赏析】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俗名“熬年”。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更多有关儿童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

  苏轼的这首《守岁》诗,前半部分写岁月像一条长蛇,而人们守岁就好像是在拉它的尾巴,比喻形象生动,但带有消极伤感。至“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这句,气氛就开始活跃起来。孩子总是盼望着新年的到来,除夕守岁时明明很困,还强力支撑着,希望第一时间迎接新年的到来。对孩子们来说,守岁仅仅是出于新鲜好奇,他们还没有为父母祈求长寿的意识。一夜里欢声笑语,吵吵闹闹,高兴就是高兴,不需要什么理由。

  

  后几句刻画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及情景,主要是针对大人守岁所说的。纪昀很欣赏这几句,说是“真景”。实际上这是人人守岁都有过的感受,苏轼却能不费力地写出来,增添不少亲切感。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