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宫

 繁遐 2017-05-19

网站首页?经络穴位?养生保健?望闻问切?中医疗法?养生视频?养生展会

当前位置:咔咔养生网?->经络穴位?->人体穴位?-> 浏览文章

听宫穴

修改时间:2016年11月24日 阅读量:2434
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听宫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听宫穴的作用及功效仅供参考,若按摩、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听宫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听宫穴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宫穴的准确位置图

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即微张口,耳屏正中前缘凹陷中,在耳门与听会之间,张口取穴。

听宫穴位于耳屏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医学入门》。

一说听宫穴“在耳中,珠子大,明如赤小豆”《针灸甲乙经》。

耳和髎、耳门、听宫、听会俱在耳前,4穴名异,功能略同,且相挨切近。而耳门、听宫两穴,同存一窠,表面虽可强分,穴底终归一窠。若依浅为耳门,深为听宫之说,辨别穴位,较为简捷。况两穴治病,又复略同,似乎无须分丝披缕。一而二可,二而一,亦无不可。按方书多载听会开口取之。耳前陷者中,张口得之,动脉应手。针入四分,灸三壮。和髎,刺三分,灸三壮。云穴下有动脉,若三穴直列,则俱有动脉,若开口取和髎,则和髎穴下反无动脉,而穴隙稍移前矣。

取穴方法

取该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正坐或仰卧位,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微张口,于耳屏前缘与下颌小头后缘之间凹陷处取穴;或微张口,耳屏正中前缘凹陷中,在耳门与听会之间取穴。

穴位解剖

听宫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外耳道软骨。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分布着面神经分支及耳颞神经。皮肤薄,由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耳颞神经外,还有颞浅动、静脉。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外耳道软骨处,深刺可达第一、二颈椎体前缘之间。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外耳道软骨。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外耳道软骨。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颞神经和颞浅动脉的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的分支分布。

布有面神经分支及耳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

听宫穴的作用

听宫穴意义:小肠经气血由此回归小肠经体内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听宫穴功效

回收地部经水导入体内。

听宫穴有聪耳开窍、宣耳窍、宁神志的作用。

听宫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交会穴,三条经脉均入耳中,故本穴为治疗耳疾的主穴。

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心主神明,故听宫穴可治疗神志病。

听宫穴有清头聪耳作用。

主治病症

听宫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外耳道炎,耳源性眩晕,聋哑,神经性耳聋,中耳炎,耳痛,齿痛,癜狂,痫证,瘛疭,耳齿痛,音哑,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失音症等。

听宫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癜狂痫。

听宫穴主要用于耳部疾患:如耳聋、耳鸣、聤耳、耳齿痛、音哑、癫狂。

现代又多用听宫穴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外耳道炎、耳源性眩晕等。

听宫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聋哑,癫狂,齿痛;以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等。

听宫穴主治耳聋,耳鸣,聤耳,耳痛,牙痛;癫狂,痫证,瘛疭。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失音症;

其它:聋哑。

穴位配伍

听宫穴配翳风穴、中渚穴治耳鸣、耳聋。

听宫穴配听会穴、翳风穴、会宗穴治耳聋气闭。

听宫穴配中渚穴治聋哑。

听宫穴配翳风穴、外关穴,有聪耳开窍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听宫穴配听会穴、翳风穴,治耳聋、耳鸣。

听宫穴配耳门穴、外关穴、翳风穴、中渚穴,治聤耳。

听宫穴配听会穴、耳门穴、合谷穴、下关穴、颊车穴,治颞颌关节炎。

听宫穴配下关穴、合谷穴治下颌关节炎。

听宫穴配颊车穴、合谷穴,有清泻阳明之热的作用,主治牙龈炎,齿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

张口,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耳周部和半侧脸部,有时有鼓膜向外鼓胀感。

注意:不能深刺,以免伤及颈内动、静脉。

艾灸方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注意:不宜直接灸。

听宫穴解析

听宫为经穴名(Tīnggōng BI19)。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别名多所闻、听多闻、窗笼。属手太阳小肠经。听宫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听指听闻,宫即宫室,此指耳窍,此穴在耳部,有通耳窃之功,故名听宫。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外耳道炎,耳源性眩晕,聋哑,神经性耳聋,中耳炎,耳痛,齿痛,癜狂,痫证,瘛疭,耳齿痛,音哑,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失音症等。

听宫穴意义

听宫。听,闻声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经水又如流入水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故名。

多所闻、多闻。多,大也。所,修饰词。闻,闻声也。穴名之意指本穴气血所流入的地之地部为空洞之处,产生的回声既响又长。理同听宫名解。

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本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经耳门穴地部流来的经水又有足少阳经瞳子髎穴流来的地部经水,故本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附注: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听宫的别名:听多闻,多所闻《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窗笼《黄帝内经灵枢·根结》马莳注。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官,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针灸甲乙经》:听宫,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

特异性:听宫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

听宫穴名解

听指听闻,宫即宫室,此指耳窍,此穴在耳部,有通耳窃之功,故名听宫。

听,聆也。宫,《说文》:“宫,室也。”《尔雅·释乐》:“宫,中也。”又有围、屏之意。一说本穴与耳门同位,闭口取之,则刺入者浅,故名“耳门”;开口取之,则刺入者深,故名“听宫”,喻犹达于深宫后庭也。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癫疾,狂,瘛疭,眩仆癫疾,喑不能言,羊鸣沫出,听宫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耳聋。

《针灸大成》:主失音,癫疾,心腹满,聤耳,耳聋如物填塞无闻,耳中嘈嘈蝉鸣。

《循经考穴编》:主耳虚鸣痒,或闭塞无闻,或耳出清汁。

研究进展

治疗神经性耳聋

针刺听宫对治疗感觉神经性耳聋有一定疗效。实验表明,实验性动物的耳聋,针刺“听宫”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发现针刺“听官”组,其损伤曲线在第二回显着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证明针刺能改善耳蜗微循环及毛细血管营养供应,故能阻止毛细血管坏死。耳蜗电位的变化,也证明针刺组可使部分患者耳蜗电位加大,提示耳蜗功能增高。

治疗颞颌关节炎

取患侧听宫穴,将生理盐水1mL与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混合,共2 mL,张口注射。每隔4d治疗一次。

治疗三叉神经痛

针刺听宫,留针1至数小时,治疗63例,效果好。

治疗面痛

电针听宫、听会、翳风,用连续波。

治疗外耳道炎

用激光直接照射耳腔10分钟,听宫、听会各照射5分钟。

治疗耳聋

突发性耳聋,先以右手拇指尖按压患侧听宫、翳风,使患者有痠麻感,然后再针刺听宫、翳风。

对内耳的调节

据报道针刺听宫穴,对实验性动物的耳聋对对照组比较,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发现针刺组其损伤曲线在第二回,显著减轻,证明针刺能改善实验动物、耳蜗微循环及毛细胞营养供应,能减轻毛细胞坏死。又通过耳蜗电位变化,发现针刺组可使部分耳蜗电位增高,提示耳蜗功能有改善。

弱刺激针刺听宫,可使噪音性耳聋动物皮层听中枢诱发电位波增高,耳蜗血流量增加,损伤耳蜗毛细胞逐趋复原。而强刺激效应恰相反。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听宫、涌泉可使正常豚鼠皮层听中枢引起以兴奋为主的即时性改变,但对耳蜗微音电位无影响。

感谢您分享:听宫穴

与听宫穴相关的人体穴位



天容穴



天窗穴



曲垣穴



天宗穴



肩外俞穴



手太阳小肠经



肩中俞穴



秉风穴



手厥阴心包经



迎香穴



关元穴



足少阳胆经

同经络穴位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后溪穴阳谷穴天宗穴少泽穴支正穴肩中俞穴秉风穴天窗穴肩贞穴腕骨穴天容穴前谷穴臑俞穴小海穴肩外俞穴颧髎穴曲垣穴

咔咔养生网(www.jlyes.com):中医养生,经络养生,经络穴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