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人,男人,老人,山翁,热情好客,和蔼
【名句】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出处】 唐五代·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译注】 山翁好客,热情地挽留我一住再住,还笑着指着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了。 ①鸂(xī)鶒(chì):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②桑柘(zhè):桑木与柘木。深:茂盛。 渌(lù):水清而深的样子。
【说明】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是唐末五代诗僧贯休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表现农村的环境的宁静和生活的美好。第二首前四句通过农家宁静生活的描写,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后四句从生活在这一环境中人物内心的恬静,进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爱。全诗风格明快健美,语言朴素清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村美景及山中人们生活的七律。诗的前三句写自然景色,虽无一字赞美之词,却呈现出田园秀丽的美景以及人们富足恬静的生活,不言村民勤劳智慧,而颂扬之意俱在言外。在这样的环境中,“东邻西舍”,过着“无相侵”的睦邻生活。这里的蚕娘们“洗茧前溪渌”,牧童们“吹笛和衣浴”,一为幸福甜美,一为顽皮纯真,诗人通过蚕娘、牧童两种形象进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爱。更多描写老人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结尾两句“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又塑造了一个热情好客的山翁形象。山翁亲切地挽留诗人住宿,还笑容满面地指着西坡那片地说:“瓜和豆都已经熟了,你再住上几日就可以尝鲜了。”“宿又宿”,体现出挽留之诚,活画出山翁挽着诗人的手臂,一再留客的热情,体现出二人情谊之深厚。“笑指”二字,兼表情与动作描写,刻画出山翁和蔼淳朴的特征。诗尾用一个“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所写的繁荣景象。这两句通过对山翁的动作、情态,以及语言的描写,表现出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美好品格。而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亦自不待言。
(责任编辑:夏素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