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男人 ?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江山携手 2017-05-19

  【关键词】

诗词名句,人物,美男,形象,贾宝玉,面容

 

【名句】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译注】

面容像中秋的月亮洁白、饱满,脸色像春日黎明时分的花那样白里透红。

 

【说明】

  贾宝玉是曹雪芹所大力肯定的人物。他把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的女孩子身上,这是对“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大胆挑战。但贾宝玉同时又是个半现实半意象化的人物,爱博而心劳,他对一切美丽与聪慧少女都由衷地欣赏与赞美,对她们不幸的命运深切同情。

 

【赏析】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是对贾宝玉的仪表描写,极言其相貌出众,是其性格的一个外在展示。中秋之月的特点是饱满、圆润,因此涉及到宝玉的脸型问题,一般认为宝玉是圆脸,但脂批(脂砚斋批)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是说读者千万不要以为中秋之月是圆的就认为宝玉是圆脸,凡是面“扁”而白的人都可以成为是秋月。

  自古诗词一般借花、月之美来赞美女子的美丽,这两句用来描写宝玉的美貌丝毫不显得过分。古人说“相由心生”,贾宝玉的心思几乎是全部放在女子身上的,他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清爽”,因此常在女孩队里搅和。他的爱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博爱,“他自己烫了手,倒问别人疼不疼……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这都是他发自内心的对女子的怜爱。有如此内心的“暖男”,不美都不行。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