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婴儿喂养指南
2017-05-19 | 阅:  转:  |  分享 
  
最新版《婴儿喂养指南》(0—6个月)发布

2015-08-1109:55:18????????来源:中国食品报





生命最初1000天,是国际公认的奠定一生健康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孩子体格和智力的发育,还与其成年后的慢性病发病率有明显联系。母乳喂养正是保障生命最初1000天营养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国家卫计委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母乳喂养率在16年间下降了近40%,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其中农村为30.3%,城市仅为15.8%,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为提高大众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全面提倡母乳喂养,中国营养学会针对我国0—6月龄婴儿的营养需要和喂养存在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制定了《婴儿喂养指南》(0—6个月)(以下简称《喂养指南》)。

??《婴儿喂养指南》(0—6个月)包括6大条目,强调产后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首次提出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以及相关各种保障措施;首次提出顺应喂养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理念;科学诠释了人们对0—6月龄婴儿喂养广泛存在的误区,比如明确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要补钙。将为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生和0—6月龄婴儿的父母及看护人提供这一关键时期的科学养护指导和知识。

??8月1日,正值“2015年国际母乳喂养周”之际,雀巢营养科学院协同雀巢旗下惠氏营养品,与中国营养学会在京共同举办“雀巢:优养千日优护一生让每一位宝宝都获得母乳保护”专题研讨会,会上,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最新版的《喂养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主任委员苏宜香教授和副主任委员汪之顼教授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杨晓光研究员等多位专家介绍了母乳喂养研究的最新进展。

母乳给予婴儿巨大的保护

现在不知道母乳喂养好的人恐怕不多,但母乳喂养有哪些益处,母乳为什么是无可比拟的,很多人却并非真切地知道。

“我们需要重新认知母乳。”苏宜香指出,0—6个月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高于其他任何时期,但婴儿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仍较低。母乳既可提供优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营养素,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适应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并促进其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这是母乳喂养给予婴儿的巨大的保护”。

0—6月龄婴儿需要完成从宫内依赖母体营养到宫外依赖食物营养的过渡,来自母体的乳汁是完成这一过渡最好的食物,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基于任何其他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母乳中的营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适宜数量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

坚持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健康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单就婴儿而言,母乳喂养保障婴儿健康成长、预防感染性疾病,可降低成年期的慢性疾病风险,也是降低过敏性疾病风险的重要措施。以婴幼儿过敏性疾病为例,母乳喂养具有很强的保护效应。

近些年来,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从2000年到现在,1岁以下的婴儿过敏发病率从5%—8%,快速上升到20%。而研究发现,纯母乳喂养至少3个月,可以明显降低过敏性皮炎和哮喘的发病风险。基于目前已经非常充分的科学证据,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对母乳喂养预防过敏性疾病的结论是: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最好长达6个月,有助于减少2岁以下儿童的特应性皮炎、4岁以前的早发性喘鸣和生命最初2年的牛奶过敏的发生率。

汪之顼说,母乳喂养之所以有助于降低过敏疾病的风险,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母乳含有高浓度的细胞因子TGF-β、CD14、IL-6、IFN-y,有助于婴儿的免疫系统获得比较平衡的发展。2.母乳含有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IgA),与食物抗原结合,附着在肠黏膜表面,阻止大分子抗原透过肠黏膜。3.母乳本身是低敏的,来源于母乳的蛋白质多为母体生物合成的,为同源蛋白质,婴儿免疫系统不易被致敏;而母乳中的少部分来自于母亲膳食的外源性蛋白质,经过消化吸收后,蛋白质致敏原性大大降低了,但同时还多少保持了一定的致敏性,可温和地刺激婴儿免疫系统,诱导免疫耐受,降低过敏风险。4.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益生元,益生元能促进益生菌的繁殖,有利于免疫系统的调节,降低过敏风险。5.母乳中还含有益生菌,通过哺乳,这些“好细菌”定植在婴儿肠道内,有利于其肠道屏障功能建立、调节免疫系统,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过敏风险。

母乳成分在整个哺乳期处于动态变化中

“我发现,宝宝出生头几天,我的乳汁颜色偏黄且浓稠,但后来就变稀了,这是不是我的乳汁质量不好了?”杨晓光说,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疑问,真相是母乳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进程不断变化:初乳呈奶油色或淡黄色,高蛋白质、低脂肪、高矿物质及低聚糖,可以帮助新生儿快速建立免疫系统;过渡乳的特征是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逐步降低,乳糖、脂肪含量增加,以满足婴儿迅速生长的需要;成熟乳的营养变得更加均衡。

杨晓光说:“在整个哺乳期,母乳成分处于动态变化中,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自动调节,以始终恰到好处地满足婴儿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根据雀巢研究调查显示,母乳中的能量值低于牛奶和普通配方粉,其能量峰值出现在12—30天,之后逐渐回落。乳糖是母乳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远高于牛奶,且随泌乳时间而逐渐增加。脂肪是母乳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其含量先增加,60天后下降并保持稳定;母乳中的脂肪含量低于牛奶和普通配方粉。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特有的低聚糖,在初乳中的含量很高,随后逐渐降低。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逐渐变化,初乳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牛奶和普通配方粉,而且含量是逐渐降低的,60天后保持稳定。

杨晓光强调指出,母乳提供了最好的蛋白质组合,其中蕴含的氨基酸有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成长,比牛奶更适合宝宝。从组成来看,成熟母乳中,乳清蛋白60%,酪蛋白40%,而牛奶以酪蛋白为主,全脂牛奶的乳清蛋白为20%,酪蛋白80%。而且,母乳中的酪蛋白以β-酪蛋白为主,在胃酸的环境下形成的凝乳较小,比源自牛奶的酪蛋白易于消化和吸收。母乳中乳清蛋白的组成也不同于牛奶,前者为40%的α-乳清蛋白、20%的乳铁蛋白、10%免疫球蛋白及30%的其他成分(溶菌酶、血清白蛋白等),而后者为17%的α-乳清蛋白、43%的β-乳清蛋白、微量的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及40%的其他成分。明研究显示,整个泌乳期,母乳中的酪蛋白含量变化不大,但乳清蛋白/酪蛋白的比值逐渐下降,泌乳初期大约为62∶38,泌乳2个月后,基本稳定在45∶55。本报记者?刘艳芳



链接

《婴儿喂养指南》(0—6个月)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提要】

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3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新生儿饥饿,可密切关注婴儿体重,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准备母乳喂养应从孕期开始。

【关键推荐】?

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提要】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此外,母乳有利于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建立和肠道功能成熟,降低感染性疾病和过敏发生的风险。母乳喂养营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环境,给婴儿最大的安全感,有利于婴儿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母乳喂养的婴儿最聪明。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同时有利于避免母体产后体重滞留,并降低母体乳腺癌、卵巢癌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的积极支持。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保护母乳喂养。

【关键推荐】?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按需喂奶,两侧乳房交替喂养;每天喂奶6—8次或更多。

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

特殊情况需要在满6月龄前添加辅食的,应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后谨慎做出决定。

3.顺应喂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要】

母乳喂养应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婴儿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一般每天可喂奶6—8次或更多,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婴儿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家长应明确感知其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随着月龄增加,婴儿胃容量逐渐增加,单次摄乳量也随之增加,哺喂间隔则会相应延长,喂奶次数减少,逐渐形成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如果婴儿哭闹明显不符平日进食规律,应该首先排除非饥饿原因,如胃肠不适等。非饥饿原因哭闹时,增加哺喂次数只能缓解婴儿的焦躁心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及时就医。

【关键推荐】?

母乳喂养应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

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一般每天可喂奶6—8次或更多,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

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形成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

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应积极就医。

4.出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提要】

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婴儿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10微克(400国际单位)。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推荐新生儿出生后补充维生素K,特别是剖宫产的新生儿。

【关键推荐】?

婴儿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310微克(400国际单位)。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

新生儿出生后应肌肉注射维生素K11毫克。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提要】

由于婴儿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选适合于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婴儿。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纯母乳喂养失败后无奈的选择,或者6月龄后对母乳的补充。6月龄前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婴儿配方奶,对婴儿的健康是不利的。

【关键推荐】?

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母乳喂养失败后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对母乳的补充。

以下情况,建议选用适合于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喂养:a.婴儿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严重母乳性高胆红素血症。b.母亲患有HIV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结核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期间,以及滥用药物、大量饮用酒精饮料和吸烟、使用某些药物、癌症治疗和密切接触放射性物质。c.经过专业人员指导和各种努力后,乳汁分泌仍不足。

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0—6月龄婴儿。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提要】

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疾病或喂养不当、营养不足会使婴儿生长缓慢或停滞。6月龄前婴儿应每半月测一次身长和体重,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并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婴儿是否得到正确、合理喂养。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过快、过慢生长都不利于儿童远期健康。婴儿生长存在个体差异,也有阶段性波动,不必相互攀比生长指标。母乳喂养儿体重增长可能低于配方奶喂养儿,只要处于正常的生长曲线轨迹,即是健康的生长状态。

【关键推荐】?

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6月龄前婴儿每半月测量一次身长和体重,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

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生长状况。

出生体重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

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不宜追求参考值上限。



献花(0)
+1
(本文系wuxiaohe17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