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看 | 2017考生填报志愿,一定绕开这10大误区!

 昵称41482775 2017-05-19

填报高考志愿可以说是个关系家庭未来的大工程,父母和孩子都是第一次,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那么,如避开这些雷区,让父母收集的志愿填报资料,更准确、更有价值。小简老师整理了一位专家所写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

误区1:要等到高考出分以后再考虑报志愿

很多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都定在了6月23日出分以后,因此很多考生、家长甚至学校老师都认为高考志愿要在出分以后考虑最合适。殊不知现在高招政策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招生规则相对复杂,短短几天时间要收集分析大量信息,弄懂录取规则,报好志愿实属不易!

误区2:考入好大学热门专业就算成功

高考有看得见的失败和看不见的失败。看得见的失败是孩子没有考好,成绩不理想,或者是高考志愿没有报好,高分落榜;看不见的失败是没有选择合适的大学、专业,严重影响考生职业发展。


几年前一位辽宁高分考生被一所北京211高校的生物学专业录取,当时考生及家长认为高考成功,考出了好成绩,报志愿成功,进入了北京名校,选上了热门的生物学专业。但入学后了解到生物学专业学习时间长,需要考研、读博今后才可能有出路,再后来知道本校生物学专业并不强,在他未毕业时学校的生物学专业居然取消了,考生考研没有考上,且至少两年没有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家长不能提前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未来就业有所了解,盲目跟风只瞄定热门专业,容易耽误孩子的发展。

误区3:按自己的想法找到成绩适合的大学、专业即可

如果选择方向有误区,再多工作也白做!去年一位家长找到我,希望帮助考生选一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看看哪所大学合适。考生成绩很好,如按家长的要求选择大学、专业很容易。经过沟通,了解家长的打算是考生本科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学成归国就业。因此我建议家长,尽量选择985或211院校,其次提高英语实力,因为国外名牌大学会考量申请者的院校声誉、英语能力,不一定选择中外合作专业。


还有一位考生,当初找到我,希望进入名牌大学学习建筑学专业。我首先向其介绍名牌大学建筑学专业分数会很高,要高过院校提档线20-50分,其次推荐相关专业,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建筑安装工程等相近专业;再问考生学习建筑学专业的目的是什么?答:从事房地产开发,再问目的,考生坦承:想挣大钱!房地产行业属金融投资,如有挣大钱的想法,不如学习金融、金融工程专业。考生数学较好,有学习此类专业的基础。谈及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状态,任务时效性,常年加班时,考生自忖体力不行,放弃了这个专业。了解考生有从事车模、航模制作并获奖的经历,喜欢机械,动手能力强,数学物理成绩好,建议其本科学习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如果今后还对金融感兴趣,研究生时可报考金融相关的研究生专业。


试想如果考生家长按不成熟的想法,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即使通过高考进入了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专业,等到大四的时候,也会发现当初的选择存在误区,空留遗憾!

误区4:信息误导,以偏概全

一些家长从同事、同学、朋友、往届家长听说某一专业不好就业,就盲听盲信,把这个专业在填报志愿时打入“冷宫”。我曾听一河南家长说北京大学统计学不好就业,原因是他们单位最近刚刚有一名入职人员,是北京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同事们都认为北大毕业没有留在北京找到工作,是专业选择失误。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统计学专业就业领域广阔,覆盖高等院校、市场调研机构、咨询及信息产业部门、金融保险机构、证券投资和社会保障机构、政府各专业管理部门以及各类大型国企、外企。这个学生找不到工作不能代表统计学就业不好,只能说明是个人的问题。

误区5:对专业设置、发展不了解导致考生家长视野狭窄,影响其选择

有些家长想让孩子进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专业,但大都害怕被调剂到护理学专业,将来就业做护士不好。其实,护理学的就业前景非常好,许多大医院都急缺专业护理人才,而一些高端护理专业还有很大的出国可能性。本科阶段学习护理学,考研时还可以换专业,比如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基础医学等,甚至还可以换成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择业选择范围是很广的。


有的考生家长选择金融学等热门专业,希望毕业后进入金融领域工作。其实,这些专业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如果孩子的数学成绩不理想,读研、留学继续深造时,学习会很吃力。另外,有数学基础的考生,如想在金融领域发展,不如本科阶段先学习数学,或其他理工类专业,研究生时再转为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有的金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要求应聘者本科毕业于理工类专业,研究生学习金融专业。


有的孩子想当新闻记者或编辑,若分数不理想,可以选择汉语言文学、外语或其他专业,不一定非选新闻专业。其实,很多媒体、新闻、出版单位都有从其他专业挑选文字功底好的学生,培养成具有某一学科背景和深度见解的新闻人才。

误区6:专业与未来职业、就业划等号

大部分家长不了解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从事行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从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来讲,呈现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非常复杂的相关关系。


有些专业其职业方向比较宽泛,比如经济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企业管理、经济学研究、新闻记者、策划营销、经济分析、高校教师等多种职业;而对于某一职业比如新闻记者,它可以接收经济学、新闻、中文、哲学、历史等许多专业的学生。建筑行业需要建筑学、土木工程、会计学、人力资源、电气工程,甚至是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银行业会需要经济、金融、法学、计算机、外语类等专业的毕业生。


我们对孩子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需要研究和分析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通过资料收集,综合分析做出符合孩子情况的志愿方案。

误区7: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就业率高的专业

热门专业不见得永远是热门,现在冷门的专业,几年后可能是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不一定是一个学校的强势专业。热门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现在就业率高的专业,4年后,6年后不一定还高。就业率高的专业,不能认为所有高校的该类专业都是就业率高。同时就业率低的专业,在某些名校照样是高就业率。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目前就业率不好,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该专业就业率不低。就业率高,不代表就业的薪水就高,就业率低的专业一旦就业很可能是高薪酬!

误区8:按分数报志愿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起决定作用的自始至终都是排名。一本、二本控制线是由排名来划定,高校招生投档线和录取线也是按排名划定。之所以按排名划线和录取,是因为每一年高校招生计划及试题难易度都有变化,不同年份的录取分数没有可比性,单纯的看考生分数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家长如果以“分数报志愿”,等孩子高考出分后,参考高考往年录取分数填报志愿,极易造成定位的不准确,出现偏离甚至严重的失误。


提前预估考生在本省排名和掌握目标院校录取排名,并且需要参考高校多年在当地的录取排名和专业录取排名,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需要家长提前学习、领悟。

误区9:平行志愿风险减少,不会没学上

家长盲目认为平行志愿风险少,忽视录取规则,不知道平行志愿模式下的“暗礁险滩”。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一轮投档”原则会让许多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造成失误。考生被平行志愿中的任一高校提档,如果因身体因素、单科成绩达不到该校的录取要求,就会被该校退档,造成考生本批次落榜,很可能掉到下一批次。平行志愿间院校志愿梯度拉不开,可能造成几所高校同时落选,不被提档考生本批次院校全部踏空没学上。考生过多选择热门专业且不服从调剂,高分照样有可能落榜!

误区10:一分不浪费才是好志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刚好能被好大学踩线录取就是好的志愿填报方案,其实踩线进名校是缺少心仪专业的选择权的,因为一些热门专业的录取排名会随着学校排名的提高而“水涨船高”。而高校录取因为实行“分数优先”原则,考生是从高分到低分挨个挑学校选专业,这样会造成录取分数的集中化,也即是扁平化。这样就降低了踩线同时进名校和热门专业的可能性,增加了考生挑大学、选专业的难度。


好的志愿填报方案是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发展规划,为孩子谋划未来,既不是“死磕”名校,更不是追逐热门,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特点、职业性格倾向、家庭背景、学科成绩优势,以及高校学科优势、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诸多因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高考志愿是将考生选择权与高校录取权连接起来的纽带。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寻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尽量选择自己愿意去就读,同时有把握被录取的高校和专业。不能把美好的愿望当现实,选一个想去,却够不着的学校或专业。另外,考生也要用好自己的选择,不能随意填报,瞎报、乱报,被高校录取后又不去就读。这些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为了避免以上种种,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做足准备,知己知彼知政策。

准确认识自己

准确认识自己也就先要给自己合理定位了。如果有考生还没有找到头绪,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结合平时实力和模考成绩给自己定位。对于考生来说,要根据平时成绩和几次重大考试的分数、排名情况来给自己定位,找准自己在考生群体中的层次,能上本科一批,还是二批。进而明确志愿填报的主攻方向,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本科院校,或是专科院校。


2.参考单科成绩确定专业倾向。在选择专业时,考生除了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外,还应该考虑自身的特长和单科成绩。因为高校开设的某些专业要求考生某学科成绩突出,这样更利于进入大学后对该专业的学习。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并结合单科成绩,扬长避短筛选出一些目标专业,另外也要避开一些自己的弱势专业,比如外语成绩不好,就尽量不选择英语类及其它小语种专业等等。


3.根据身体情况、家庭经济情况进一步筛选学校和专业。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高校招生章程中对身体条件的具体要求。如果体检结果提示不宜报考某类专业,挑选专业时就一定要避开。另外,一些院校或专业的收费较高,如三本批次院校、香港高校、澳门高校以及一些院校中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考生欲报考时就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

客观判别高校

“知彼”是强调考生和家长要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基本情况。比如,院校的隶属关系、办学层次、发展历程、所在城市、地理位置、综合实力、软硬件条件及开设专业的情况等等(这些在高校网站的院校介绍或当年的招生简章、招生章程中可以找到)。


了解了院校的基本信息后,还要重点了解目标院校的近年录取分数情况,及当年招生政策。例如高校在本地招生属于哪一批次录取,学校的招生专业,招生人数等(可在当年的招生计划或招生专业目录中获得)。


此外,还要关注目标高校当年的招生章程,了解院校2017年的招生录取规则,如高校对加分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招生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等等。


对于专业信息,考生要知道拟报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培养方向、招生要求、就业方向、收费情况等。

了解高招录取政策

考生家长还要知道国家及本地的高招录取政策,尤其是要对本省(市)高考志愿的相关政策、加分照顾政策、高招录取过程和原则等了然于胸。


这些内容一般在各省当年的高招工作规定中有明确表述,考生和家长要认真研读。以《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为例,里面包括:高考报名要求、报名办法;志愿设置情况、志愿填报方式、时间、应注意的问题;考试科目、时间;高招录取原则、投档规则;照顾对象(加分)政策、考生档案内容等等。这些都是考生、家长了解高招录取政策的重要依据。在阅读政策文件时,尤其要留意细节部分的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