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阅读这些年

 昵称36114461 2017-05-19

       
        屈老师让把嘟嘟看过的书目发在群里,我觉得系统回顾下他的读书经历更有诚意。在指导儿子读书这件事上,我有自己的想法,到现在也基本满意,但毕竟是半桶水的水平、野路子出身,写出来有助于自己反思,也助于大家批评指教。




嘟嘟读书应该说是有一点小天赋的,记得四五岁时每天让他读10页《森林报》,他坚持了一个月,几百页的书竟然读完了。我觉得这主要归功于嘟妈很小时让他认字,天天给他晚上讲故事,给他看《神奇的校车》、《我爱阅读》、《三国演义》这样图画书,初步培养了他的阅读兴趣。



他大概8岁时,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逼他背诵《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和《孙子兵法》,二是让他看《天龙八部》,算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大部头”。



让他背《论语》、《老子》等书,主要考虑有两点:一是小孩子记忆力好,背诵古书可以为以后学习古文打些基础,二是有些不便明说的东西。孩子的背诵过程有些痛苦,但最终还是一步步坚持了下来。总结这段时间的读书(准确的说是背书)经历,我唯一的遗憾是选的书杂了些,如果只是儒家或道家,甚至全部是兵家、 法家的书会更好,这样有助于他初步形成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价值观。




让他看《天龙八部》主要着眼点是培养他对文学书籍的兴趣。打打杀杀的武侠小说每个男孩子都喜欢,但能登大雅之堂的好像只有金庸一家。由于才八岁,我一早做好了知难而退的准备,但没想到一个月后他竟然看完了这本书。当然,付出的代价也颇为惨重,因为是在ipad上看的,他的视力一个月的时间从1.5 减到了1.0。回头想一想,一是对ipad伤眼无知,二是在惊喜的心情下有些操之过急,现在真是把肠子都悔青了。如果时光倒流,《天龙八部》我还是会给他看,但一定是把ipad先砸了再说。


嘟嘟九岁的时候,我给他推荐了一套《明朝哪些事》。为了引起他的兴趣,我采用了一种特殊阅读方式:我读一段,他读一段。作者幽默的写法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看了四、五十页后,他就欲罢不能了。后来,这套亲子阅读的方式屡试不爽,如果有不错但他一开始有些排斥的书,我都会采用这种方式:扶上马,送一程,然后进入自动波。这段时间,他又先后看了《射雕英雄传》、《藏地密码》、《书剑恩仇录》、《狼图腾》、《笑傲江湖》、《解忧杂货店》等书,甚至给他借了几本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他竟然也半懂不懂的啃了下来。



受《莎士比亚》的鼓励,我这时开始犯冒进主义错误,让他看《约翰·克利斯朵夫》、《光荣与梦想》、《万历十五年》、《激荡三十年》。事实证明,这四本书远远超过了他的阅读能力,最后不得不束之高阁。当然,“左”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那段时间我还给他看了《平凡的世界》和《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很合他的胃口,一见钟情,迄今已至少通读两遍。《穆斯林的葬礼》放弃了数次,放在书架上差不多一年半,直到去年10月才看完并开始喜欢。这段时间的经历告诉我,在孩子读书这件事上,不宜妄自尊大,但也不宜妄自菲薄,可大胆尝试,但不行就要马上退出。



我个人认为,读书多是好事,但学而不思则罔,如果看完即扔其实效果并不好。有些书还是要精读,有些书要做批注,有些书甚至要背诵。去年以来,我有意限制了他的读书量,规定只看几本新书,以复习旧书为主。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看了《多情剑客无情剑》《追风筝的人》、《爸爸爱喜禾》、《寻路中国》、《西游记》等几本书。



进入2016年后,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好能让他自己掌握一套好的方法,所以我近期正在给看金圣叹点评版的《水浒传》(颇有难度,能否坚持下来尚是未知之数)。此外,他近年来外出旅游不少,去年暑假去云南写的十来篇游记还说得过去,现在放寒假了,我们选择再去云南,前两天刚刚给他看了《文化苦旅》。




拉拉杂杂列完书目和阅读经历之后,要向大家报告下主要体会了:




一是最好能围绕一个主题循序渐进行阅读。文史哲大类而言,建议先文、再史、再哲。以史为例,这几年我想主要让他围绕“二战史”进行阅读,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后,决定先从《伟大的卫国战争》、《天启》这样的纪录片开始,然后看《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等纪实文学,再然后慢慢引申到《第三帝国兴衰史》、《日本帝国衰亡史》,最后以邱吉尔那套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二战史为单元阅读目标(估计要持续到高中了)。



二是父母最好能以身作责。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7、8年前,我在肇庆七星岩偶遇一人,他边走路打电话责怪老婆,说你一天到晚讲和孩子无法沟通,但你既不看《海绵宝宝》又不看《奥特曼》,你拿什么和他交流?这位老兄毫无疑问是个好爸爸,因为他愿意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我又认为他做得还不够,因为他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向自己靠拢。迄今为止,嘟嘟看过的书,我基本都看过或正在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个样子,就是这个道理。嘟嘟外婆都快70 岁了,文化又不高,但在外孙的大力推荐下,去年还通读了《书剑恩仇录》和《西游记》,并且是在Kindle上看的,这就是身教的效果。




三是一定要有了解读书效果的反馈渠道。嘟嘟写作文还可以,从去年开始,我和他约定每星期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无所包,其中相当篇幅是他的读书心得,据此就能基本掌握他的理解能力。以《寻路中国》为例,他说此书一定畅销,因为里面有很多交通知识,很多司机一定会买。很明显可以看出,他根本没看懂作者的用意。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嘟嘟读书其实还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与我基本无关。嘟嘟妈妈因为是理工专业,所以他还看了很多科普类书籍。很小时是《森林报》、 《昆虫记》、《美国国家地理》、《蓝色星球》,大了一些是《赛尔号》,再大一些看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星球三部曲》和《飞行三部曲》,上学期刚刚看了《三体》。最不可思议的是,上学期他竟然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看完了《物种起源》。我问你究竟看懂了没有,他说最多三成。

这些书我是外行,没什么发言权,恕难讲出太多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