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运用虫类药经验总结(三)慢性肾脏病,附医案

 云水禅心688 2017-05-19


赵文景

张炳厚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有“医林怪杰”、“治痛名家”之称。张老善用虫药,将虫类药分为两类,一为补养药如:龟版、鳖甲、蛤蚧等,二为虫蚁药如:全蝎、蜈蚣、僵蚕、地鳖虫、水蛭、蜂房、地龙、白花蛇、乌梢蛇等。

总结虫类药具有:活血化瘀、散痈消肿、熄风定惊、搜风止痛、疏风清热、行气和血、益肾壮阳等功用,常用于治疗头痛、三叉神经痛、痹证、胸痹、肾病、湿疹、阳痿、肿瘤等疾病。

将张老临证经验总结,分期分享给各位。

慢性肾脏病

名老中医运用虫类药经验总结(三)慢性肾脏病,附医案

龟版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损害超过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张老师将慢性肾脏病大致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大类,以肾阴虚者更为多见,自拟补肾地龟汤类方治疗慢性肾脏病。

地龟汤类方基础方组成:熟地、龟版、黄芪、当归、泽泻。

  • 所拟类方均以熟地为君药,熟地补肾阴,生肾血,为治肾病要药。

  • 重用龟版20~30g补肾阴,敛虚火潜阳,其滋阴力最强,为臣药。

  • 当归补血活血,为血病常用之要药,也是血中之气药,基础方中常用全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彻上彻下,可攻可补,亦为臣药。

  • 黄芪益气升阳,扶阳行阳以实表,为佐使药。泽泻利水道清湿热,能补肾亦为佐药。此二药相辅,既治标又治本。

  • 全方共奏补肾阴、生精水、益气通阳之功。

方中常加用土茯苓、土大黄泄浊排毒,血尿酸高者加蓬莪术15g。

老师认为慢性肾病多为虚损病,故常用血肉有情之龟版、鳖甲、鹿茸、鹿角类、阿胶、蛤蚧等,而慢性肾病往往又夹杂血瘀、水湿,故方中多加用水蛭6g、蝼蛄(去头、足、翼)6~12g等活血利水。

病例

患者:男,24岁。

患者3年前开始腰痛,发现尿中泡沫增多,查尿常规:蛋白(++),潜血(+++),红细胞:满视野。尿沉渣示变形红细胞尿为主。24h尿蛋白定量为2.78g。此后多次查尿常规均为持续镜下血尿,尿蛋白阳性。血压140/95mmHg,肾功能异常:血肌酐289μmol·L-1。在协和医院行肾穿刺活检病理为IgA肾病Ⅳ级,曾予激素治疗半年无效。

症见:腰酸痛,尿色深黄,尿中泡沫增多,大便稀溏,日2~3次,乏力,自汗盗汗,夜半咽干,手足心热。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潜血(+++),红细胞:20~30个/HP,24h尿蛋白定量为2.65g,血肌酐:281μmol·L-1。

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Ⅳ级)。

中医诊断:慢性肾衰病。

辨证:肾阴阳两虚,重责于阴,膀胱气化失常。治以补肾阴,清利膀胱,补肾地龟汤加减。

方药:大生地15g,大熟地20g,败龟版30g,炒知柏各5g,石韦40g,土茯苓30g,土大黄20g,建莲肉20g,炒苍白术各20g,木猪苓30g,怀山药20g,炙甘草15g,生黄芪30g,酒当归12g,麻黄根20g,山萸肉20g,制水蛭6g。

经治3个月后患者血肌酐降至132μmol·L-1,24h尿蛋白定量降至0.6g,尿常规:蛋白(-),红细胞5~10个/HP,无不适主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