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金色年华554 2017-05-19

导读: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后期,宦官与外戚交替掌权而又互相残杀,后军阀董卓霸占京师雒阳,汉王朝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子名义恢复古代九州,对行政区划有较大变动;后汉献帝法尧禅顺,曹丕称帝,又恢复东汉行政区划。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被迎立为兖州牧,逐渐发展为一方诸侯;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立汉献帝,受封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行车骑将军事,虽然没有汉王朝最高官职,却控制了朝廷庶务,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派孔融持天子符节出使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个州;官渡之战后,曹操自任冀州牧,基本统一北方,冀青幽并司兖成为曹魏的根据地;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央视版《三国演义》鲍国安饰演曹操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骄傲轻敌,错失统一江南良机,与孙刘联盟对峙;后孙刘两家因为荆州大动干戈,留下关羽败走麦城的遗憾,荆州大部分归属东吴;夷陵之战后,奠定了魏强蜀弱吴居中的三家实力对比;荆州、徐州、豫州、扬州称为魏吴争霸的缓冲区域,尤其是荆州和扬州,魏吴都有设置,即表明皇帝统一中国的决心,又可以安置一批高级官吏,开启了侨置州郡的先河。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曹休曹文烈,曾以征东大将军总督荆扬二州兵马,后进阶为大司马称为顾命大臣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雍州和凉州都是指西北地区,雍州之名出现较早,后来被取消,兴平元年(194年)设置雍州,以凉州东部和司隶西部整合而来,是曹魏抵抗蜀汉北伐的前线,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以顾命大臣、骠骑大将军之名总督雍凉等地兵马,后来的雍州刺史郭淮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领,征西将军邓艾就以陇西狄道为基地偷渡阴平灭掉蜀汉。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骠骑大将军司马懿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由于隆中对确定吞荆得益的策略,刘备集团的力量一直向益州发展,击败刘璋之后,刘备以左将军领益州牧,终于做了一回实实在在的州牧(刘备之前的徐州牧、豫州牧、荆州牧都是有名无实),后来进阶汉中王、皇帝还领益州牧,之后是诸葛亮以丞相领益州牧,诸葛亮死后刘禅以皇帝领益州牧。益州被分为四部分:巴、蜀、汉中、南中,四地各成一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蜀汉的国力。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三国时候的行政区划

孙策统一了扬州六郡(《三国演义》中常说六郡八十一州县),后孙权以此为基地占据了荆州和交州;黄初二年(221年),孙权曾短暂设置广州;永安七年(264年),孙吴正式划分交州东部为广州,自此广州称为华南地区第一都会。请继续关注伊洛河畔看春秋的系列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