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相亲
滕建军

有个青年叫李明,长得也算是一表人才,可就是有个毛病,嗜酒如命。就为这,年近三十了,还没娶上个媳妇。
这天,有个亲戚又给他介绍了一个,让他去相亲。以往相亲时,坏事全坏在喝酒上,所以他爹有点不放心,想了想说:“咱在家先练习一下,别人劝你喝酒时,你要怎样拒绝。”
说着,他爹让李明在桌前坐下,拿出一瓶好酒说:“大老远的来了,今天咱爷俩好好喝两杯。”一见到好酒,李明的眼都直了,嘴上连声说着好、好,赶紧将酒杯递了过去。
他爹气得用筷子在他手上狠狠地敲了一下:“刚才不是答应过今天不喝酒吗?你应该客气地拒绝,说你不会喝酒。如果人家非常热情,你就说盛情难却,虽然不会喝酒,但可以少倒一点陪陪您,这样人家就不好意思多给你倒酒了。”
一切都交代好后,他爹才让亲戚领着李明去相亲。本来想这次应该问题不大,可没过多久,亲戚就扶着喝得酩酊大醉的李明回来了。
他爹顿时蒙了,问:“怎么又这样呢?”亲戚摇头苦笑:“唉!别提了,刚开始的时候,人家看小伙子一表人才,感觉挺满意。老头拿出两瓶珍藏多年的好酒,说大老远的来了,今天咱爷俩好好喝两杯。李明说他不会喝酒,可老头挺热情,说:‘男人嘛!哪能不喝酒?不会可以少倒点,学着喝。’后来李明就说盛情难却,虽然我不会喝酒,但可以少倒一点陪陪您。”
他爹一听,这不挺好的吗?接着,亲戚啼笑皆非地说:“好什么好啊?人家是给他倒了一点点,可他很快就喝完了,然后告诉人家,说他觉着还没学会……”
今天是个好日子
汪小弟

村里的张老头去世了,他的儿子大头在家里拉起了灵堂,为老爹办丧事。
大头特意找了村里那些喜欢吹拉弹唱的“响器班”,来家里为老爹吹丧送行。“响器班”的人有老有小,十几个人集在灵堂前,“呜里哇啦”吹出的器乐声大半个村都能听得见,大头不禁很是得意。
突然,大头觉得有点不对劲,原来,“响器班”将一曲《常回家看看》吹得正欢呢。大头立马喊道:“停,停,都给我停下来!” 音乐马上停了,大头气哼哼地说:“你们吹的什么呀?常回家看看?我老爹要是常回家看看,我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响器班”的领头说:“大头,那你说吹什么曲子好?”大头眯着眼睛想了想说:“我老爹在世时当过两个月的村主任,你们就吹那什么《不白活一回》吧。”
领头有些为难地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业余的,平时也没在一起练过,那曲子咱也不熟,就怕串调呀。”
大头一摆手说:“串调没关系,只要不让我老爹《常回家看看》就行。”
顿时器乐声又起,音调不齐的《不白活一回》忽高忽低地吹奏着。大头听了,心想:这还差不多,咱老爹当了两个月的村主任,虽说没干出什么成绩,但也算是不白活一回呀。
大头在器乐声中乐滋滋地收着礼金,可没过多久,灵堂里的器乐声就串了调,大头一听,《今天是个好日子》吹得正欢。
大头一拍桌子正想发火,但看着前来吊唁的人源源不断送上的礼金,他的火顿时又消了,今天是个好日子,嘿嘿嘿,就让他们吹去吧。
记忆天才
马凤文

布莱恩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老总,近几年公司经营业绩一直不佳,因为竞争对手海曼公司抢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据说海曼公司开发出了新技术,布莱恩想方设法争取到一个机会,去海曼公司参观交流。海曼早有防备,提出一个条件:进入生产车间之前,要严格搜查,任何记录的工具都不能带入。
布莱恩毫不担心,因为他找到了一个记忆天才,据说可以过目不忘,参观时把他带在身边,就能把整个生产流程都记下来。
布莱恩想考验一下记忆天才,便带他参观自己的生产车间,叮嘱道:“我要你记住这些工人的脸。”记忆天才果然名不虚传,不到半天时间,竟然把车间里上百人都画了出来,布莱恩看得差点惊掉下巴。
去海曼公司参观前,布莱恩告诉记忆天才:“这次参观十分重要,要留心工人都在做什么,连一根毫毛都不要放过。”
布莱恩声称记忆天才是自己的秘书,两人通过重重检查,顺利进入了车间。海曼的女秘书带领大家参观,布莱恩一边走,一边暗示记忆天才用心记录。
回来以后,布莱恩迫不及待地吩咐记忆天才:“快,把在车间看到的都画出来!”
记忆天才拿过纸笔,神情轻松地画起来。完成之后,布莱恩一把夺过画作,顿时两眼发直,只见画上是一位貌美的女子,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这是……海曼的女秘书?你画她做什么?”布莱恩怒吼道。
记忆天才怯声说:“她一直朝我抛媚眼,我无法自控。不过,按您的吩咐,我连一根毫毛都没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