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1900,阅读时间6分钟
正文 《人民的名义》有一幕相信大家印象很深,剧中陈老对达康书记说,我写过两封信给你,你都没有回。达康书记义正言辞甚至起誓说,“陈老,我真的没有收到你的信”。陈岩石回答:“那你一定是被架空了”。陈老一句话把天聊死了~~~(进入主题前,先替书记心疼一万秒)。 宇宙第一背锅侠——李达康市长 作为市行政区域一把手的达康书记,手里握有绝对权力,在官僚体系当中,享受着绝对的权威,但就是这么权威的领导,依然逃不开“被架空”的命运,更遑论各位在看这篇文章的读者,此刻或者未来,也许你们都会经历这种“被架空”的时刻,且毫不自知!今天本文就“被架空”这个词,向各位介绍在管理领域,怎样算是“被架空”。 1.怎样算“被架空” 在管理领域,“被架空”是指管理者职位权利无法在工作中得到落地。至于为什么无法落地,原因比较复杂,各有不同,不是今天探讨的主题,今天我们介绍管理者在领导过程中有哪些领导权利,任何一方领导的权利缺失都意味着领导权利的缺失。 2.领导权力有哪几方面构成 一般管理者普遍具有的六种权利:职位权、奖赏权、惩戒权、参照权、专家权和声誉权,下面谈谈这六种权利的含义以及我们如何去有效地运用这六种权利。 2.1职位权 所谓职位权,是指单位或上级主管领导为管理者所任职的工作岗位赋予的职务权利。这些权利包括领导者对下属的任务分工、工作安排、指挥等。 职务权是外界授予的,与管理者所任职的职位戚戚相关。换句话说,一旦管理者不再从事该职位,则该管理者所拥有的职位权将发生变化或被取消。因此,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慎用该权利。作为管理者不是非不得以,千万不要颐指气使地说出类似这样的话:“我有权命令你……”。否则,非但对工作无益,反而会使结果更糟。 管理权威六大来源 2.2奖赏权 所谓奖赏权,是指管理者对下属进行表扬、奖励、晋升、加薪、休假或提供其他机会(如外派培训)等的权利。 奖赏权是职位权派生出来的,因此也是外部授予的一种权利。一般来讲,拥有一定职位权力的管理者同时拥有一定限度的奖赏权。然而,我们往往有这样一种错觉,总认为被奖赏人对“奖赏”会欣然接受或认为奖赏有益无害。殊不知,如果“奖赏”不能用得其所,同样会产生负作用。特别是有些管理者滥用奖赏权,这样不仅让奖赏的真正意义荡然无存,而且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是非常有害的。 2.3 惩戒权 所谓惩戒权,是指管理者对下属进行斥责、降职、罚款甚至解雇等的权利。 惩戒权也是职位权派生出来的,因此同样也是外部授予的一种权利。这样,拥有一定职位权力的管理者同时也拥有一定限度的惩戒权。惩戒意味着对被惩戒者某项工作某种程度的否定,因此,作为管理者,更应该谨慎使用该项权利。一般来讲,最好是“丑话说在先”,让下属清楚自己行为不当或工作失误时将会得到的结果从而让下属警惕并努力而为之(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问题发生后再采用惩戒措施“秋后算帐”。当然,这并不是说惩戒权就不需要用,恰如其分地使用惩戒权,也是管理者开展工作的有效保障之一。 2.4 参照权 所谓参照权,是指管理者从其他权利拥有者那里获得权利或提及更有权利的人的名字,亦即从他人处“借用”过来的权利。 在同级之间进行工作协调时,遇到阻力或对方不支持、不配合时,偶尔用用这种权利还可以,但不要经常用;另外,尽量不要在自己的下属面前使用这种权利;因为使用这种权利时,往往也间接地说明自己的“无能”,使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2.5 专家权 所谓专家权,是指管理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等所展示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一种“隐性”的权利,是管理者自身所拥有的,与职位无关。 一般来讲,下属都比较“尊敬”专家型上司,这样上司就能通过这一“隐性”的权利,让下属“自觉”行动,从而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因此,专家权是不需要管理者刻意去“运用”的,它能自动发挥作用。 领导力 2.6 声誉权 所谓声誉权,是指管理者自身个性、人格魅力、感召力、个人声誉、以身作则的为人风范等综合表现出来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与专家权一样,也是一种“隐性”的权利,是管理者自身所拥有的,与职位无关。 结语:以上是今天头条号的内容,各位读者可以结合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看看这六种权利是不是都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如果有所缺憾,应该从自身多找原因,把不足的部分补齐上来,才能让自己的领导力得到提高,让目标更为顺利的执行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