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立实验室有怎样的未来

 紫樱公馆 2017-05-20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核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节约能源和绿色发展。通过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形成区域性资源平台,能够促动医疗重心下移,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总体上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但有些细节还值得思考和探讨。
  检验≠出数据
  医学检验是一项需要依靠仪器设备开展的技术,如果各级医疗机构全部引入大型检验设备必然会造成资源和人员的浪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独立的医学检验实验室有其自身优势,它能够通过互联网和物流,把一部分标本进行集中处理,实现区域性检验结果互认,节约了能源和患者就医时间,符合当今时代发展和医改要求。
  但从根本上讲,检验医学并不是简单出数据,而是要把有限的检验数据变成临床可参考的高效诊断信息。这其中就包括协助临床选择实验项目、保证标本采集质量、根据患者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体征判断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分析后质量管理)、负责对临床医生作出合理的结果解释等环节,并且每个环节至关重要。
  在医院检验科,60%的错误发生在标本分析前,对于独立实验室来说,标本收集时间被拉长,标本的运输和采集质量都可能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怎么保证标本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
  对于检验实验室终端人员的能力也需要特别关注。医学检验中心实验室主要检测靠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和设备,按规范化程序操作,基本能保证检验结果质量,而在社区、乡镇卫生院终端化验室的项目多半是靠有一定技能的技术人员手工完成(比如三大常规检查内容的核心是细胞形态学)。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医务人员相对水平较低而又是“单兵作战”,这部分人工作地点分散,恐怕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互联网培训来提升能力。
  未来,独立实验室除了完成检验工作还应担负起检验学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把国际先进的检验技术逐步转化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同时负责培训管辖范围内家庭医生、全科医生解读检验报告,让医生对检验结果能懂会用。
  检验科依然是行业主力
  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出现不应该被认为是对医院检验科的威胁,二者也并不存在互相替代的问题,而应该是并存和互补的关系,只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要求各以什么形式存在。更为重要的是,检验医师做为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沟通作用,如果检验科消失,就切断了这一沟通的机制。
  未来,一些基层化验室也许可以撤销,并将其功能交给第三方实验室。但大医院的检验科承担着大量的医教研工作和国家的科研任务,其作用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被替代的。
  医院检验科也可以作为独立实验室存在,所谓的独立实验室并不一定是民营和独立建制,医院也可以招收医联体内部或外来标本进行检测,承担起周边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和教学任务。从这个角度来讲,医院内部成立独立机构更有优势。
  文/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丛玉隆

返回健康报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