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杭州御园

 几点云影 2017-05-20


杭州西湖景色奇丽,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唐宋之间逐渐形成了以西湖山水为中心的大园林,名闻内外。南宋定都后,杭州为南宋一代的政治中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为园林建设供了物质条件与有利因素。宋金绍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的思想日益抬头,皇亲贵戚、官僚地主、富商豪贾争先兴建庭园。加上北方大批建筑巧匠、园林技师迁入杭州,南北园艺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园林建筑的发展与高。在此时期的一百多年中,新建了大小花园数百处。杭城内外,西湖四周,园囿林立,超过同时代的苏州,成为南宋一代园林最发达的城市。家住临安癸辛街的宋末学者吴自牧写道:

杭州苑囿,俯瞰西湖,高挹两峰,亭馆台榭,藏歌贮舞,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

临安城内有万松岭内贵王氏富览园、三茅观东山梅亭、庆寿庵褚家塘东琼花园、清湖北慈明殿园、杨府秀芳园、张氏北园、杨府风云庆会阁。其中以望仙桥东牛羊司侧内侍蒋苑使住宅的圃园的台亭花木,最为富盛。

每岁春月,放人游玩,堂宇内顿放买卖、关扑(类似摊钱、赌掷财物的赌戏),并体内庭规式,如龙船、闹竿、花篮、花工,用七宝珠翠,奇巧装结,花朵冠梳,并皆时样。官窑碗碟,列古玩具,铺列堂右,仿如关扑,歌叫之声,清婉可听。汤茶巧细,车儿排设进呈之器,桃村杏馆酒肆,装成乡落之景。数亩之地,观者如市。

城东新门外有东御园(即富景园)、五柳园(又名西园)、张府七位曹园等名园。其中以富景园的规模为最大,位于城东新门外,故又名东花园。其地址约在今羊市街福缘巷一带。“福缘巷,东出羊市街,西出板儿巷,亦名福园巷,旧名暮园,其他为宋富园故址,暮园为富园之讹音。福缘者,音近而讹写也。”此园建于绍兴年间(1131-1162),高宗和宪圣皇后常驾临游赏。据《四朝闻见录》载,孝宗登位后,进一步扩建与整葺,使之精巧异常。为了太上皇和宪圣太后游园的方便,在东城墙新开一扇门,可使他们“径通东园”。园林布局,“略仿西湖山水”。园内有一大池,种满芙蓉;又备龙舟数只,供人在船上欣赏。还常常“撤去栏幕”,让人躺在龙舟中“卧看”,别有一番趣味。此外,园内多栽松柏、杨柳、茉莉等花木果树。据史书记述,每年园内花木果树的收入相当可观,可以弥补东宫慈元殿支出的不足。

富景园至明代尚存大池。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称它为“百花池”。其地被当地居民称为东花园。另还有孔雀园、茉莉园的遗址。清时逐渐荒废,开始植桑麻。清人厉鹗游赏了此园遗址后说:“城东有东园焉,乃故宋之东苑也。郊外桑麻,无殊栗里;(地名,晋陶潜曾迁居于此。)园中鸡黍,不异桃源。黄花万亩,俨竺园之铺金;白藕千朵,似昆山之积玉。剪松栽柳,抑又何求?”

城西是山明水秀的西湖,四周更是密集着皇家花园、贵戚园囿,成为临安园苑布局的重要特点。时耐得翁将此地园林细分为南山、北山、钱塘门外、孤山路口、涌金门外等五个地段,依次叙述。据他说:

南山有长桥的庆乐园(旧名南园),净慈前的屏山御园、雷峰塔前的张府真珠园(内有高寒堂)、白莲塔后的内贵甘氏湖曲园、罗家园、白莲寺园、霍家园、方家峪刘园。北山有集芳园,四圣延祥御园(西湖胜地惟此为最)、下竺寺御园。据《都城纪胜》载:“钱塘门外有柳巷、杨府云洞园、西园、刘府玉壶园、四井亭园、杨府水阁;又具美园,又饮绿亭、裴府山涛园、赵秀王府水月园、张府凝碧园。孤山路口,内贵张氏总宜园、德生堂、放生亭、新建公竹阁。沿苏堤新建先贤堂院,又有三贤堂园(本新亭子,袁枢于水仙王庙移像新建),九星松嬉游园(大府酒库)。涌金门外则有显应观、西斋堂、张府泳泽园、慈明殿环碧园(旧是清晖御园),大小渔庄。”

府城南郊有玉津御园、北郊有赵郭家园、东西马塍诸园等。“其余贵府富室大小园馆,犹有不知其名者”,更是不可数计。

南宋杭州园林规模宏伟,造园精巧。皇家园林中以皇宫后苑与德寿宫园囿最为工致。“亭榭之盛,御舟之华,则非凡间可拟。”

皇宫后苑方圆三四里以西湖山水为楷模,进行精心设置与布局。当中凿有一个十多亩大的水池,时称龙池或小西湖,池中有水月、境界、洽碧三亭及芙蓉阁。池四周遍布亭阁廊轩,倒影水中,别成画境。湖侧叠石为山,高十余丈,玲珑剔透,洞室相连,曲折离奇,有“小飞来峰”之称。山下有一溪萦带,溪中又建一亭名清涟。登峰俯瞰,后苑景色尽收眼底。

后苑以“大龙池”、“小飞来峰”为中心,又分东南西北四区,布置不同景色。东区以赏花为主,“各有亭堂,梅堂赏梅,芳春堂赏杏花,排泻观桃,粲锦堂赏金林檎,昭妆亭泊棠,兰亭修禊(阴历三月旬到水边嬉游的迷信习俗),至于钟点堂大花为极盛”。这种大园中包括小园的方法,小中见大,使人感到咫尺之间变化无穷,特别是钟美堂,“堂前三面,皆以花石为台三层,各植名品,标以象牌,覆以碧幕。后台今植玉绣球数百株,俨如镂玉屏。堂内左右各列三层,雕花彩槛,护以彩色牡丹画衣,间列碾玉水晶金壶及大食玻璃,官窑等瓶,各簪奇品,如姚魏、御衣黄、照殿红之类几千朵,别以银箔间贴大斛,今种数千百窠,分列四面。至于梁栋户间,亦以湘筒贮花,鳞次簇插,何翅(止)万朵”。钟美堂四周植各色花木,形成了以钟美堂为中心的观赏名花区,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又以季节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每逢春光明媚时节,东区境内花团锦簇,群芳荟萃。钟美堂前设有一种特殊的装置叫风轮,风吹轮转,芳香满园。

南区以欣赏夏景为主。中有翠寒堂,是皇帝纳凉避暑胜地。据陈随应《南渡行宫记》载,此堂建于淳熙年间(1174-1189),日本椤木为材,“不施丹雘,白如象齿”。四周栽有古松,每逢苛暑,皇帝常在此召见大臣或批阅奏折。在翠寒堂周围,长松修竹,浓翠蔽日;旁边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小西湖。堂后面即是大龙池,池中红白荷花万柄。在翠寒堂前面庭院,陈列着几百盆精雅的盆景,花式品种各异。庭院两边搭了竹架蓬,“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纱橱后先皆悬挂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鼓以风轮,清芬满殿”。经过这样精心布置,使人“不知人间有尘暑也”。南宋大臣洪迈(1123-1202),曾被皇帝召见于翠寒堂,时值三伏暑天,可他却感到凉气袭人,皇帝特派中贵拿“北绫半臂”衣给他穿上。堂前后,环栽苍天古松。微风徐来,松涛之声清幽,别是一番风味,一次孝宗在此召见丞相赵雄、枢密使王淮时说:松声甚清,远胜丝竹。

西区以赏秋季景色为主,特多桂花、菊花。依桂阁附近多桂花,庆端殿四周多菊花。南宋时杭州菊花品种已达七十余种,每逢金秋花事阑珊,唯独秋菊悦茂于风霜摇落之时。五色缤纷的菊花与雕甍雅致的亭台水榭相映,构成了绚烂的秋色,耐人寻味。每年中秋节,皇帝与嫔妃在依桂阁赏月,“夜深天乐直彻人间”。重九那天,皇帝后妃在庆瑞殿赏菊,夜晚又点菊灯,禁内(皇宫)乐人随赏,热闹异常,“略如元夕”。

北区以赏冬天景色为主。用楠木建成的明远楼,又称楠木楼,是皇帝后妃赏雪景的地方。每遇大雪,后苑要进献大小雪狮子,上系金铃,彩缕装饰;还做成雪花、雪灯、雪山等,装在金盒上,排列在楠木楼四周,供帝后赏玩。楠木楼周围遍栽各式梅花,每当梅花开时,树树吐艳,朵朵竞放,宛如一片香雪。据《乾淳起居注》载,淳熙二年(1175)孝宗请太上皇赵构至后苑看梅。傍晚大雪纷飞,又邀太上皇到明远楼赏雪景。

德寿宫后苑原是南宋初年奸相秦桧府,大门约在今望仙桥直街以北的地方。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退居于此,并进行了扩建,规模略与皇宫相当,布局亦和皇宫相似,园内以人开工凿的占地十余亩的小西湖为核心,亦会东、西、南、北四“地会”布置,每“地会”均有自己的特色。

东区以赏名花为主。香远堂赏梅花,清妍堂赏酴醾,清新堂赏桂花及木香,芙蓉阁赏芙蓉……其间栽以菊、松、竹,环成三条小径,宛如一个繁花似锦、四季飘香的花囿。小西湖内种有千叶白莲,湖中筑一堂称至乐堂,可容教坊乐舞。为了观赏东区花景,还建造一个高楼叫聚远楼,登楼观花,一览无遗。

西区以山水景色为主体,模仿飞来峰和冷泉亭建筑,假山亭榭,小溪流水,环绕其间。冷泉亭前遍植古梅,据《宗阳宫》载,梅树枝干茂密,盛开时可荫三亩。德寿梅因此驰名临安。

南区以文体娱乐为主,筑有宴请皇帝及文武朝臣的载忻堂,也称德寿殿,金碧辉煌,和皇宫中的金銮殿无异。还有可演傀儡、说话、杂剧等百戏的剧场,又有骑马、击球、射箭与蹴秋千用的广场。

北区亭榭较多,以观松为主。有高宗栽种的一株蟠松,据《浩然斋雅谈》载,来自苏州,“虬枝夭矫,清荫数亩”。

宋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也退居德寿宫,德寿宫改名重华宫。直至咸淳四年(1268)宋度宗以其地的一半改建为宗阳宫,花园才逐渐凋落。

此外,还有玉津园,聚景园、延祥园等十多个著名御苑。

玉津园位于嘉会门外,是南郊最大的御园。约在今杭州江干洋泮桥附近。建于绍兴十七年(1147),沿用“东都旧名”。园林布局也仿东京南薰门外玉津园。建园次年,金国使者萧秉温来南宋贺天申节,就在园内举行宴射仪式,表示宋人重武习俗。光宗以后,“翠华罕跸,景物渐废”。入元以后,园林少有保存。清人在龙华寺后附近的摩崖上曾发现“淳熙八年闰月午驾幸玉津园,王希吕、韩彦直等扈从题名”等石刻。

聚景园位于清波门外西湖之滨,经孝宗时扩建,范围相当大。约今清波门外南至涌金门外北。流福坊水口为其水门。园内沿湖湖岸尽是垂柳,有柳林之称。中有会芳殿、瑶津、滟碧、凉观、桂景等二十个亭榭及学士、柳浪二桥。南宋诸帝中以孝宗临此园最多,亭榭殿堂的匾额也多为孝宗亲题。此园在宁宗以后逐渐荒圮,至南宋末年,仅存一堂两亭及学士、柳浪两桥。元代在此兴建佛寺。至明代“惟柳桥尚存”。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时,重新修复,每遇烟花三月,柳丝迎风摇曳,翠浪翻空,浓阴深处传来清脆悦耳的莺啼声,故又称“柳浪闻莺”,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延祥园位于孤山之麓,“湖山胜景独冠”。为迎韦太后从金朝归宋,高宗于绍兴十六年(1146)在这里建四圣延祥观。观附近“亭馆窈窕,丽如画图;水洁花寒,气象幽雅”。观内有用沉香木雕成的四圣像,“身饰大珠,备极工巧”。园内孤山之巅有凉堂(或称凉台),“规模壮丽”,下植梅树百株。此外,园内还有六一泉、香月亭、香莲亭、挹翠堂、陈朝柏、玛瑙坡等。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又建西太乙宫,改凉堂为黄庭殿。

官僚贵族中的花园以韩侂胄的南园和贾似道的集芳园为最著名,其规模与精巧均可和御花园比美。

南园,又名庆乐园位于瑞石山麓。据陆游《南园记》载,庆元三年(1197)二月慈福皇后有旨赐给平原郡王韩侂胄。嘉泰年间(1201-1204)大兴土木,重新整葺开拓,“因其自然,辅以雅趣”。从宝莲山的宁寿观至太庙后,均为南园范围,天造地设,极湖山之美。“宴乐笑语,彻闻神御(太庙)之所。”

南园中最具特色的是四大景物:

一是园中布置了一个有“竹篱茅舍”的山野村庄区,“宛然田家气象”。有一次,韩侂胄与臣僚一起游赏南园,沾沾自喜地说:“撰得绝似,但欠鸡鸣犬吠耳。”当他们走出山庄区时,突然传来狗叫声,韩侂胄立即派人探视,原来是一起游园的临安知府赵与隐在树林中学狗叫,同行者得知后捧腹大笑。后来太学生作诗讽刺说:

堪笑明庭鸳鹭,甘作村庄犬鸡。

一日冰山失势,汤镬煮刀刲。

二是阅古泉。位于宝莲山上,泉源为青衣泉。相传唐开成元年(836),有道士诸葛鉴元等在此遇见青衣童子入泉旁之洞,索之不见,故名青衣洞。当时尚有“开成五年六月南岳道邢令闻、钱塘令钱华题名,道士诸葛鉴元书镌之石上”的隶书题名。泉水经十二折坡而潴于半月形的用玛瑙石砌成的水池,这就是阅古泉。上有桃坡十二级,每逢夜宴,用红灯数百盏点于桃坡后,光彩夺目。泉旁有岸洞如屋,名云岫(又作岸岫)。“岁累月积,剔奇抉胜,洗石而云根出,刳土而泉脉见;危峰稳石,浅湾曲沼,窈窕渟(不流通的积水)深,疑为洞天福地之居。”韩侂胄常常和名士在洞中交谈或读书。此洞可能是今归云洞。钟毓龙《说杭州》中说:“归云洞,在垂腹岩旁,顶穹壁削,中容数十人;上有竹树森然,天将雨则气出,将晴则气收,因此有名。亦名石屋洞,以形似也。”阅古泉旁又有奇石一块,从山顶坠下,同旁边一石相承接,形成一洞,如饾饤(食品堆叠貌)。清人称之为飞来石或玲珑石。附近石壁上又有佛像和大字心经的雕镌。阅古泉泉水“霖雨不溢,久旱不涸,其甘饴蜜,其寒冰雪,其泓上明静,可鉴须发”。泉上建一小亭,亭中放有水瓢,时人以饮此泉水一瓢为幸。嘉泰三年(1203)四月,南宋大诗人陆游陪韩侂胄游赏南园时,曾“独尽一瓢”,并挥笔写成《阅古泉记》。

三是石景奇物。南园位于韩府之西,缭山而上,五步一蹬,十步一壑。据《阅古泉记》载:“崖如伏鼋(俗称癞头鼋),径如惊蛇;大石磊磊,或如地涌以立,或如翔空而下,或翩如将奋,或森如欲搏……”由奇石构成的洞景,著名的有十处。

四是筑有宏丽的阅古堂,又名许闲,由皇帝亲书匾额。还有射厅、寒碧台、凌风阁等。阁边有沉木香山,高五丈,玲珑壁立,旁又积石为山,称西湖洞天。

南园规制宏大,还有十样亭榭,工巧无二。如要游赏,需“三日而后遍”。南宋诗人陆游曾说:“自绍兴以来,王公将相之园林相望,莫能及南园之仿佛者。”

南宋时,西湖四周名园汇集。

西湖山水之美,早被古人发现,多有记述。“西湖之妙,在于湖里山中,山屏湖外,登山兼可眺望,游湖亦并看山。有时山影倒置湖中,有时湖光反映出际,两者相得益彰,不可复离。”“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因此,南宋杭州的花园大多集中在西湖四周,借景西湖,各显巧妙,“南有聚景、真珠、南屏,北有集芳、延祥、玉壶”。

真珠园位于雷峰塔前,因有真珠泉而得名。据《西湖梦寻》载,雷峰塔所在之山,因山势回抱而名回峰,后因回、雷音近,讹为雷峰。五代吴越国王妃黄氏在此建一宝塔,命名黄妃塔,时人呼为雷峰塔。真珠泉于五代显德年间(954-959)发现,泉自地涌出,寺僧就在此地用砖砌一方池。“如闻扣击声,则泉益涌,累累如贯。”北宋嘉祐间(1056-1063)太子少保元绛游此,取名真珠泉,园内还有高寒堂、杏堂、水心亭、御港、梅坡等胜景。南宋初年的高宗、孝宗常游此园。陆游曾作《真珠园雨中作》,对真珠园的雨景作了细腻的描述:

清晨得小雨,凭阁意欣然。

一扫群山迹,稍稀游女船。

烟波蘸山脚,湿翠到栏边。

坐诵空濛句,予怀立眉仙。

南屏园位于钱湖门外南屏山麓,故名,建于庆元元年(1195)。据董嗣杲《西湖百咏》载,此园范围较大,东至希贤堂,直抵雷峰山下,西至南新路口,水环王花亭外。园内有八面亭、王花亭、一片湖山等胜景。咸淳四年(1268),把这里的花木大都移到宗阳宫,园内景色遂大为减色,“惟门闳俨然”。

玉壶园位于钱塘门外菩堤院后,因院内有玉壶轩而定名。原是南宋初年名将刘光世的花园,淳祐年间(1241-1252)属于临安府,知府赵与在园内增建了四面堂。景定年间(1260-1264)理宗收归为皇家花园,又新建了一个堂,名明秀。园内林亭幽雅,清冷荫森。南宋诗人张舆《玉壶园》诗对此园景色有以下描述:

林亭绝幽回,长夏绿云香;明月出山小,白莲承露凉。樵鼓楼头急,吴歈风外长;翛然玉壶内,浑与世相忘。

此园“尽得湖山胜”,南宋诗人杜范亦有诗云:

占尽春光好,湖山一览余;

著身蓬岛里,纵目画屏如。

下竺园位于天竺山下竺路,故名。自灵隐山至天门山之间周围数十里,山峦重叠,通称天竺山。当地居民把它分为上中下三天竺。为杭州寺院集中的地方,宋时路口有“佛国山”三字。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和尚慧理在此兴建灵隐寺的同时,又在下天竺建造了经院,这是这里最早的寺院。隋唐时期进行了扩建,规模宏大,游人不绝。一时名贤硕学题咏甚多。唐末被毁,钱时重建,改名为五百罗汉院;北宋称灵山寺,有“群宇二百区”,寺僧数百人。灵山寺附近“山石奇俊”,游人常常拣小石子带回去作留念。白居易三年刺史任满离杭时,也携带了两片,并作诗以志纪念:

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檗;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乃抵万金,无乃伤清白。

宋时,天竺山已成为著名游览胜地。苏轼任杭州地方官时,常来此欣赏奇景。南宋时辟为下竺御园。据记载,飞来峰、下天竺“岩壑尤美”,下天竺寺后诸岩洞,皆嵌空玲珑,壶滑清润,如虬龙瑞凤,如层华吐萼,如皱縠叠浪,穿幽透深,不可名貌。园内有葛公井、理公岩、三生石、香桂林、翻经台、跳珠涧、东坡煮茶亭、枕流亭、无竭泉等古迹、胜景。以桃花胜景最为著名。孝宗淳熙四年(1177)二月二十日,南宋名臣周必大曾和同僚游此,坐在枕流亭上观赏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情况,并赋七绝一首:

万点红随雪浪翻,恍疑身到武陵源;

归来上界多官府,人与残花两不言。

此外,西湖四周有:秀邸园(又名择胜园)、小水禾园、赵冀王园、谢太后府园、万花小隐园、杨太后梅坡园、水月园、卢园(花港观鱼)、瑶池园、挹秀园、环碧园、快东园等名园,均借景西湖,各显奇妙,又宛如天女散下的鲜花,装点得西湖更加美好。

南宋园林在管理方面具有一些特点,如官办园林归修内司掌管,每一花园都有士兵军校负责门禁守护及管理;有些园尚出售花果,收入大多归东宫诸殿支配;园内的花果林木及其他财产都要登记在政府发给的“印历”(类似账簿)上,重要的花木枯死或损坏,要在“印历”上注销和说明。贵戚大花园也效学皇家花园的管理办法,派军校士兵掌管,如权相韩侂胄的南园,就由武官掌管,掌园者金其姓,皆武爵。开禧北伐失败后,韩侂胄被杀,“掌园之人闭园门者三日夜”。

皇家和贵戚花园,如玉津园,德寿宫后苑、南园、集芳园等。严禁外人入内观看。大多数花园定期开放,让市民入内欣赏,如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都人皆往钱塘门外玉壶、古柳林、杨府云洞、钱湖门外庆乐、小湖等园,嘉会门外包家山王保生、张太尉等园,玩赏奇花异木”。元宵灯节,城内一些贵戚园林也开放几天,让市民游赏,如清河坊蒋检阅家园,“游人观赏,不忍舍去”。这些做法与唐代相比,已大为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