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料·叙事·价值的“大问题”思辨——知识论课程(TOK)与历史教学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2017年5月6日,上海市世界史学会2017年会暨第十二届青年论坛和第三届教学论坛在上海大学顺利召开。 

       下午一时起,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第十二届青年论坛和第三届历史教学论坛在各分会场启动。来自沪上中学的老师与高校的学生,围绕“中国世界史教学与研究话语体系的构建”做了报告。许多老师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热点话题,从内容主旨、教学模式、教学目的等角度,阐述了对世界史教学的认知。其他老师分别围绕概念教学、人文精神、学科规范、世界语境、中国元素等角度,就构建中国世界史教学话语体系提供了自己的思考。老师们智慧的火花与精彩的讲述,使报告充满思想又引人入胜,得到了大学教授的高度评价。

        从本周开始,我们将不定期地分享此次历史教学论坛的内容,今日分享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蔡乐昶的报告,感谢授权~

史料·叙事·价值的“大问题”思辨

——知识论课程(TOK)与历史教学

小编注(不是作者注,不是作者注,不是作者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囧):

 DP是英文Diploma Programme的缩写,意为“文凭项目”,又称为“大学预科文凭项目”。它提供领先的课程框架:由六大类学科领域及知识理论(TOK)、拓展论文(EE)以及创造、行动、服务(CAS)三门核心课程构成。DP被认为是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桥梁,享受诸如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著名大学倾斜性录取政策,被公认为全球最高水准的大学预科课程。

TOK(Theory of Knowledge)是DP项目最有特色的科目之一,是大学预科课程的旗舰成分。它鼓励对知识本身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设法帮助年轻人清楚地认识他们所面对的事物。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这类问题:什么可以被算作知识?知识是怎样发展的?知识受到哪些限制?谁拥有知识?知识的价值是什么?拥有或没有知识意味着什么?使认识论显得独特,与普通学科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学习过程。作为认识者的学生处在课程的中心地位。学生常常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对于某事我能说我懂得多少?我这样做对吗?认识论的活动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就知识问题发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本课程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换意见,听取别人的想法,向别人学习。

史料

叙事

价值

编辑:王伦立 殷晓彤

负责:周六、周日


历史学科教育

让历史走入人心

用教育启迪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